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農夫
熱情、睿智的杰弗斯是心理學博士,但她的“生活經歷”讓她有資格提筆寫作。她60多歲了,迄今撰寫了17本書,而且本本都是關于如何克服恐懼雜念、成長自我心靈、打造健康關系、過上充滿愛與信任的生活的。她幫助了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人們克服恐懼、修補關系。
學會使愛持續一生
她說:“我過去是個非常膽小、一貧如洗的人,現在這一切都改變了。實際上這是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人生在世,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快樂的還是不快樂的?我想快樂起來,所以我學會了該怎么做。”
杰弗斯最新的一本書名為《感受恐懼,讓愛持久指南》,內容包括溝通技巧、創造信任以及長期保持性生活的秘密。它解釋了真正的愛是什么?如何成長自我喜愛的心靈以及如何使愛持續一生。杰弗斯說:“我們對愛持有錯誤的看法。我們想當然地認為,墜入愛河就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發現自己的意中人。但你如何愛上一個你根本不認識的人呢?那不是愛,只是著迷,不會持久。在兩年之內,這種迷戀就會逐漸消失,然后你就必須作出選擇:是結束關系還是把它變成真正的愛。”
經歷改變人生軌跡
杰弗斯出生于賓夕法尼亞的一個小鎮上,16歲就嫁為人婦,20出頭就生了兩個孩子?!爱敃r我很年輕,行事愚蠢,”她說,“我認為一旦步人婚姻殿堂,就會從此過上幸福生活。我那時沒有意識到婚姻需要付出努力,這樣才能使愛生存下去。因此,盡管我的丈夫是個非常好的男人,但漸漸地憤怒和憎恨悄然進入我的家庭,他為我所做的任何事都不再打動我?!?/p>
杰弗斯早就意識到待在家里做全職媽媽的生活不適合她,于是她打破20世紀60年代的常規,在23歲的時候去大學念書,并在1970年拿到了博士學位。一年后,她找到了一份工作,在紐約的流動醫院里擔任執行院長,向這座城市的最貧窮的人提供幫助和醫療咨詢。然后,她與丈夫結束了16年的婚姻生活。但生活仍然沒那么順心。她說:“我意識到必須更好地生活下去,于是我決定學習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果你想擁有愛,就要付出愛。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難題、挑戰和不和諧,從而讓自己變成付出更多愛的人。離婚之所以成為我生命中最有價值的經歷,就是因為它送我踏上了這條道路,如果不是這樣,我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p>
快樂源于自強有愛
杰弗斯說:“我辭掉流動醫院的職務,專心寫《感到害怕但還是要做》,但寫好后卻很難賣出去?!彼盏搅艘环庥忠环獾耐烁逍牛宄赜浀米钤愀獾哪欠馔烁逍艑懼骸斑@本書即使是裸體美女騎車沿街派送都會無人問津的?!薄暗乙а缊猿窒氯?,因為我認為如果我可以幫助一些人,這樣做就是值得的。而今,我收到世界各地的人們寫來的信,有人對我說:‘你的書拯救了我的生命。這讓我感到欣喜異常。”“一些人也許認為,寫書掙的錢給我帶來的快樂超過書迷們寫給我的信件。他們錯了。真正的快樂幾乎與金錢無關,它來自于如何過上自強、有愛的生活?!?/p>
勵志做事要健康化、興趣化
作為美國“勵志”女王,已年過花甲的杰弗斯仍有新的寫作計劃,下一本書的書名已確定為《要勵志,就要興趣化》。“勵志做事的人是有福的,不要使他再求別的福分……”杰弗斯說,“當一個人全神貫注于勵志做事時,他的身心就會構成一種真正的勵志狀態,即使是最卑微的勞動?!?/p>
杰弗斯認為,什么事都盡量往好處想,決不能鉆牛角尖。我可以制造情緒,或者引導情緒,但不能被情緒牽著走,亞里士多德有句話說:“你如果不能改變事實,就不如改變想法?!?/p>
杰弗斯為什么準備要寫《要勵志,就要興趣化》這本書呢?她在回答艾麗絲時說:“人生在世,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么,在你勵志時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即使賺錢也不例外,而且要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每天樂此不疲,這樣至少就已經成功了一半。當然,勵志做事也應是健康的。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記住一點:雖然情緒不能立刻控制理智,但有健康勵志的人卻能支配行動?!?/p>
杰弗斯說:“過去勵志做事覺得非常愉快的人并不多,因為每個人對勵志做事的好惡不同,假使能把勵志做事趣味化、藝術化、興趣化,就可以把事輕松愉快地做好。菲力有句話說:‘必須天天對做事產生新興趣。他所指的就是勵志做事要健康化、興趣化。人生并不長,因此最好盡量選擇適合你感興趣的事務。事務要合乎你的興趣,你的勵志就不會覺得辛苦?!?/p>
有些人對勵志類書籍是否真的有用提出質疑。針對這一點,杰弗斯說:“許多人不懂什么是自助,他們認為就是發展自我或者變得自私。但恰恰相反。你越快樂越自信,就越能夠去愛,去付出。這就是每個人心靈成長與健康的生命意義——對世界作出積極的貢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