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爾
科學家欲在月球打造
“末日方舟”
6500萬年前的一顆小行星撞地導致了恐龍的滅絕。許多科學家相信,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或一場失去控制的核戰爭,也可能足以導致人類文明的毀滅。假如人類文明在這種“末日式”災難中被摧毀殆盡,即使地球上仍有少數幸存的人類,那么他們也將重新回到茹毛飲血的時代。因為人類在數千年歷史中積累保存的所有文明知識都可能會在大災難中“失傳”。
為了防止這種“文明倒退”的場景出現,歐洲科學家計劃在月球上打造一座“末日方舟”,未雨綢繆地保存人類的知識和生命火種。前不久,歐洲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已經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召開的一個會議上,正式討論在月球上建立“人類知識銀行”的問題。科學家相信,即使人類文明在“末日式劫難”中徹底毀滅,那么通過月球“末日方舟”的幫助,人類文明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復原”。
“末日方舟”
建在月球地底
根據歐洲科學家的討論,月球“末日方舟”的最原始版本,將會包括一些儲存人類知識的光碟或硬盤,這些硬盤中將儲存人類數千年來積累的科學文化知識,包括DNA序列圖、冶金知識和種植莊稼的知識等。這些硬盤將深深埋在月球地表下的一個堅固地窖中,“末日方舟”地窖內裝有多臺無線信號發射器,它可以不斷地向地球傳送知識數據信息。
而地球上則會建立4000個“地球儲藏室”,里面裝有食品、水和一些信號接收器,作為末日災難中幸存者的庇護所,它里面的信號接收器可以隨時接受“末日方舟”發送的無線信號。“地球儲藏室”也將建在受到強大保護的地下掩體中,力求能在核爆炸中也安然無損,從而讓少數人類能夠從末日浩劫中幸存下來。
一旦地球遭遇毀滅性的劫難,導致文明失傳,月球“末日方舟”上的發射器就會將月球上儲存的人類知識數據發送到地球上的信號接收器中,從而讓幸存的人類能夠迅速重返“文明時代”。如果地球上沒有一臺“信號接收器”在大災難中幸存下來,那么“末日方舟”將會連續不斷地向地球發送知識信號,直到幸存的人類能夠重新造好一臺新的“信號接收器”。
根據歐洲科學家的計劃,升級版的“末日方舟”還將包括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物質,包括微生物、動物胚胎、植物種子,甚至地球博物館中多余的人類文化遺跡。
還將保存動物胚胎
和植物種子
不過,由于月球上的環境顯然不適合生物體生存,科學家的第一步計劃,就是通過實驗研究讓生物體在月球上生存的方法。歐洲宇航局的科學家稱,他們希望在接下來的10年內,能夠進行在月球上栽種郁金香的實驗。
據歐洲宇航局研究部首席科學家伯納德·福英稱,郁金香是一種廣泛用于科學研究的植物,他們希望在2012年或2015年,就能在月球環境中種出郁金香花來。福英說:“最后,我們希望月球上的‘末日方舟能成為類似‘諾亞方舟般的生命庇護所,它上面能包含來自地球生物圈的多個種類。”
郁金香之所以是最佳的太空科研對象,是因為它能被冷凍,能進行長距離運輸,并且靠一點點營養就能生長存活。它們再加上一些海藻、一個封閉的人造大氣環境、一些月球泥土,也許就能組成一個月球生態環境基礎。第一批實驗將在一個模仿地球大氣環境的密封透明生物圈內進行。首先一些腐爛的植物將會散發出二氧化碳,藻類吸收二氧化碳氣體后,就能通過光合作用產生出氧氣。
“末日方舟”
將由機器人管理
月球“末日方舟”一開始將由機器人進行管理,并通過無線電波和地球保持聯系??茖W家希望在本世紀結束前,能在月球上設立一個人類基地,讓人類直接管理“末日方舟”。
為了讓“末日方舟”受到足夠的保護,它必須深深地建在月球巖石底下,從而可以免受極端溫度、太空輻射和真空環境的傷害?!澳┤辗街邸币徊糠謱⒂商柲芴峁┠芰?。
科學家希望在2020年之前就能夠向月球上運送第一批實驗性的知識數據庫,它們的保存壽命將有30年。而完整版的人類知識數據庫將會在2035年發射升空。這些送往月球的知識數據庫將包含中文、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不同版本,從而允許任何語種的“末日幸存者”都能從月球上接收到通過自己語言寫下的知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