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視連續劇《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檔熱播后,廣受好評。人們感慨地說:“只知道潘長江有名,卻不知道他還有一個這么漂亮的女兒——潘陽。”的確,漂亮的潘陽不僅是潘長江在劇中的女兒,也是潘長江現實生活中的女兒。
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1985年,潘長江的妻子楊云生下一個女孩,潘長江高興地說:“這是咱倆愛情的結晶,就把我的姓和你的姓合在一起,叫她潘陽(楊)吧。”
小潘陽聰明伶俐,兩歲的時候就很“粘”爸爸。有一次,潘長江出差回家已是深夜。已經睡下的小潘陽聽到動靜后,馬上從床上爬起來,往客廳跑。疲憊的潘長江洗臉去了,潘陽沒有看到爸爸,卻看到了爸爸留在客廳的箱子。她打開箱子使勁翻,結果什么禮物也沒有發現。失望之余,她覺得爸爸不愛自己,就蔫蔫地跑回臥室哭起來。潘長江回到客廳,發現箱子敞開著,而女兒在臥室里哭,趕緊走過去問:“寶貝,怎么了?”不問還罷,一問,小潘陽更委屈了,小聲哭泣變成了號啕大哭。潘長江趕緊抱起女兒,給她解釋:爸爸太忙,一時忘記給你買禮物了,以后一定補上,女兒這才漸漸止住了哭聲。從這以后,潘長江每次出差,都不忘給女兒帶些小東西作為禮物。女兒不在乎東西值錢不值錢,在乎的是爸爸的一份心意。
轉眼間,潘陽5歲了。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潘長江騎著自行車帶女兒去郊游。土路的路面不平坦,自行車幾次顛簸,結果把小潘陽從車后座上“顛”下來了。潘長江毫不知情,旁邊騎車的人看到了,趕緊追上去,大聲說:“你的孩子掉了!”潘長江一回頭,發現女兒正坐在后面的路面上哇哇大哭呢!他趕緊扔下自行車跑過去,先看頭部,再看胳膊,最后看腿和腳。看爸爸緊張認真的樣子,小潘陽忘記了疼痛,臉上的淚珠還沒干,就笑起來。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也許是因為遺傳基因的緣故,潘陽從小就喜歡唱歌,一直是學校的文藝骨干。但她對唱歌的考慮非常理智和有分寸。過年過節,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不少人夸獎她天生是塊當歌星的料兒。對此,潘陽并沒有飄飄然,她總是認真地回答:“我是喜歡唱歌,但當不當歌星,現在還不知道,這要等我長大后,看我的形象和嗓音條件。”
十來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來,讓潘長江夫婦吃驚不小。
因為潘陽從小就顯露出超人的文藝細胞,朋友們常勸潘長江說,憑借他的影響力,這孩子肯定能很快紅起來。潘長江自己也一度有這種想法。
有一天,潘長江高興地對潘陽說:“陽陽,爸爸給你說件好事。中央電視臺有個晚會,想讓咱們父女倆去唱歌。中央電視臺是國家一流媒體,有機會登上它的舞臺,對你以后的發展很有好處。怎么樣,去鍛煉鍛煉吧?”潘陽想了想,說:“爸爸,我不去。”
“為什么,你不是喜歡唱歌嗎?”潘長江不解地問。
“我是喜歡唱歌,但我覺得自己現在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我的歌唱水平還沒有達到一個高度;另外,我的心理素質、舞臺經驗,也都不夠成熟、不夠豐富。我不想上臺后,讓別人說‘看,潘長江的女兒唱歌水平就這樣啊’。”
潘長江仔細想了想,覺得女兒的話也有道理,于是,他尊重女兒的選擇,婉言謝絕了邀請。
有這么好的外形條件和嗓子,又有個明星老爸,這么多資源不用,太浪費了,很多人對此表示不解。潘長江則笑著解釋說:“孩子有她自己的想法,我們做父母的只能尊重她的選擇。這就好比修剪過的樹木固然筆挺,但呆板、沒有生氣;只有自由自在地生長的樹木,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后來,潘陽想去加拿大留學。起初潘長江不想讓寶貝女兒一個人跑到異國他鄉去受罪,但他想了想,還是尊重了女兒的決定。心疼歸心疼,孩子的路畢竟還是要她自己走。潘陽出國留學后,父女倆見面的機會少了,但彼此的牽掛一點也不少,打電話、發短信或者通過網絡,經常保持聯系。
先是朋友,后是父女
潘長江和女兒的感情很好。盡管很多時候,潘長江因為工作忙,在家的時間少,但這不影響他和女兒之間的交流。在家里,他們是知心朋友,潘陽心里有什么話都愿意對父親說。
有一次,潘陽悄悄對潘長江說:“爸爸,現在有個男孩子想追求我,我該怎么辦呢?”
