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祺
承擔生物制藥研發外包服務的中國公司,在最近的幾年里突飛猛進。
一張照片背后的故事
當這幅照片出現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動物類攝影獎5位評委面前時,每個人都被深深地震撼:獼猴被束縛在簡易的鐵絲網里,它們蜷曲身體,唯一能夠延伸出網外的是眼神。一些獼猴相互打量,一些則望著天空,左下角的一只獼猴,似乎看懂了李風的鏡頭,鏡頭把這群獼猴的生命定格下來。
5位評委一致同意將2007年美國《國家地理》攝影獎動物類一等獎頒發給這幅《等待做實驗的猴子》,湖北籍攝影師李風,因此成為獲得這一獎項的首位中國人。
李風最早了解實驗動物是在“非典”以后,武漢大學一個研究所研發非典疫苗,科研人員為實驗中死亡的獼猴立碑紀念,李風報道了這個新聞,從此開始關注實驗動物。通過拍攝,李風越來越能理解科研中使用實驗動物的兩難境地,出于對動物的喜愛,他為這些無辜動物的命運感到傷心,但人類生命科學的發展目前確實無法離開它們。“我拍這張照片,是為了提醒人們善待動物,并向為了人類健康貢獻生命的實驗動物表達敬意?!?/p>
《等待做實驗的猴子》獲獎,讓李風的提醒被更多的人看到,國內許多媒體開始關注實驗動物。事實上,中國的實驗動物產業在2000年以后迎來迅猛發展的階段。長期從事實驗動物研究并呼吁動物福利的金玫蕾,很高興有那么多人開始關注實驗動物。圖片中的獼猴,來自于湖北宜昌一家沒有獲得實驗動物養殖許可證的機構,金玫蕾看到照片上這些獼猴的第一個反應是:“怎么能這樣裝載實驗動物呢?”照片上運輸實驗動物的條件遠遠達不到國家對實驗動物養殖、運輸的標準。
中國的實驗動物養殖和使用,在上世紀90年代以后走上了規范化的道路,只是在少數地區,非正規的養殖和使用仍然存在。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的實驗動物產業發展水平相當于西方發達國家的1990年代,隨著管理制度的完善,實驗動物的質量越來越得到國內外科研使用者的認可,而價格低廉讓中國的實驗動物產品更具有吸引力。
把動物實驗包給中國人
2000年公司成立時,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被隱埋在上海張江大大小小的生物公司之中,悄無聲息。但2007年,這家公司開始嶄露頭角,登陸紐交所,到了2008年初,又收購美國一家企業,讓同行刮目相看。藥明康德的主要業務是向世界各地的生物制藥企業提供實驗室研發和研究生產服務,其中一部分業務就是生物或者藥物開發中必需的動物實驗,服務客戶中有9家是全球排名前10位的制藥公司。
和這家公司一樣,承擔生物制藥研發外包服務的中國公司,在最近的幾年里突飛猛進,并吸引了國外資本的加入。2007年,美國Bridge公司投資400萬美元,和北京實驗動物中心合建能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實驗動物服務公司。
有媒體報道,據統計,到2008年,全球生物醫藥研發外包市場將達到210億美元,而2005年時中國占整個世界外包市場份額是0.5%。業內人士都樂觀地看到,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正在向東方轉移,中國、印度已經成為國際生物外包最熱門的市場。
除了藥明康德一類專業的研發服務公司,中國一些實驗動物生產機構也開始開辟委托研究的業務,為國內和國外的企業提供動物實驗的服務。上海斯萊克公司總經理徐平介紹說,2004年以前,斯萊克公司全部的業務都是實驗動物的生產,2004年以后開始承接研發委托業務,現在委托業務大約占整體業務量的20%,在這些委托業務中,大約30%來自國外企業。
中國實驗動物質量的提高是研發委托業務快速發展主要的原因。金玫蕾現在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1982年剛剛到中科院實驗動物中心工作時,金玫蕾看到了國內實驗動物養殖剛剛起步的狀況。“鼠就養在土色的瓦罐里,口上蒙著鐵絲網,天冷時頂多放個取暖器?!蹦鞘且粋€“只要活的就是好的”的時代,完全談不上任何專業化。
1984年,上海建立起第一幢SPF級實驗動物房,SPF的意思是“無特定病原體”,“進入動物房的空氣經過幾次過濾,水、食物都經過高壓滅菌,人進入前要洗頭洗澡、消毒換衣”。到現在,中國大型實驗動物生產機構的養殖條件已經完全符合國際標準。
