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陽
同時在線參加網絡創新技術應用比賽的少年兒童超過110萬人。
“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這句印刻在一代人腦海深處的話,是1984年2月16日上海展覽館舉辦十年科技成果展時,鄧小平同志親自到場參觀并欣喜地看到中國第一批接觸電腦的小朋友演示編程之后,意味深長地留下的名言。20多年后,當年演示的孩子成了中國最年輕的博士。那些用來演示的中華學習機也作為歷史的見證進了博物館。當年這句意義深遠的話推動了我國計算機普及事業和信息科技事業的長足發展。
可以說,“全國‘六一國際兒童節計算機表演賽”就是應鄧小平這句名言而生的最重要活動。從第一屆表演賽至今,整整22年過去了,表演賽已成功舉辦到了第十七屆。
第十七屆表演賽是線下單機比賽全面上升為以網絡賽為主的比賽形式。在全國30個省級賽區的努力下,同時在線參加網絡創新技術應用比賽的少年兒童超過110萬人,覆蓋面達到城鎮兒童青少年總數的3%-5%。因有22年的賽事經驗,大賽組委會搭建了一個全新的互聯網技術支持平臺,實現了選手報名、練習、比賽和評分全部在線完成的一體化功能,達到了百萬人同時網絡在線比賽。
緊跟時代潮流,技術不落人后,表演賽也啟動了全新的賽事項目,命題搜索賽和3D仿真機器人賽,開創了國內外計算機比賽的先河;結合研究性學習的課外學習新思路,讓學生利用互聯網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服務;電子音樂制作賽則開發了兒童的音樂智力潛能,通過電腦來完成音樂創作,從而將電子音樂技術的學習過程變得有趣而富有創造性。最終,經過激烈爭奪,層層選拔,全國共有超過5000名選手脫穎而出,從各個不同項目的比賽中獲得名次。
2008年5月27日,“全國‘六一國際兒童節計算機表演賽”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原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原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副司長趙波,中國優生優育協會會長秦新華,國家信息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曲維枝,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倪光南,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副理事長程淑勤,威盛集團總經理陳文琦等領導人嘉賓出席了頒獎典禮并為獲獎選手頒獎。此次總決賽前夕,恰逢四川汶川地震,賽事官方網站特意建立了“心愿墻”,超過100萬名小選手都在墻上張貼了自己對汶川受災人民的祝福,也給了孩子們一次很好的受教育機會,讓小選手們學著去關心別人,學會付出。面對他們自己匯聚成的百萬祝福,小選手們也第一次意識到,利用網絡,除了游玩還可以展示他們高尚的情操,利用網絡,他們可以團結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總決賽的命題搜索賽題目也因為災情由“改變自己”改為“汶川,我們能為你做點什么?”,讓選手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貢獻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以此來教育孩子,讓孩子具有責任感。
在頒獎典禮現場,還展示了優秀的命題搜索賽作品。來自上海賽區的陶永祺用他動情的言語與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心系汶川、支援災區的決心,讓在座的所有人都為了孩子的純真與善良所感動。同時,大賽組委會更將高達5000元的獎學金頒給了命題搜索賽中最具創新作品的優秀選手。陶永祺表示,他將拿出一半的獎金用以支援災區的孩子們,另一半則會用于邀請災區的同齡人來上海做客。
賽事組委會主任秦新華表示,掌握信息技術,讓每個孩子站在時代的起跑線上熓嵌童信息技術普及教育的根本目的。艱難險阻甚至包括自然災害等,會更加堅定讓孩子們“掌握數字技術,走向信息時代”的決心。在現場深受感動的威盛集團的總經理陳文琦先生也表示,做為唯一一家擁有X86架構CPU核心技術的華人企業,基于一個讓中華民族更加強大、讓民族產業走向世界的共同夢想,熱心兒童公益事業、關注未成年人計算機普及教育事業的發展、主動關心和承擔社會責任是威盛中國芯贊助本屆大賽的主要動因。“我們共同在做一件正確和值得的事情,為此威盛將繼續不遺余力地促進這項活動的深入推廣和發展。”威盛集團計劃在此次受災地區新建10所“數字營”,用以普及科學知識,教授電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