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揆
素有“中東火藥桶”之稱的加沙地區,幾十年來戰事連綿不絕,當地巴勒斯坦人苦不堪言。可是在去年7~10月間,身邊又突發神秘爆炸事件,受傷者和他身邊的人均感莫名其妙,醫院方面一時也拿不出好辦法,以致弄得人人自危,生活雪上加霜!
事情得從2007年7~10月說起,當時加沙地區醫院不斷收到不明原因的重傷員,這些由爆炸造成的傷員除大面積燒傷、四肢被炸斷外,內臟像“被硬器攪過一般”,醫生覺得茫然。因為在傷員身上,除了找到一些奇怪的微粒外,沒有任何可燃物和彈片的蛛絲馬跡。院方將微粒放在X光下觀察,可什么線索也未發現。平民受傷狀況令人困惑,受傷過程更讓人一頭霧水。據目擊者介紹,當以色列戰機在頭頂上盤旋時,人群中就出現“自燃”受傷現象,可是受傷者身邊的行人、報攤、建筑物都毫發未損。有人懷疑,是不是以色列人在加沙地區試驗新武器?為了求證,一位意大利女記者將從傷員身上取出的微粒標本送往意大利分析。結果,從微粒中查出含鎢、銅、鋁、碳的聚集物。她認為這極不尋常,以軍極可能火上澆油,在加沙地區試驗美軍正在研發的“高密度惰性金屬炸彈”。
“高密度惰性金屬彈炸”是美軍正在研發的、專門對付巷戰的新武器,它具有重點清除、指誰殺誰、附帶作用很小、不留痕跡的特點。由于該炸彈中填有碳纖維、炸藥和金屬鎢的合金粉末,如鎢與鈷、鎳、鐵的合金粉末,所以引爆時質量很輕的鎢合金粉末迅速引燃,并被拋射出去。只是在空氣阻力作用下,運動距離很短,從而只對特定目標形成強力殺傷。一般認為,爆炸噴出的合金粉末有效半徑不超過4米。而去年7~10月間,在以色列空軍針對加沙平民的神秘行動中,受傷人員正是具有這些特征。這是人們懷疑以軍在試爆“高密度惰性金屬炸彈”的由來。正因為“高密度惰性金屬炸彈”的殺傷力能控制在很小范圍內,用它打擊混在人群中的武裝分子,進行定點清除時,自然會馬到成功。可是,這類新武器會嚴重污染環境。研究顯示,鎢合金粉末是強烈致癌物質。科學家在模擬試驗中,將燃燒后的鎢合金物質植入小白鼠體內,5個月之后,小白鼠患上一種叫做“橫紋肌肉瘤”的罕見癌癥。
受鎢灰塵污染,美國內華達州的法隆鎮癌癥發病率明顯增加。法隆是一個山區小鎮,全鎮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僅2383名。在過去5年里,這個山區小鎮患白血病的未成年人高達17人。于是,美國疾病預防中心的專家前往調查。結果發現近幾年來,法隆地區的空氣、自來水、樹木和村民尿液中的鎢含量均大幅上升。顯然,鎢是導致法隆鎮白血病發病率升高、環境惡化的元兇。原因是近幾年來,與之相鄰的鎢礦山擴大了開采規模,大量有毒的鎢灰塵乘風飄來。以上種種也使得美軍研發“高密度惰性金屬炸彈”的消息披露后,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鎢與癌癥有密切關系,國際社會認為這種炸彈應被列入化學武器行列而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