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蔚然
6000萬人點擊,3.5萬人跟帖。在強大的“人肉搜索”引擎面前,不到5天,試圖從殘疾女孩手中搶奪火炬的嫌疑人已浮出水面
21歲的網友allays感到很自豪——由他拍攝的一張照片,成為發出“全球人肉通緝令”——尋找襲擊金晶的藏獨分子時所用的標志性圖片。
2008年4月7日,奧運火炬在巴黎傳遞當天,allays一早就來到離埃菲爾鐵塔不到300米遠的傳遞路線上等候。這個男孩在四川大學讀完大二后,作為交換生來到巴黎繼續學業。
中午12:45,震驚世界的一幕發生了。“三四個藏獨分子沖到路中央,后來直接變成沖向金晶搶火炬,”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allays說,“而金晶的輪椅正好停在我面前。”
巴黎時間當晚,allays把這張圖片傳給了他周邊的人。為火炬被搶而群情激憤的中國愛國者們馬上將它四處轉貼,又一場轟轟烈烈的“人肉搜索行動”就此拉開序幕。
“人肉搜索”并不是新名詞,從2001年的“微軟陳自瑤事件”到2006年的“虐貓事件”,通過一次次搜索引擎的升級,它已建立了自己的特定模式。最基本的方法是,通過在某個網絡社區里面提出一個問題,由網友參與解答,以此區別于通過機器自動算法來獲得結果的搜索方式。百度知道、新浪愛問、雅虎知識堂都屬于“人肉搜索”。
但此次的搜索遠勝以往——這凝聚了中國人太多的情緒,更是一次海外華人的空前團結。至少有6000萬人點擊,跟帖達到3.5萬多個。北京時間4月9日凌晨,網友“加農河漁夫”在“戰斗在法國”論壇里發了一個帖子,上傳了50多張拍攝于4月7日、記錄火炬在巴黎傳遞的現場照片。而在跟帖中,網友Iamivor發現其中一張照片里出現的人很像襲擊金晶者,馬上在此人身上畫了一圈紅色標記,并再次上傳:“襲擊金晶的兇手,請大家記住這個家伙!”
4月10日晚,網友pacapig又在“戰斗在法國”論壇發帖稱:“攻擊金晶的藏獨分子在倫敦被捕過,居然馬上又在巴黎造事。”并貼出照片。
“這個發現很偶然,”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pacapig說,“我逛英國的一個論壇的時候,發現有一張圖片里居然有疑似襲擊金晶的藏獨分子。”多數活躍網友認為,這張圖片中的人就是“全球通緝令”圖片中的藏獨分子,并紛紛質問為何頭天被抓次日就現身巴黎?
但也有細心的網友分析了照片中兩個人的不同之處。“上衣口袋的形狀不同。臉型也似乎不同。”一位網友說。
4月11日上午,英國蘋果論壇網友Lilyluvx發帖稱:“在巴黎襲擊坐輪椅的火炬手的人找到了!”并在帖中稱“這個人叫Lobsang Gendun,住在Salt Lake City, USA”(鹽湖城,美國)。至此,“全球通緝令”指向了現實生活中的人。
幾個小時內,就有未名論壇、天涯、貓撲、搜狐、網易等各大網站的網友發帖回應,并繼續發布這個人更詳細的信息。Lobsang Gendun的家庭詳細地址和家庭電話旋即被公開,而網友“sp4ever”馬上用谷歌地球軟件查到了這位目標人物的家庭住址詳細圖片。網友“小刀hone”接著發布了Lobsang Gendun在現實生活中的詳細職業、社會身份、辦公室電話等信息。
海外知名留學生網站“未名空間”的網友vpdn,在一個回帖中如此評論關于Lobsang Gendun家庭住址的圖片:“這個人應該是美國公民了。家里一輛Toyota,一輛Dodge neon的改裝車不知道大家怎么看,總覺得開(這種)車的不是正經的青年”
在相當數量的網友呼吁“鹽湖城的華人朋友們快點行動起來,滅了他”“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時候,《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依照網絡上提供的電子信箱地址向他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詢問他到底是不是照片中搶奪火炬者。對方回復稱:他確實是Lobsang Gendun,但并不是照片中的那位“藏獨”分子,“我沒有離開過美國”。但此人沒有向《中國新聞周刊》提供自己的照片。
被襲擊的殘疾女孩金晶,也在關注人肉搜索的結果。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看到很多網友在說要滅了他,我希望網友們還是要理性看待這個問題。如果我們最終查到了他的地址,去抗議是可以的,但不要對他進行人身傷害。我們應該做的是教育他,告訴他一些有關西藏的事實。最重要的,請他不要把政治帶給奧運會。”
(實習記者周華蕾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