“魚苗悠悠,我們無憂無慮……”
這在當時只不過是一句玩笑話。大家讀書讀累了,課間休息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胡編亂造出來的。但是說起來總覺得那么順口。
按順口說的,我們順手做了。于是,我們蹦到黑板前,畫了一條又一條的小魚,我們不計后果地畫著。上課鈴響起時,已畫了滿滿一黑板,我們舍不得擦掉自己的杰作,于是,那幅游魚圖就留在了黑板上。
自然,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字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幅畫——游魚穿梭于水草間,顯得那么無憂無慮。而這幅畫下面的落款,就是“魚苗悠悠,我們無憂無慮”。
老師很生氣,回過身面向全班,問道:“這是誰畫的?我希望他可以自己承認。”然而出乎她的意料,這幅《魚苗悠悠》的作者迅速地站起來,那可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有男生也有女生,一個個露出一副不知悔改的倔強的表情。誰也料想不到,做了“錯事”的我們此時竟會顯得如此的光明磊落。
最后這件事以遞交檢討書的方式了結。我不知道老師有沒有發現,雖然檢討書上寫的都是充滿誠意的話,但是許多人名字的落款旁卻都畫著一張笑臉,或是一張玩世不恭的臉。這是一種方式,一種告訴老師我們不認為自己有錯的方式。
我們是一群充滿情趣的孩子,我們以叛逆的方式證明:快樂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