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士州
“以形補形”,即以與人體臟器或組織形狀類似的食品補助身體。這種說法在民間流傳很久,其主要內容有以臟補臟,一般多是用豬、羊的內臟來補益人體的內臟。其他的如以血補血,吃核桃補腦,吃骨頭湯壯骨,吃豬皮養膚等等。這種古代從樸素的類比思維派生出的滋補養生的方法,千百年來一直被廣泛應用。目前,“以形補形”的科學道理得到了中外營養學家的公認。其原因是人們平常喜歡食用的豬、羊內臟的組織結構和人的內臟基本相似,能夠發揮補益作用的道理可謂是“同氣相求”。而豬血的化學成分和人血十分接近。實驗證明,吃骨頭湯可以補充鈣質,吃豬皮能夠提高皮膚的抗菌力,豬皮含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還可促進皮膚潤滑、細膩。
生活中,單純使用“以形補形”的人不少,效果也不錯,但如能結合身體的體質狀況,選擇相關的中藥與動物的器臟等制成適宜的藥膳,則會相得益彰,獲得更好的效果。下面介紹幾個“以形補形”的小藥膳。
1.豬肺黨參湯:用豬肺1個,黨參30克。將豬肺反復沖洗干凈,切成小塊,與黨參片同入鍋中,煨煮至豬肺熟爛,去藥,吃豬肺喝湯,可分3~4天吃完,連吃豬肺2~3個。可用于肺虛久咳,咳聲低沉無力,氣短,平時容易感冒的人。
2.豬心參歸湯:用豬心1個,帶血剖開,再加黨參、當歸各15克,裝入豬心中,煮熟后,去藥,吃豬心。以晚上服為宜,每只豬心,可分為兩天服,連服5-6天。可治心虛、心慌、多汗、失眠、健忘。
3.山藥豬肚飯:用山藥50克,豬肚200克,粳米250克。先將豬肚洗凈,切成短細絲,山藥濃煎去渣取汁;粳米洗凈后入鍋,加入豬肚絲及山藥煎汁,加水適量,拌勻后用文火煮成軟干飯。分2~3餐食用。脾胃虛弱、飲食不香、消瘦乏力、消化不良者可食用。
4.羊腎覆盆子粉:用羊腎5對,覆盆子100克,面粉250克,白糖50克。將羊腎洗凈,去腰臊,切碎、焙干,與覆盆子共研細末,與面粉和勻,共炒熱,裝瓶備用。可治腎氣不固所致的小兒遺尿、老人尿頻。每次服30克,一日2次,加白糖適量,用溫開水沖服。
5.豬蹄黃豆煲:用豬蹄一對,黃豆100克。豬蹄剁塊,與黃豆一起加水煮至熟爛,稍加食鹽即可食用。可治產后貧血、乳汁缺乏,或面黃體瘦、皮膚易瘙癢者亦可常服食。
6.核桃肉栗子糊:用核桃肉6粒,栗子50克,白糖20克。將栗子煮熟,去皮取仁,與核桃肉共研為細末,加白糖及少量開水,調成糊狀,可治腎之精氣虧虛所致的頭暈耳鳴、耳聾、記憶力減退、腰膝酸軟等,連服15~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