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舟
高爾夫球簡稱為高球,確實是一種高尚的球類游戲。“高爾夫”在英文中的含意很有意思,可譯作。“在綠地和新鮮氧氣中的美好生活”。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很注意此項活動的開展。與我國面積相差無幾的美國,擁有10000個高爾夫球場,而面積較小的日本和英國,也有五六千個較標準的高爾夫球場。
像任何體育比賽項目的發展史一樣,高爾夫球也是源于民間。據說始于歐洲牧羊人之手,以驅羊棍擊石子比遠比準而萌發了高爾夫球運動。有史料說,在我國2000多年前的兩漢時期,皇宮里盛行一種馬球游戲。宮娥們經常騎在馬背或驢背上,用頂端彎曲(酷似今天的高爾夫球竿)的球竿爭奪地上滾動的球,常因重心不穩而從馬(驢)背上摔下來,但又爬起來繼續用竿子去追擊球。這種舉動常逗惹得皇帝和后妃們捧腹大笑。有些皇親貴族們也經常舉行此類活動。后來廣傳于民間。到盛唐時期,已經小有規模。有大打——騎馬,中打——騎驢和小打——徒步進行的說法。以徒步持竿擊球而言,便與今天的高爾夫球有許多類似之處。可見在高爾夫球發展史上,我們的祖先也有一份功勞哩!
從事高爾夫球運動,除了有其它球類項目所具有的鍛煉價值外,南于它危險性小(無身體接觸和對面競爭)和運動周期長(一年四季除風雪天外均可進行)而頗能吸引人。特別是,一個長期從事高爾夫球運動的人,他的運動壽命(球齡)可保持幾十年常盛不衰。這是任何球類項目所不能比擬的。
高爾夫球運動是體能和智能的結合。一塊標準高爾夫球賽場,有500米長,備有18個洞穴,其間設有高坡、沙地、樹木、水坑等障礙區。比賽者必須克服一切困難,將乳白色的小球盡快、準確地擊入目標。好的高爾夫球選手,奮臂一擊,可將球打出300米遠。而且擊出的球,有高、有平、有飄、有旋、有各種弧線。更有甚者,能使空中飛行的球在力乏后垂直降落,按擊者需要而接近洞穴目標。在國外,每逢精彩的高爾夫球賽進行時,常有數以千計的人自愿買站票(高爾夫球比賽無看臺)打著各色晴雨傘去觀賞,并由衷地發出陣陣歡呼。綠地毯似的草坪,時而跳飛的乳白色小球和那身著五顏六色服裝在場邊蠕蠕而動的人群交織在一起,煞是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