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狄更斯是去年剛剛動筆寫小說,恐怕就得寫《塑都孤兒》了。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塑料袋們在倫敦漫天飛舞,霧都的名字不那么名副其實了。
中國好像沒人寫過《霧都孤兒》之類的書,但在坐火車去南方時,我確實曾被鐵路兩邊的白色污染給震懾了。南方人喜歡吃快餐,打包帶走十分方便,塑料袋那一提一拎的方便,簡直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據說,到今年的兒童節,白色污染就能好一點了,因為咱國家也開始向塑料袋宣戰了。塑料袋據說最早是英國發明的,結果倫敦被污染成那樣。咱們雖然沒有發明塑料袋,但發明了白色飯盒,不知道什么時候連飯盒也一塊禁止了,這才徹底嘛。
倫敦是直到去年11月13日才開始“禁售塑料袋”的,起因是很多鳥類因為誤食了塑料袋而喪命。而今,在加拿大的海邊,很多海龜則因不小心把塑料袋套在了頭上而紛紛命歸黃泉。
科技越發展,違背初衷的事越多,老賈在上周就寫過這個問題。現在需要討論的問題是:好幾年前就聽說中國的環保問題已經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問題出在哪里呢?
怎么看待環保的“原罪”
也是去年11月份,綠色和平組織公布了一些全球性IT公司的“綠色”排名。日本游戲公司任天堂得分為零,而在另外一些知名公司中,飛利浦排倒數第二,微軟排倒數第三。事實上,IT業的污染,遠遠比咱們看到的那點塑料袋嚴重,IT業不僅有塑料袋,還用了很多記不住名字的材料,有各種類型的輻射、耗電、發熱等等。
綠色和平組織據說是一個比較激進的組織,這都是企業界說的。我跟這個組織曾經合作過,對他們和企業的態度都略知一二。意見主要是兩點:綠色組織的意思是既然明知材料不環保,就請立刻停用;企業的意思是,咱剛剛起步,你得讓我有點緩沖之地吧。
這特別像中國第一批在海南發家的那幫公司后來遭到的待遇。這幾天我還聽說萬通董事長馮侖在書里面討論這個事,就是后來被學究們拿出來追究“原罪”的問題。這個問題最早就是馮侖提出來的,本意是說當時的很多做法,是現在的法律或者道德所不允許的,但從歷史的角度看,卻對改革開放有促進意義。但是后來,郎咸平等容易生氣的教授們卻認為,所有民營企業都是靠出賣國家資產、投機倒把發家的,都有洗不清的罪惡。
我想,在如何看待環保的問題上,中國企業們目前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我同樣認為,馮侖看待民營企業“原罪”問題的立場,也應該給我們看待環保問題帶來一點幫助。
主要問題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確實在很多方面存在問題,這些問題中,有些在當時看是不合法又不合理的,但是現在回頭看,又覺得對歷史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說,塑料袋有害,但它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確實曾經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更重要的是,咱們國家以前在環保上沒有嚴厲的法律,沒有封殺過塑料袋。咱們現在不用塑料袋,是因為咱們有條件了可以更環保了。咱們現在人手一個或者幾個手機,沒準過些年,人們又反對用手機呢,因為那個時候被手機熏陶的一代人可能會出現一些奇里古怪的癥狀。
所以說,正確的態度是需要歷史地看待問題。過去的投機倒把是一種罪,但擱到現在,投機倒把就是正經的經營業務。歷史地看待問題,核心在于既往不咎,因為歷史總不給我們把各種條件創造好了再開工,沒辦法,上帝造世界的時候還不知道咱們要用塑料袋。
過去我們無法改變,但未來可以把握。這也是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講過的問題。我們應該更加積極地(更何況很多部門根本就不作為)為以后科學合理地發展做規劃,塑料袋政策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
怎么把握將來
在環保問題上,十七大指出,要“實行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以前的問題可以不管,但以后事關生態和環保問題,就必須從財稅制度上給出限制和補償,這是企業應該承擔的責任。
國外很多人士十分關注中國的環保問題。總體上說,我認為多數意見對我們是有建設性的。很多事情,內部人解決起來會受制于很多現實的問題與固有的思維,就像中國足球一定得請外籍教練一樣,反正中國話我也聽不懂,你們愛說啥說啥,我只遵循足球的原則,進球、獲勝就對了。都跟朱廣滬一樣成天研究哪家報紙又批評他了,不可能專心在足球上。外部關注得多了,會給我們一些壓力,會有利于環保往正確的方向努力。
但是,國際人士的建議,只是給了我們一個方向。從具體問題上講,中國的各行各業尤其是IT行業的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需要更加理性地思考這些建議,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給出有利、有力的辦法,領先的企業集團更應該發揮作用。
有幾個核心問題,我覺得對IT行業如何在環保問題上做得更好有幫助:
1.企業制造污染后要擔負的成本,遠遠低于進行環保生產的收益,這是不是企業不執行環保政策的核心問題?
2.據說2008年國家即將成立環境部和能源部。而且,現在叫停免費塑料袋的政策,企業界應該對中國政府的環保政策進行預期了,尤其是國際業務型企業。在美國對《京都議定書》逐漸松口的前提下,它必然要求中國承擔更多責任。
3.叫停塑料袋政策使得中國約5000家環保型包裝企業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這應該給投資業帶來更多的想像空間。
4.在環保問題上,中國的IT企業早做早好,說句不好聽的,如果晚了,連個好名聲都撈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