從1994年頒布實驗動物國家標準開始,中國實驗動物的管理也越來越完善,保留實驗動物生產和使用的許可證制度,讓實驗動物產業的正規化得到了保障?!吧鲜兰o90年代以前不正規的養殖機構很多,許可證制度實施以后,非法的養殖機構失去了生存空間。”金玫蕾介紹說,質量不過關的動物會影響科研結果,而且,國內外一些專業雜志還要求論文注明實驗中使用的實驗動物的來源,所以,除了少數經濟不發達地區還存在不正規的使用以外,非法養殖的實驗動物很難找到市場。
吸引國外科研機構或者企業將動物實驗包給中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中國,動物實驗不會像一些西方國家那樣,遭到“動物恐怖主義”的威脅。一位從事實驗動物管理的專家曾經留學英國,參觀過很多國外的實驗動物養殖房,發現動物房不是設在地下室,就是設在頂層,他后來才知道,在英國等國家,實驗動物生產常常遭到“動物恐怖主義”的威脅,常常有人闖進動物房,放走養殖動物,甚至威脅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價差制造的吸引力
當然,除了質量和環境,實驗動物價格低廉,是國外實驗外包進入中國的最大動力。同樣的實驗動物產品,在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價格相差接近10倍。金玫蕾介紹說,一直以來,我國養殖的實驗用獼猴,一大半出口,最近幾年出口量才開始下降,出口減少的原因之一,是中國實驗外包能力上升。也就是說,由于價格落差的存在,中國養殖的實驗動物特別是大型實驗動物,一直在國外市場受到歡迎。“在歐洲,實驗大動物養殖條件要求很高,一只狗的養殖面積是4-6平方米,成本昂貴。”中國實驗動物學會副秘書長劉云波說。而在中國,因為資源豐富、人力、飼料等耗費的成本低,價格自然要低很多。
不過,中國實驗動物價格比較低廉的原因,還有濃重的“中國式”色彩。國內實驗動物養殖的起步是從科研機構、高校、醫院開始?!盀榱藵M足自己單位的科研需要,像中國科學院這樣的單位,開始自己養殖實驗動物?!苯鹈道俳榻B說。這種“體制內”的傳統一直保留到今天,目前,國內很多上規模的實驗動物養殖機構,仍然歸屬一些事業單位。
正是由于這種從屬于事業單位的“特色”,國內實驗動物的供應基本維持著“半計劃”的形式,價格也不可能完全由成本和市場競爭決定。
“科研單位的科研經費有限,如果提高價格,科研人員就用不起實驗動物,但現在的價格,讓養殖機構利潤很低。”上海斯萊克公司總經理徐平說,為了扶植國內生命科學、生物醫學的發展,國內大型實驗動物養殖機構的發展還是由政府投資支撐。
為了與科研機構的經費匹配,養殖機構沒有動力發展特殊品種,造成國內養殖機構提供的實驗動物品系單一。“實驗動物價格低,大家都養大路貨。比如小鼠有白色的、黑色的,不同的生物學特性,滿足不同的需要,有的適合免疫學研究,有的適合毒理學研究,有的適合行為學研究。國外小鼠有幾千種,國內只有十多種。如果養殖特殊品系,成本高,價格貴,賣不出去。”金玫蕾說。
無論怎樣的原因,國內實驗動物的低價優勢,必然會吸引更多海外生物研究中的動物實驗進入中國。雖然仍處于“半計劃”體制之中,國內大型養殖機構已經開始試水參與市場競爭。斯萊克公司2003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的基礎上組建公司,探索市場化的道路,“面向全國服務,爭取走向國際市場”被設定為這家公司的發展目標。
“這幾年,上海生產的實驗動物,一直供不應求,一些客戶甚至要來開后門?!币患覍嶒瀯游镳B殖機構的負責人說。上海斯萊克公司2007年的產量是110萬只,比10年以前翻8倍以上,但仍然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國內外科研機構對實驗動物的旺盛需求,再加上國外研發外包流入中國,讓實驗動物產業進入迅猛發展的階段。2007年,上海市投資1.8億元在張江建設上海實驗動物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成為國內最大的實驗動物生產基地,在1.6萬平方米的平臺上,其中1800平方米將用于動物實驗服務。
徐平認為,中國的實驗動物產業最終將走向市場化,他認為這種改變將出現在5年后。到時,市場競爭比質量、比服務、比價格,將會促進實驗動物產業的發展。也許有一天,就像全世界的IT服務外包都在印度一樣,中國將成為全球生物研發實驗外包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