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已經成為服務器廠商不容小覷的購買力,這股購買力還在不斷壯大,極有可能成為服務器廠商最大的“金礦”。
近日,社區網站Facebook宣布: 將把剛剛獲得的1億美元投資完全用于購買新的服務器,以滿足用戶數增長和網絡應用程序越來越多的需求。目前,像Facebook這樣投大筆資金在服務器采購上的互聯網公司并不鮮見,互聯網公司逐漸成為服務器最大的“金礦”。

業務擴張引導需求
根據研究機構Data Center Knowledge的估計,Facebook目前的服務器總數約為1萬臺。而Forrester Research副總裁Frank Gillett則指出,Facebook新籌集的資金將可以再買入5萬臺服務器,從而滿足網站未來兩年的發展。
許多創業企業需要大量資金購買服務器、電信和軟件等設備,但像Facebook這樣投入大量資金購買服務器的企業在傳統行業里卻不多見。那么,Facebook為何會不遺余力地大量購買服務器呢?
自2004年成立以來,Facebook發展速度非常快。根據comScore的數據,今年3月份,Facebook在美國的用戶數達到3500萬,同比上升71%,全球用戶數則增長兩倍,達到1.092億。與此同時,Facebook向國際市場擴張的腳步并沒有減速,該公司不久前又推出了西班牙語、德語和法語網站。
高額的無成本投資注入也是Facebook敢于一次性購買大量服務器的原因。“Facebook獲得的用于購買服務器的1億美元沒有任何成本,無需拿出公司的股權作為交換,只是一筆債券。”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融資之后,Facebook用來投資的最好方式就是大量購買服務器,這樣不僅能夠避免隨著今后的業務發展,導致硬件成為制約網站發展的瓶頸,還可以體現企業實力。有了這些服務器做后盾,Facebook不僅能在SNS業務上大展拳腳,還可以開展很多以前醞釀已久的業務,有利于產業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購買大量的服務器的投資回報率也要遠高于其他投資方式。
中國市場增長迅猛
在Facebook大量購買服務器之前,很多的互聯網企業也在服務器的投資上盡心竭力。據Gillett估計,作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擁有上百萬臺服務器,每年需要購買約50萬臺服務器; 微軟則擁有50萬臺服務器,每年新增服務器也達到20萬臺。
除了外資企業,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在服務器購買上也投入不菲。騰訊公司聯席首席技術官熊明華指出,在過去3年里,騰訊服務器數量從1000臺增加到了近3萬臺。預計到2012年,QQ業務的服務器數量將達到10萬臺; 視頻網站優酷和土豆每年在服務器的投入也分別達到了900萬美元和1150萬美元。
互聯網企業的大量需求促進了中國的服務器市場快速地增長。IDC中國計算機系統研究部分析師陳暉表示,中國服務器市場在2005年~2007年年間的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PC服務器的出貨量在2007年占到了整體市場的94.3%。其中來自互聯網的服務器采購在2007年達到了5萬臺,同比增長達到了60.3%。門戶網站、游戲網站、搜索引擎、視頻分享網站成為服務器采購的主要對象。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目前服務器的采購中,電信(含網站)、政府、教育、金融、制造等行業仍舊占有主導地位,但是隨著將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絕大多數行業的發展都將會逐步轉移到互聯網上,互聯網將逐漸發展為服務器最大的購買者。而據IDC的預測,隨著中國互聯網用戶的迅速增加以及寬帶普及率的不斷提高,未來會有更多的互聯網應用出現,這將推動中國互聯網市場的服務器采購在未來5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節能服務器成主流
隨著數據中心的規模越來越大、服務器的使用數量越來越多,服務器的能耗問題也逐漸成為眾多互聯網企業關注的重點。
為了更好地降低運營成本,我國大部分的互聯網公司都在采取虛擬化以及云計算等方面的不同措施,將現有資源進行整合,以提高服務器與存儲的利用率,降低對新硬件設備增長的需求速度。
騰訊采用了虛擬化技術和云計算兩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騰訊的互聯網服務非常多,對于大型的業務如大型存儲、搜索和IM通信等,系統會盡可能根據應用情況來進行最優化; 另一方面,對于比較零散、生命周期較短、服務器使用規模較小的業務,則采用云計算的模式。優酷等視頻網站企業也采用了不同于門戶網站的特殊方式,優酷自主研發的相關技術可以進一步節省10%~20%的成本。此外,IDC最近完成的最終用戶調研也顯示,虛擬化的應用已在大型企業開始啟動。相信2~3年間,中國數據中心的虛擬化的滲透率會加速發展,為中國的節能降耗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