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諾基亞2008年第一季度在北美的手機銷量與去年同比下滑45.8%時,中國市場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與去年同比增長33.8%,中國繼續成為諾基亞領跑全球的制勝法寶。一個進入中國不過23年的企業,其高增長的秘訣是什么?近日,本報總編輯孫定與諾基亞全球副總裁鄧元展開了深入的交流。

中國市場的獨門招術
諾基亞在中國市場的成功,取決于長期打造品牌、覆蓋低端到高端的產品線、先進的技術和高質量的產品等因素,而“獨到之處”是對消費者的了解。
孫定: 諾基亞進入中國23年來,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如今,中國已經成為諾基亞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你認為,諾基亞在中國市場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是什么?
鄧元: 諾基亞在中國市場是成功的,而且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諾基亞取得今天的成績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通過長期打造品牌,與消費者建立了相互信賴的關系,使消費者對諾基亞這個品牌非常喜愛。在Synovate2006年和2007年的調查中,諾基亞都是亞洲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而中國的一些第三方調查表明,超過一半的消費者購買手機時,對諾基亞這個品牌有偏好。這些都印證了諾基亞這個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其次,諾基亞產品和技術的成功,使很多人用過后就不想再換其他品牌。諾基亞的人機界面和整體產品設計都很易于使用,產品質量也非常好,甚至有消費者將諾基亞手機摔在地上了,還可以用。
第三,諾基亞近幾年的產品線,覆蓋了從入門級到高端的產品,僅2007年就向中國市場推出了約30多款新產品。無論是哪一類的消費者,都能夠提供滿足其需要的方案,不僅是價格,還有設計和功能。從一般為農村消費者準備的入門級產品,到設計時尚的高端應用產品,諾基亞應有盡有。
孫定: 的確,諾基亞的產品線很長,而且具有很強的設計能力。我想知道,諾基亞是如何滿足不同類型、不同需求消費者的偏好的?在產品的工業設計、對用戶使用習慣的研究等方面有什么獨到之處?
鄧元: “獨到之處”是諾基亞每年會通過各種資源去了解消費者。在手機行業,一家公司能否成功,對消費者的了解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產品設計和研發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能做出消費者喜愛的產品。所以,了解消費者是諾基亞一個非常重要且長遠的目標。
同時,諾基亞的服務體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產品質量再好也難免會出現問題,消費者之所以信賴諾基亞的產品和品牌,是因為我們的售后服務很有保證,讓他們很放心。諾基亞在全球有全面的售后服務體系,在中國有超過600家客戶服務中心。

此外,渠道也不可忽視。一款產品從工廠到客戶手中,可以經過運營商的渠道、全國分銷渠道、地區性分銷渠道、大連鎖零售渠道和小零售店。目前,全國有近10萬個零售店在銷售諾基亞的產品,如何做好每一個零售店并提供消費者好的零售體驗,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孫定: 你提到的成功因素有很多,除了品牌、設計和服務,整體的分銷、零售和零售店體驗都非常重要。那么諾基亞渠道和銷售環節,與其他廠商相比,是否具有特別的優勢?
鄧元: 我想,這些應該由消費者來考量。渠道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消費者,所以我們要了解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是怎樣的,他從哪些地方購買?產品如何到達零售店?這些零售店如何管理?我們的銷售體系要了解全國各地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其中一部分是農村用戶的需求,也許還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去服務他們,究竟該如何跟他們接觸與溝通?在一些大城市,家電連鎖店的市場份額比較高,如何控制體驗?因此,要以消費者為中心做整體設計。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購買習慣,需要不同的體驗,要思考用什么方式可以達到他們的要求?高、中、低端用戶各自體驗的重點在哪里?
至于諾基亞和行業內其他廠商的不同之處,我很難具體回答。但我想,諾基亞比較重視全面、平衡、各方面多層次的發展,無論是大城市、農村,還是高端、低端的消費者。因為諾基亞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其整個規模、產品線的廣度和深度,都比一般廠商具有優勢。有了這些優勢,如何利用它,根據中國本土狀況,設計渠道策略和具體的執行辦法,非常重要。
手機廠商不能短視
3G能為中國手機市場帶來很多機會。中國的市場很復雜,手機廠商不能只看短期利益。
孫定: 中國的手機市場是諾基亞最大的市場,也是諾基亞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塊。但同時,中國市場的競爭也非常激烈,不僅有海外品牌,還有很多本土品牌,甚至還有“山寨機”、黑手機、水貨手機。諾基亞面對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你有沒有感到生意比以前難做了?諾基亞同本土品牌之間的競爭格局是怎樣的?
