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在永
據國家氣象中心監測表明:拉尼娜狀態于2007年下半年,在赤道中東太平洋完全建立,并有可能持續到2008年上半年,形成一次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那么,什么是“拉尼娜”呢?
“拉尼娜”的字面意思是“女孩”,這與厄爾尼諾的“圣嬰”相互對應。在眾人的印象中,厄爾尼諾是十惡不赦的魔鬼,如1998年長江大洪水泛濫成災,使桑田變成澤國!但是,“女孩”——“拉尼娜”也決非是一個“乖乖女”!有關專家分析,今年1月中下旬,我國南方地區大范圍的雨雪低溫極端天氣,就是“拉尼娜”的“杰作”。還有,1999年赤道東太平洋地區的拉尼娜現象使得我國華南沿海頻頻受到熱帶氣旋的侵襲,造成一定的災害損失。
拉尼娜是赤道東太平洋海表水溫異常降低的現象(持續6個月以上,低于多年平均值0.5℃以上),它正好與厄爾尼諾相反,所以,拉尼娜也稱為反厄爾尼諾現象。
拉尼娜大多跟在厄爾尼諾之后出現,與厄爾尼諾相比較,前者發生的次數相對較少,其過程持續時間也相對較短。一般為幾個月,較少出現跨年度的情況。它發生的頻率要比厄爾尼諾低,其規模要比厄爾尼諾小。
拉尼娜對天氣影響的威力不亞于厄爾尼諾。
統計表明,在拉尼娜期間,西太平洋(含南海)活動的臺風和影響我國的臺風都比較多,而在厄爾尼諾卻出現相反情況。在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含南海)俞風總數平均為26.2個,登陸我國的臺風為7.4個;而在厄爾尼諾年平均為21.4個和5.2個。導致臺風偏多的原因,一是兩太平洋海表水溫相對較高,二是兩太平洋上空的空氣對流較旺盛,三是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有利于臺風生成和發展。
拉尼铘對中國東北地區氣溫有影響。在拉尼娜年份,東北三省夏季氣溫偏高:而在厄爾尼諾年份,夏季氣溫偏低。東北三省是我國商品糧主要產地之一,氣溫變化對當地糧食產量有一定的影響。夏季氣溫變化對當地糧食收成有影響。氣溫偏高有利于糧食豐產豐收;反之,會造成欠收。
拉尼娜對華北地區汛期降水有影響。在拉尼娜期間,華北汛期降水容易偏多,如2007年自入秋后9月下旬以來,我國華北、西北等地出現了歷史上同期罕見的陰雨(雪)天氣,降水量和天數也高于常年同期。其中,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北、山東等省(區)降水天數創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大值,部分地區發生連續陰雨災害。而在厄爾尼諾年份,華北汛期降水量易偏少,其原因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有關。拉尼娜年份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有利于形成華北汛期多雨的大氣環流;而厄爾尼諾年份則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南,不利于建立華北汛期多雨的大氣環流形勢。
古云:“天行有常,常中有變?!泵鎸Υ笞匀坏倪@種變化。我們的惟一選擇就是:科學監測。積極應對,做為準備,戰而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