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汶川大地震劫后余生的受災群眾,以及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四川人來說,找尋親人、重塑心靈家園是他們此刻最為迫切的需求。
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還記得,5月18日,央視2008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愛的奉獻》直播現場,當北川中學的高三女生白琳,因上電視而聯系到恰巧在某安置派出所看直播的父親時,聲淚俱下的感人一幕。
骨肉分離何其痛也!對于劫后余生的受災群眾,對于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四川籍人士,找尋親人、重塑心靈家園是他們最為迫切的心理需求。

不拋棄不放棄
“親人啊,無論你身在何處,無論你是生是死,我們都要找到你。”在災區、在祖國各地、甚至在大洋彼岸,血濃于水的親情牽動著每一個災區親人的心。
據統計,截至5月22日,汶川大地震已造成5萬多人遇難,累計3萬人受傷,將近3萬人失蹤,上百萬人流離失所。浩劫之后,通信、交通的困難,人員的大量分散,各種復雜情況的交織,都給尋親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阻礙。
災難發生后,為了幫助受災群眾,全國人民都行動起來了。
除了積極投身于搶修工作之外,四大運營商還開通了尋人熱線或短信平臺。同時,運營商們還在災區開設了免費電話點,并推出了免漫游費、欠費不停機等惠民舉措。
新浪、搜狐等各家門戶網站都不約而同地紛紛開通了尋親專區; 騰訊整合了即時通訊、門戶、博客、搜索等多種溝通方式建立了尋人立體平臺,并率先在其旗下的SOSO中開設了“搜吧尋人”頻道; 百度整合其搜索產品和貼吧等板塊專門研發并上線了“百度5.12尋親專區”,在百度尋親貼吧里,找尋親人的貼子在19日就迅速增長到了1萬人,回復更是突破10萬; 在天涯社區里尋人的貼子增長也十分迅速。
在祖國各地,電臺、電視臺、報刊雜志等都開設了尋親專版,每天將尋找四川籍親人的消息滾動發布; NGO(非政府組織)組織、好心的市民更是自發地,幫助宣傳尋親信息、查找親人線索,并為遇到回鄉困難的災區家屬提供無私的援助。小開航的爸爸就是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拿著捐贈的機票和3000元現金趕回小開航的身邊的。
在災區,各家醫院都在地震幸存者入院的第一時間,主動登記他們的個人信息,并及時通過醫院的網站滾動發布; 身處災區的四川邁普公司在捐款、捐物,協助當地紅十字會深入重災區發放物品、救助群眾的同時,更是特意留心收集受災群眾的個人信息,并整理后發到當地紅十字會和天府熱線的尋親平臺上。
另據報道,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的60名研究生還組成愛心尋親志愿團,進行“人肉搜索”。他們把“宿舍”搬到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市婦幼醫院等6所大型醫院,分頭記錄在地震中受傷,并和家人失去聯系的病人信息。志愿者們把搜集到的信息傳遞給設在西南財經大學的指揮中心,而后再通過網絡、電話和上門尋親等方式,把傷病人的信息帶到病人告知的地方,或者把信息反饋到《華西都市報》,報社再把信息反饋給全國各地聯合尋親的媒體。目前,愛心尋親志愿者已經幫助7個家庭找到失散的親人。
一位幫助尋親的志愿者在網上寫下了這樣的留言: “人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幫助受災群眾和他們的家屬找到親人,無論生死,總之一個都不能少!”

信息需共享
“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信息不能整合,尋親工作沒有統一的協調管理。”天涯社區尋人頻道的編輯感慨道,每天看著大量的尋找親人的貼子不斷地增加,他們也心急如焚。
天涯社區的編輯告訴記者,他們的編輯每天除了加班加點把網友尋人的貼子發到社區里,就只能為他們默默地祝福了。
“這些貼子中大量的都是尋找災區親人的?!碧煅纳鐓^的編輯說,因為受到災區通信條件的限制,目前報平安的貼子并不多?;貜偷母N也大都是好心的網友從不同角度提供的片面信息。真正能找到親人的只占很小一部分。
同樣著急的還有騰訊SOSO的編輯。據了解,截至發稿,SOSO尋人吧里的尋人信息已多達10萬條,而網友提供,以及騰訊從官方拿到的災區群眾的信息只有3000條,而能匹配的只有300條。
“沒有準確的災區信息來源,手里拿著的尋人貼子愈來愈多,我們都有心去災區幫他們找親人了?!?天涯社區的編輯急呼,最好能形成跨媒體、跨地區的尋人信息平臺,將尋親和報平安信息整合,并通過紙媒、電臺、電視、網絡廣泛傳播。
事實上,民間已有自發的合作了。5月19日百度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聯合推出《抗震救災特別直播節目》,在聲援災區的同時,將百度貼吧的尋親信息通過節目24小時滾動播報; 同時,來自百度貼吧的尋親信息已被谷歌的尋親專區收入。百度相關負責人認為,這種更廣泛的傳播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尋親。
騰訊更是主動找到四川省紅十字會,當地民政部,以及收治災區傷員的醫院收集受災群眾和遇難者信息。截至記者發稿時,騰訊還在與運營商、各地電臺、電視臺、主流搜索網站等單位商討尋親信息共享問題。
然而,靠民間一兩家單位或組織,自發地整合龐雜的尋親信息并非易事。有專家明確指出,政府應該主導災后尋親工作,成立主渠道。
無論是死難者姓名、傷者的救治記錄,還是幸存者的安置情況,民間力量不可能全面掌握,只能是一些零散的記錄。政府所掌握的信息應該是最全面的,政府所能調動的資源也最廣泛,因此應由政府主導,建立全國統一的尋親平臺,并形成整合各種媒體的“尋親”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