鄧元: 中國市場確實非常復雜,但要說是越來越難,還是越來越容易?其實都不是。
我一直認為中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諾基亞的競爭態度是這樣的:中國市場足夠大,可以容納很多不同的競爭者,無論是國外廠商,還是國內廠商,都有它適合扮演的角色。因此,在全國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的國產手機同樣有發展空間。
對此,我們應該從消費者的角度去看。這個市場給了大家很多的機會,國產和國外的手機廠商都有機會扮演重要角色。但我們也看到有少數的國內廠商不追求品牌,“山寨機”就沒有品牌,沒有自己的技術和研發,也不講究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賣給消費者后,什么也不管了。這樣做,對整個市場的發展非常不利,對消費者也非常不公平,我覺得這樣的廠商是非常短視的。
有很多國產品牌很關心自己的品牌形象,質量也好。我認為只要把消費者放在第一位,無論哪一個品牌都有它的空間。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上,當然可以有不同的品牌,這些品牌都有自己的機會。
孫定: 現在國內談論最多的是中國3G,3G在全球已經越來越成熟,收益也越來越多。你能不能介紹一下,諾基亞在中國的3G策略?
鄧元: 諾基亞在為中國3G的來臨積極地做準備。我們的3G產品在國外銷售得很成功,非常成熟。而且,我們的WCDMA產品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因此,當中國發WCDMA牌照時,諾基亞馬上就有很多3G產品可以在中國上市。在北美,我們已經推出了CDMA EVDO 3G終端,一旦網絡條件成熟,我們也將為中國用戶提供諾基亞的CDMA 3G手機。同時,諾基亞也致力于TD-SCDMA的發展,將適時為中國用戶提供易用性好、高質量的TD-SCDMA手機。
孫定: 3G在中國和中國的運營商關系密切。在國外,手機市場是以運營商為主導的,而國內雖然也有運營商采購,但還是零售市場賣得更多。3G發牌后,運營商的采購量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到那時,諾基亞和運營商的合作策略是否會有調整?
鄧元: 諾基亞跟運營商的合作策略是基于在消費者的需求上如何做得更好。一直以來,運營商在中國通信業的發展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諾基亞跟運營商的關系非常密切,共同推出了很多市場舉措,包括我們在超低端領域與中國移動合作,把大量入門級的產品推廣到農村和偏遠的地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音樂等其他應用的推廣上,我們和其他運營商還有合作的機會。
推開互聯網之門
手機是產業融合的一個最佳平臺。諾基亞看到了這個趨勢,并努力讓手機成為一個互聯網終端。
孫定: 我們看到,在手機市場還有一些新的變化,例如蘋果的iPhone正在國外全面推進業務,同時也積極地準備進入中國;同時,用戶對Google的手機平臺也很期待。你認為,蘋果、Google這些廠商的進入,會不會對中國市場或手機市場產生重大的影響?或者它們只會成為很細小的分支?
鄧元: 其實諾基亞對“手機融合”的趨勢有一定預估。幾年前我們就看到手機會替代MP3,將來可能也會替代數碼相機等,因為融合在不斷地發生。我們在手機上已經融合了很多,例如諾基亞N95,既有MP3,也有500萬像素的照相機,可以拍視頻、上網、發郵件、玩游戲,基本上就是一個多媒體電腦。以前,IT廠商、MP3廠商都覺得應該找一個融合的平臺,其實手機就是一個最佳的平臺,手機會擁有更豐富的功能。
這對諾基亞會有怎樣的影響呢?第一,會有更多的人思考,是買一個新的MP3和數碼相機,還是買一個好手機?因為一個手機已經可以滿足這些功能的需要。諾基亞是全球銷量最大、占有近40%市場份額的手機廠商,當消費者把注意力放在評估手機時,很多時候會直接考慮到我們。諾基亞很有信心做融合的手機產品,也是在這方面做得最好、最久、賣得最多的廠商。現在全球銷售MP3播放器最多的廠商是諾基亞,銷售數碼相機最多的廠商也是諾基亞。這表明手機現在確實是一個已經融合了的產品,一些新廠商進入這個行業,是對我們手機地位的重新確認。
孫定: 那么諾基亞向互聯網轉型,也是因為預估到手機和互聯網融合的趨勢嗎?
