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 C. Verhoeven 錢曉紅
[摘 要]在闡述比利時博士生培養情況的基礎上,利用比利時博士生的一系列基本數字,研究分析了比利時弗拉芒區大學在不同的研究領域、男性、女性博士研究生所獲得博士學位的差異及其相關原因。
[關鍵詞]比利時; 大學;博士生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0717(2008)02-0102-00
一、博士生培養機構
比利時高等教育有三種類型:大學、提供雙循環教學課程的專科院校、提供單循環教學課程的專科院校。其中,具有雙循環教學課程的專科院校提供大學教育,所以此類院校的畢業生可以到大學申請博士教育。比利時高等教育規定只有大學才能進行博士教學和授予博士學位,而且只有在大學本科學位的基礎上才能進行研究生培養和授予博士學位。提供雙循環教學課程的專科院校無權授予博士學位。例如,在弗拉芒區大學,研究生的培養是大學教育體系的一部分(1991年6月12日的法令)。組成大學教育的有:
(1)大學培養課程,是以雙循環教學課程的形式進行,第一階段學習持續2至3年,完成學業后獲得“攻讀學位者/候選者(candidate)”的學位;第二階段學習持續2至4年,完成學業后獲得碩士文憑(如,licentiate—領有開業證書的人,civil engineer—土木工程師,medical doctor—醫生),從而獲得了職業資格,而且也是在大學申請博士學位或進行研究工作的前提條件。其中獲得碩士和工程師文憑的學生還須完成一篇論文來展示他們進行研究的能力。
(2)后學術培養,即大學組織在職培訓和復習進修課程,并頒發證書。
(3)繼續大學培養課程,包括補充培訓課程、專家培訓課程、博士生培養、教師培養。
二、博士生培養規定
博士生要取得博士學位,前提條件是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一篇科學研究論文和進行公開的博士論文答辯。這是一種掌握研究方法的培養,是一種“學習和工作”的過程,并由大學制定準許答辯的規則。
研究生在成為博士以前,必須提交一份建議報告,由教授組成的答辯委員會主持答辯。答辯委員會由本校和外校的教授組成。研究生在完成論文以前,必須有相當于一年的教學學習內容,如通過修課、參加數次研討會或國際會議、參加暑期班等完成所要求的學分(Kouptsov, 1994)。博士生的培養計劃規定教學學習和其他相關的教學活動不少于1 500學時,不超過1 800學時,即相當于1年的學習或60個學分,獲得這些學分可以貫穿于寫論文所必需的整個過程。
大學錄取博士生的標準:拿到雙循環教學課程中完成第二階段教學課程的證書;擁有工程工藝學校的畢業學位或者皇家陸軍軍官學校的碩士;擁有提供雙循環教學課程的專科學校授予的商業學碩士文憑或商業工程師的文憑;擁有國外大學或其他高等學校授予的同等學歷的文憑,擁有外國大學文憑的學生可能需要通過一個入學考試。
三、博士生培養計劃
一些大學,例如,魯汶大學(K.U.Leuven)、根特大學(Universiteit Gent)和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UB),其博士生培養計劃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的課程和參加何種研討會由研究生自己選擇。其中約三分之二的內容要在博士培養計劃的背景下組織進行。第二部分工作由被認為是有價值的活動組成,例如,研討會、學術會議、暑假班、發表論文和指導本科生等。在實踐中,研究生可以自己設計計劃,而這個計劃必須要由一個特殊的博士培養委員會批準。有些大學要求更嚴格,學生的自由選擇很少,不同之處主要是理論課程和方法課程、獨立閱讀測試以及研討會等。另外,魯汶大學博士論文答辯在學院進行;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學生做論文、答辯時則強調了學生的道德責任,而其他的如弗拉芒區大學并沒有這種要求。雖然比利時大多數大學有博士研究生培養計劃,但其培養結果不僅在大學之間不同,而且在大學內部不同學院、不同學系也不同。

四、博士生構成及學位授予情況
每所大學、學院、學系都有固定的助教職位數,按本科生的數量來確定助教職位數。一般每個助教有兩年的任期,并可以連任兩次。
表1顯示了在不同研究領域博士生在校任助教的數量分布。雖然人文學科博士生任助教的人數比科學和應用科學、生物科學等其他學科的人數大很多,但是他們得到的資助卻不多。而科學和應用科學、生物科學等學科的博士生獲得的研究經費比從事人文學科的博士生多很多。一般助教職位數的多少根據學院本科生的數量來定。在科學和應用科學領域,男女兩性的比例差別很大;生物醫學科學領域男女生兩性的比例分布較均勻。然而,我們從表1中注意到人文科學、科學和應用科學、生物科學中男性助教(即男性博士生)的百分比在逐年減少,人文科學的百分比從60%減少到55%,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百分比從72%減少到68%,女性助教則在逐年增加。
表2所列的是弗拉芒區大學博士生數量以及博士生占總學生數的百分比,可以看出博士生所占的比例相當低,基本穩定在3-6%左右。但1995~1996學年,此數字稍有提高。
雖然剛進大學讀書時,從新生總數看,男生和女生的數量幾乎一樣多,但是最終獲得博士學位的男生更多(見表3)。然而,女性博士的數量正在逐年略微提高。在不同的研究領域女性博士所占的比例差別較大。例如,她們在語言和文學領域讀博士的數量遠遠超過在科學和應用科學領域的數量。研究表明她們在完成博士學位過程中遇到更多的困難,諸如她們的家庭責任,她們和男性導師的關系,大學的結構和低自尊(Vandemeulebroecke et al-, 1997)等。
博士學位的授予數量作為大學培養總量的一部分,約占所有大學畢業獲得學位總數的7%(見表4),但在不同的研究領域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在1994~1995年理科的博士學位百分比高達23-81%,人文科學大體低于7%,例如,法律、公證法和犯罪學占1-09%;應用經濟占1-37%;語言和文學占4-70%。

據最近魯汶大學研究的數據(Vandemeulebroecke et al-, 1997):在1981和1985年之間,大約46%的博士生獲得了博士學位;在1986和1990年之間,大約44%的博士生獲得了博士學位;在1991和1995年之間,大約36%的博士生獲得了博士學位。
不能完成博士學位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因沒有工作合同而缺少做博士的資金;對導師不感興趣;研究項目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結論;和系里缺少合作;研究生間的競爭和壓力等。女性學生除了上述原因,還抱怨在家庭生活和研究論文之間的沖突。
