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亮 金 姬
我寧可降低報酬,希望弄到奧運比賽的門票,我甚至愿意去當志愿者,就是為了感受一下北京奧運會的氣氛。
我叫克利斯朵夫·易斯岡(Christophe Hisquin),你們可以叫我的中文名“戴亮”,因為它和我的藝名Dantes發音很接近,后者取自大仲馬的小說《基督山伯爵》主人公唐泰斯,名字非常好聽,我非常欣賞這個有勇氣且執著的人物。
我似乎注定和中國有緣。小時候我觀看了法國的冬奧會,現在我又有機會見證北京奧運會。
30年前,我出生在法國第二大城市里昂。我第一次來中國是17歲。1995年,我和12位同學作為交流生,來到北京大學。2004年,我又到了中國,在上海音樂學院攻讀社會音樂學博士。
2006年,我在中國發行了雙碟《我記得你》。我很榮幸自己是唯一一位用中文創作歌曲的外國人。我的音樂受到法國香頌和英倫搖滾的影響,把西方的音樂旋律深深融入中文的表達方式。
今年我感到很幸運,可以在中國感受北京奧運會。
我14歲時,法國的阿爾貝維爾舉辦第十六屆冬季奧運會。阿爾貝維爾坐落于法國東南部的羅納-阿爾卑斯大區薩瓦省,海拔介于345到2037米之間。這座人口不足2萬的小城,是我母親的故鄉。因此,那年2月冬奧會期間,我們全家從里昂坐火車一個半小時回到母親的出生地,觀看冬奧會比賽。給我印象深刻的是滑雪比賽。
我明白中國人等了100年才得到這樣的主辦機會,因此一定激動萬分。但是我們法國人對于奧運會的感情會更理性一些。要知道,現代奧運會是法國人皮埃爾·德·顧拜旦發起的。和他一樣,我們法國人更注重體育競技本身,對于結果以及是否主辦國都沒有那么在意。
對于這次北京奧運會,我對網球比賽比較感興趣。但是我還沒買票,因為這并不容易,且現在出入北京很麻煩,食宿成本也很高。幸運的是,有一家法國公司負責鳥巢旁的電子系統,他們會邀請我去給他們的員工做一些簡單的中文培訓。我寧可降低報酬,希望他們幫我弄到奧運比賽的門票,我甚至愿意去當志愿者,就是為了感受一下北京奧運會的氣氛。
當然,我還在等待另一種可能。我曾在上海舉行的“世界糧食峰會”晚會上,與大山搭檔。我們之前在《外國人唱中國歌》的節目中就有過合作。也許最近會有大公司找我主持晚會。我也希望他們可以把奧運比賽門票作為報酬的一部分,哪怕是上海的足球比賽也好,到時候我就可以帶上太太一起觀看。如果比賽是在北京或者其他城市,考慮到成本,可能只有我一個人在現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