鄧元: 是的。手機已經不僅僅用來打電話,它能方便地提供給消費者各種應用,很多高端客戶需要新的應用,促使手機去融合與互聯網相關的功能?,F在手機上網非常普遍,中國約有22%的互聯網用戶用手機上網,而且會越來越多。因此很早以前,諾基亞就準備轉型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并一直在研究最新的技術。
可以看到,手機確實已成為一個融合的平臺。最近諾基亞在成都附近的安仁古鎮推出了4款入門級手機,它們都有GPRS上網功能。我們將手機上網的門檻越推越低,表明互聯網的應用是廣泛的。當上網被消費者接受時,就會有更多的人購買手機在這方面的應用,這是一件好事,我們也歡迎更多有實力的廠商加入到這個行列。
孫定: 諾基亞一直說互聯網很重要,也在跟互聯網做更深度的整合,一個傳統意義的手機公司要向互聯網轉型,這條路該怎么走?會選擇什么樣的合作伙伴?目前取得了哪些進展?
鄧元: 手機和互聯網相關的服務、應用、內容會被整合在一起,不能分開,這是大勢所趨。在過去的幾年中,諾基亞N系列手機已經加強了很多這方面的功能,以后我們要走的路是:讓手機成為一個互聯網終端。
這個互聯網終端所包含的服務是我們與合作伙伴一起提供的。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我們并購了一些做內容、地圖、音樂和移動廣告的互聯網公司,這是我們向互聯網轉型的基本條件。我們還推出了名為“Ovi”的服務平臺,“Ovi”在芬蘭語中是“門”的意思,我們要打開服務之門, 與全球和中國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一些新的應用。事實上,諾基亞在全球推出了一些新服務,如導航、地圖、Comes with Music(音樂隨我行)等。另外,我們也會尋找一些合作伙伴,把他們的服務放在諾基亞的平臺上,共同把移動互聯網做得更豐富。
孫定: 現在跟中國互聯網公司合作的情況怎樣?
鄧元: 諾基亞跟一些中國互聯網公司在不同方面進行了合作,像百度、新浪、TOM、騰訊等。將來會擴大合作范圍,包括和運營商合作。其實,消費者在此間起到的是主導作用,如果本地合作伙伴能為消費者提供一些獨特的服務和內容,我們絕對會開放合作之門。
孫定: 互聯網的應用很多,哪種型號的手機配備哪些功能,諾基亞內部有沒有一個標準或流程來甄選?
鄧元: 諾基亞公司重組是從今年1月1日開始的,我們確實針對你提到的這方面,做了一些改革。我們成立了一個“服務和軟件部門”,在終端部門(包括手機硬件和軟件)建立了一個“走向市場部門”,就是要把我們的產品、終端和服務與市場結合起來,提供全方位的方案給消費者。
總裁
感悟
執行力決定一切
2008年1月1日,鄧元從原諾基亞中國銷售及運營副總裁升任諾基亞全球副總裁,負責諾基亞在大中國區的銷售。他明顯感到,從今年開始,肩上的任務更重了。
一方面,鄧元要繼續維持業務的持續增長。這意味著鄧元必須著手解決一攬子的事情,包括如何與運營商合作、細分市場、進行持續的品牌建設、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如何不斷地完善渠道架構,怎樣更有效地走到農村去等等。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向互聯網轉型,諾基亞必須進行“內部”轉型,逐漸改變內部的組織架構,并且對員工進行新業務的培訓,促進員工轉型。
這些工作的落實,對諾基亞的管理團隊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還好,“諾基亞在很多方面會拷貝別人的優秀做法,但是有一點是別人無法拷貝我們的,就是執行力?!?鄧元表示。
諾基亞進入到中國不過23年,卻能將這塊競爭日益加劇的中國市場耕耘得熱火朝天,并連續多年領跑,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當諾基亞2008年第一季度在北美的手機銷量與去年同比下滑近五成時,中國市場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與去年同比增長33.8%。這不是靠執行力,是靠什么?
總裁
印象
鄧元很儒雅,這個中國香港出生、美國讀書,集中外文化于一身的職業經理人,普通話都有了點北京味兒。他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雖然這微笑中浸染著疲憊,據說他全年有180多天拖著旅行箱奔波在全國各地的賣場第一線。
加入諾基亞前,鄧元一直在IT行業任職。“以前我賣電腦,沒有這么多的消費者,現在賣手機,面對的消費者數量是巨大的,全球每天有超過10億人用諾基亞手機?!睆碾娔X到網絡,現在做手機,鄭元職業生涯的每一步都是在跟隨著產業的發展趨勢而變化。
無論是賣多媒體電腦,還是多媒體手機;無論是賣網絡設備,還是可以上網的平臺,鄧元就認準了移動互聯的融合。他認為,手機是產業融合的最好載體,更能貼近消費者。但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腦,在他個人的職業生涯中有一點是共通的:“我要永遠走在前面,用做出來的東西去影響這個社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