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 寧
34歲的趙陽干了10多年城管工作,是南京市玄武區一名基層城管隊員,卻是一個被稱作比市容局長知名度還高的城管。近6年,他用網名“橋上人家”在網上堅持開辦一個“城管行政執法之家”論壇,因為屢次抨擊南京城管現狀的各種弊病而聞名。
《新民周刊》:你知道毆打市民的事件后第一反應是什么?
趙陽:我憤怒、無奈甚至羞愧,但是沒有“震驚”,因為發生城管打人的事件已不足為奇。
《新民周刊》:城管為什么老是打人?
趙陽:我覺得一些地方屢屢發生城管打人事件有其必然性。
首先是城管缺乏有力的執法手段,比如根據有關法規城管可以對占道經營的物品進行暫扣,但對方肯定不會同意,如果強行暫扣,往往發生沖突。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呢?
另一方面,城管要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市容整治任務,沒有任何借口,完不成就扣分、扣錢、末位淘汰,城管能夠怎么辦?城管人在艱苦的環境和巨大的壓力下,執法中還要遭受一些市民的辱罵,難免做出出格之舉。
此外,城管沒有實行垂直管理,而是實行重心下移,城管下街道的做法,即城管部門和街道共同領導城管隊員。這次邁皋橋街道城管打人事件,就是街道安排的工作中出現了問題。
《新民周刊》:有人說城管很窮?
趙陽:在許多方面,城管都在自力更生,變通地解決自身問題,缺經費自然想著如何“創收”,迎檢查自然考慮如何“做假”,此類事不少!
《新民周刊》:南京市政府發言人提到城管執法難,難在何處?
趙陽:執法難也是現有體制造成的。一是人員身份問題,城管人員身份混亂,城管隊員是事業編制,街道協管員是街道聘用人員,他們在一起工作。由身份問題帶來經費問題,由于對城管人員的撥款不足,設備和執法手段都缺乏。
二是城管集中了過多其他部門職權,但事實是城管無法解決那么多的社會問題。城管只有警告、暫扣等執法手段,怎么去解決各種嚴重的社會問題?
三是長期以來老百姓對城管的固有印象不佳,一些群眾配合不夠,城管在為過去這些年發展中的種種積弊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