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漫
隨著國內產業資本獲得市場話語權,之前投資者熟悉的股價炒作、趨勢投資必然會被淘汰。產業資本和價值投資者成為市場主流已經是無法阻擋的趨勢。
9月5日,已經持續下跌達10個月的A股市場再度遭受重創。當日開盤伊始,被技術派人士視為是“牛熊分界線”的上證指數2245點即被輕易擊穿。以此為標志,A股市場終于徹底遠別始于2005年的大牛市行情。股票市場的人氣渙散達到極致,各種悲觀看法不斷涌現,甚至再度出現了所謂推倒重來的說法。
股票市場的歷史何曾相似,歷次牛市蓬勃之時,多數投資者都會亢奮冒進,直至高位被套;而每當悲觀至極之刻,往往又會不計成本地離場,卻忽視了暴跌之后市場投資價值的顯現。近期有兩條與中國股票相關的消息應該引起投資者的關注:其一是美國“股神”巴菲特宣布他試圖投資5億美元購買中國股票,但是被拒;其二,國際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宣布溢價近兩倍收購在香港上市的匯源果汁。這兩條消息一經公布立即在資本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A股市場上那些被猜測與巴菲特相關的股票大幅上漲;而匯源果汁的港股價格則在一天內大幅飆升164%,相關權證甚至暴漲了199倍。
由巴菲特和可口可樂所帶動的中國股票上漲,決不能僅僅被視為個案。巴菲特幾乎是全世界唯一能夠堅持把價值投資做到底的人。他的基本投資原則就是只看個股股價是否被低估,如果“是”就選擇買入,當股價達到預判的合理水平就堅決賣出。至于市場大勢如何、政府調控政策如何、市場信心如何,根本不在巴菲特的投資判斷原則之中。據此來看,雖然市場無法確定A股市場的趨勢將如何,甚至無人敢去斷言市場底部何在,但巴菲特的判斷很明確,即至少部分中國股票價值已經被低估了,而且已經低估到了可以大舉買入的程度。
與之相似,可口可樂是國際產業資本的精英代表。當A股市場還在苦苦尋覓“大小非”等境內產業資本對市場估值的定位時,國際產業資本已經給出了響亮而明確的回答。面對匯源果汁4.14港元的市場交易價格,可口可樂給出了每股12.2港元的收購價,這相當于匯源2008年預測市盈率的41倍,收購溢價達到195%。盡管由于匯源果汁沒有對應的A股股票,但是以目前“A+H”股票平均溢價80%左右,甚至不乏A股價格低于港股價格的倒掛現象來對比看,國際產業資本對于部分中國公司的估值看法,已經遠遠不同于市場的悲觀判斷。
巴菲特和可口可樂的聯袂出演表明,在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和產業投資資本看來, A股市場中已經不乏股價被嚴重打折,甚至是在廉價拋售的個股。只是大多數投資者缺乏去發現這些個股的能力和敢于逆勢而動的智慧。市場趨勢的波動迷惑了投資者的眼睛,甚至消滅了投資者去嘗試發現個股投資價值的勇氣。
事實上,發掘被低估的個股真的很難嗎?巴菲特和可口可樂的舉動告訴投資者,這并不困難。作為堅定的價值投資者,判斷選擇投資對象最為要緊的原則只有三個,其一是只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其二只選擇行業的龍頭企業;其三,要能夠耐得住誘惑和忍受得住寂寞。巴菲特投資中國石油H股的5億美元最終換回了35億美元收入,但是在總計4年多的持股時間里,巴菲特被套時間就長達3年。正因為巴菲特熟悉石油行業價格演變趨勢,清楚判定了油價的上漲,才堅定了長期持股的信心。而在網絡概念泡沫被爆炒之際,巴菲特卻一直不為所動,堅定秉持“不熟不做”的原則,最終才逃過了股票暴跌的劫難。可口可樂敢于以超高溢價收購匯源果汁,也因其熟悉飲料行業的發展趨勢,知悉飲料行業的長期需求必然從碳酸飲料轉到果汁等健康飲品,而匯源正是這果汁行業的龍頭企業。由此,可口可樂才舍得以市場交易價格的3倍,以近乎“大吐血”的代價來一舉拿下投資對象。
沒有永遠低迷的股票市場,但是隨著國內產業資本獲得市場話語權,之前投資者熟悉的股價炒作、趨勢投資必然會被淘汰。產業資本和價值投資者成為市場主流已經是無法阻擋的趨勢。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趨勢判斷依據的“牛熊分界線”,根本不具有實質性的投資判斷意義。作為A股市場的成熟投資者,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盡快去熟悉價值投資者的語言,去遵循他們的投資邏輯,這已經成為一堂必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