在很多研究領域,讀博士學位是不太容易的,只有少數研究生才能完成學業獲得博士學位,不僅僅比利時是這樣,很多國家都有低完成率的問題(Burgess, 1994)。
在1990至1991年和1994至1995年間,科學領域授予博士學位數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應用科學和醫學;人文科學領域,授予博士學位數最多的是語言文學專業。科學領域、應用科學和應用生物科學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數合在一起,幾乎占總博士學位數的60%。理工科研究生這種壓倒性的成果,說明了這些研究領域的重要性和在社會中的作用。而且科學和應用科學領域的博士學位完成率遠遠高于人文科學領域。例如,魯汶大學在1991到1995年間,大約46%的理工科研究生獲得了博士學位,只有23%的人文科學研究生獲得了博士學位(Vandemeulebroecke, 1997)。從1990~1991到現在,相對于應用科學和醫學的博士授予情況來說,理工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數量下降了10%。
總之,博士學位至今在比利時仍然是理工科領域少數人的特權,他們主要是男性,因為理工科博士學位比起人文科學的學者來說有更多的可用資源,在這些領域中的一個博士學位在勞動力市場中比其他研究領域的博士學位更有價值。
大學嚴格的錄取條件和有限的助教職位數量使得博士研究生的數量在減少。此外,博士生如果缺少一份助教工資,或科學基金會提供的一份獎學金,要想完成博士項目非常困難。即使有了一份工資或一份資助,博士畢業論文也常常因為沉重的教學工作量和其他職責而延誤。同時,博士生在大學或研究中心因缺少研究機會,以及比利時社會缺少對擁有博士學位的人才的賞識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所有這些因素阻礙了獲得博士學位人數的擴大,也缺少發展新一屆博士研究生研究培養的動力。同時,女性博士生的低參與率和低完成率值得提醒,它約占所有博士學位總數的25%,雖然剛進大學讀書時,新生總數中男生和女生的數量幾乎一樣多。
[參考文獻]
[1]BURGESS, R. G. (1994) Some issues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 introduction, in: R.G. BURGESS (E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rocesses and Products (London and Bristol, Pennsylvania, Jessica Kingslcy Publishers).
[2]KOUPTSOV, O. (1994) The Doctorate in the European Region (Bucharest, CEPES Studies on Higher Education).
[3]VANDEMEULEBROECKE, L. DE MUNTER, A., JANS, M. &GADEYNE;, E. (1997) Loopbaanontwikkeling van vrouwen in het academisch corps. Internal report (Leuven, Department Pedagogische Wetenschappen).
[4]VERHOEVEN, J. C. (1982) Belgium: linguistic communalism, bureaucrat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in: H. DAALDER & E. SHILS (Eds) Universities, Politicians and Bureaucrats,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VERHOEVEN, J. C. & BEUSELINCK, I. (1996) Higher Education in Flanders (Belgium). A Report for the OECD (Brussels, Ministry of the Flemish Community, Education Department).
[6]VL.I.R. (1995a) Doctoraatsopleiding aan de Vlaamse Universiteiten (Brussels, VL.I.R.).
[7]VL.I.R. (1995b) Statistische Tellingen (1/1/1994) (Brussels, VL.I.R.)8. VL.I.R. (1995c) Voorstellen aan de politieke partijen naar aanleiding van de verkiezingen van 21 mei 1995, Universiteit & Beleid, 9,3-5.
(責任編輯 劉 平)
Doctoral Training in Flanders,Belgium
Jef C.Verhoeven1,QIAN Xiao.hong2
(1.Catholic University of Louvain,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 Belgium, B-3000;
2.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This paper covers fundamentals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 Belgium.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awarding doctoral degre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doctor candidates in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 and further gives the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Key words:Belgium; university; doctoral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