潘長江反問道:“你自己覺得應該怎么辦?”
“嗯,我想當職業歌手,為了這個目標,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學、要做。感情的事情就往后放一放吧!我會拒絕他的,但我不想傷害他,我想跟他好好解釋,先和他做個好朋友。”
和孩子做朋友,很多家長都感到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潘陽的經驗是:“其實,父母和孩子做朋友很簡單,重要的是平等溝通。就拿有男孩追求我的事情來說,如果父親聽到這事,變了臉色,馬上斥責我,那我肯定以后有什么心事再也不愿意告訴他了,而且還很可能產生逆反心理。很多家長和孩子的關系不好,問題就出在溝通不暢上!”
潘長江經常在外演出,潘陽幾乎每天都打電話問候爸爸,提醒爸爸要少喝酒,酒后千萬不要開車,要注意身體等。朋友們常夸潘長江有福氣,女兒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
潘陽是個很懂父親心思的人。爸爸經常給她買新衣服,不管她喜歡不喜歡,她都很高興。每次潘長江回到家,她就故意穿上爸爸給她買的新衣服,在屋里走來走去。看著漂亮的女兒穿著自己買的衣服,潘長江心里不知道有多開心!
潘長江是個愛家的好男人。妻子楊云美麗、賢惠,曾是一名評劇演員。后來,為了女兒的成長,也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她退至幕后,一心一意地照顧家人。在家里,潘長江十分愛護妻子,潘陽耳濡目染,也處處心疼媽媽。潘陽經常對媽媽說:“媽媽,我和爸爸這么疼你,你看你多幸福呀!”
潘長江和楊云結婚25周年,為了表示祝賀,那天全家人和親戚朋友高高興興地在飯店擺下宴席。吃到一半,潘長江出去了。過了一會兒,一個帶著白色廚師帽、穿著白色廚師服的人,背對著大家進來了。他推著餐車,餐車上擺著一個大蛋糕。大家都以為是飯店的廚師過來表示祝賀,沒想到“廚師”一轉身,竟然是潘長江!只見他手捧紅玫瑰,深情地看著妻子,楊云當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為了給妻子一個驚喜,潘長江特意換了衣服,以實際行動來彌補多年來沒有在家好好陪伴妻子的遺憾!看著兩人結婚25年了還能恩愛如初,在場的人都鼓起了掌,尤其是女兒潘陽,她說:“我的父母從來沒有在我面前發生過沖突。能生活在這樣溫馨的家庭中,我真的很感謝他們,是他們讓我健康、快樂地長大。”
是慈父,也是嚴父
潘長江為人豁達,包容心很強。在外人眼里,他一直是個慈父,但是在工作和事業上,潘長江對女兒的要求卻很嚴格。
這次,父女攜手主演電視連續劇《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作為導演,他沒有因為對女兒的疼愛而絲毫降低要求。“在拍攝過程中,爸爸從來不會因為我是他的女兒就偏袒我,說不行就是不行。”潘陽說。而她也并沒有因為父親對她的嚴格要求有任何不滿,畢竟爸爸是導演,經驗比她豐富,說不行一定是有不行的理由。
小時候,潘陽見爸爸經常去拍戲,覺得拍戲很好玩,這次親身體驗了之后,才知道父親的辛苦。這讓她從心里更加敬重父親,也更加心疼父親。
戲中,潘長江和潘陽飾演一對父女,父女倆有一場對手戲。那場戲講述的是父女倆發生了爭吵,爸爸對女兒產生了怨氣,一怒之下沖出屋子,而女兒跟在爸爸后面也沖出屋子,并朝他大喊一聲:“爸爸,我愛你!”潘陽回憶說:“我喊了之后,爸爸當時就定在那里,沒有轉過身來,很久都不動,我覺得這句話對他的心靈產生了震撼。后來,看回放的時候,我看到爸爸的眼圈紅了,他當時是真的被感動了。其實,我何嘗不是一樣呢?那三個字,不僅是劇中女兒喊給爸爸聽的,也是我這個生活中的女兒喊給爸爸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