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微軟推出了名為“Windows Azure”的云計算服務,允許企業(yè)利用微軟的數據中心來運行程序。微軟首席軟件架構師雷#8226;奧茲稱: “Windows Azure標志著微軟軟件將全面向云計算轉型。”
近兩年,隨著Google投身云計算,開發(fā)的軟件越來越多,尤其是辦公應用,對微軟構成了一定威脅。而隨著這兩大IT公司的角逐,云計算再次升溫。
近日,在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科技前沿專家論壇——云計算研討會上,來自學術界、企業(yè)界以及政府主管部門的專家和領導探討了云計算的發(fā)展前景和產業(yè)趨勢。
眾說紛“云”
在這場云計算的競技中,表演者不只是Google和微軟,幾乎IT界的所有軟硬件公司、包括一些安全公司都早已打上了云計算的“旗號”。
而對于云計算這樣一個簡單的命名,IT巨頭們各有各的“定義”。Google說“云計算就是互聯網”; 而微軟卻提出了“云-端計算”的概念,即“云”和終端都會具備很強的計算能力,它更強調了客戶端軟件的重要性; 英特爾強調云計算時代,終端的重要性反而會加強; 惠普則說“軟件即服務,就是B.T.——商業(yè)技術”,“云服務的本質是廣泛、主動、高度個性化”; IBM說“云計算是一個可分享的虛擬池,一個全新的企業(yè)級數據中心”,并宣布將云計算“作為接下來的重點業(yè)務”。
巨頭們口中的云計算并不一致,但不約而同地,他們觀點的提出都建立在自己的優(yōu)勢上。舉例來說,IBM“三句話不離本行”,雖然是說云計算,其實還是在談自己的服務器、存儲設備和中間件。
此外,Google強調“90%的任務都能通過云計算在線完成,包括所有企業(yè)計算和白領辦公”。微軟則說“云計算就是存儲,就是Windows Live”。很顯然,兩家公司針鋒相對地發(fā)出了對云計算的不同聲音。Google要借助云計算,利用互聯網優(yōu)勢,將對傳統軟件的顛覆進行到底,微軟則寄希望于云計算,改善自己在互聯網領域中的戰(zhàn)略競爭地位。
在IT巨頭們?yōu)樵朴嬎銧幍冒l(fā)狂時,全球金融風暴的出現更讓這種局面愈演愈烈。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稱,當下美國的經濟危機讓那些投資云計算的IT公司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這將在未來5年給他們帶來大幅度的增長。
IDC首席分析師兼高級副總裁Frank Gens稱: “云模式為企業(yè)提供了一種獲得IT和使用IT的更經濟的方法,尤其是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IDC預測,到2012年,云計算開支將增長25%,2013年的增長率將近1/3。到2012年,用戶在云產品上的開支將占到整個IT開支的10%,其中包括SaaS和云存儲。
正是這一利好數據的出現,讓投身云計算的企業(yè)們更加熱火朝天。然而,某些企業(yè)表面上“掛羊頭賣狗肉”的做法,也引發(fā)了來自學術界和用戶界的強烈不滿,他們一方面希望企業(yè)界要做實云計算,真正為用戶所用; 一邊強調,云計算不能走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的老路,不能成為另一個只是讓人吹捧的“皇帝的新衣”。
不走網格計算老路
“云計算不要成為皇帝的新衣,它的概念雖然很誘人,然而絕不能僅僅停留在理念層面,否則它就是短命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表示。
李德毅告訴記者,從技術和實現方式上來看,云計算與幾年前盛極一時的網格計算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云計算必須吸取網格計算在中國的經驗教訓。網格計算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傳入中國,一開始轟轟烈烈,后來卻逐漸沉寂,這其中固然有技術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是很多企業(yè)、單位對待網格計算的態(tài)度問題。
上個世紀90年代,網格計算作為高性能計算和信息服務的戰(zhàn)略性基礎設施,一度發(fā)展很快,很多企業(yè)、單位參與。在建成5個國家級高性能計算中心的基礎上,又于中南、西北等地建立了新的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形成以中國科學院為主體的計算網格,國家基金委也列出專項基金資助網格計算。
然而,很多企業(yè)和單位正是看到了其中的利益,為了獲得更多的國家資助,不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盲目上馬,上馬之后又不積極建設,導致資源閑置、浪費。同時,業(yè)界對網格計算也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存在炒概念、一哄而上的弊端。使得網格計算并沒有真正成為用戶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手段,也未能達到支撐國家高性能計算和信息服務的戰(zhàn)略性基礎設施的作用。
如今,云計算風起云涌,在中國的建設也已經開始起步,而云計算與網格計算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這讓人們不禁回想到了10多年前的網格計算建設熱潮,也讓很多專家學者不免擔心: 云計算是否會重蹈覆轍?
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錢德沛介紹,相對于網格計算和分布式計算,云計算擁有明顯的特點: 第一是低成本,這是最突出的特點; 第二是虛擬機的支持,使得在網絡環(huán)境下,一些原來比較難做的事情現在比較容易處理; 第三是鏡象部署的執(zhí)行,這樣就能夠使得過去很難處理的異構的執(zhí)行互操作變得比較容易處理; 第四是強調服務化,服務化有一些新的機制,特別是更適合商業(yè)運行的機制。
但從根本上來說,從應對Internet應用的特點來說,二者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完成在Internet情況下支持應用,解決異構性、資源共享等等問題。不同的是,云計算是以相對集中的資源運行分散的應用(大量分散的應用在若干大的數據中心執(zhí)行); 而網格計算則是聚合分散的資源,支持大型集中式應用(一個大的應用分到多處執(zhí)行)。
另外,專家一致認為,云計算和網格計算的另一個主要區(qū)別就是:“網格計算更多地面向科研應用,商業(yè)模式不清晰; 而云計算從誕生開始就是針對企業(yè)商業(yè)應用的,商業(yè)模式比較清晰。”而這也許就是能成就云計算不走網格老路的關鍵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