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訴你,有一個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從小就特別調皮,曾給小朋友胡亂喂藥差點鬧出人命,曾“偷”過鄰居家鴿子蛋的孩子,經過父母的精心培養,2008年奪得第九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冠軍,并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了,你信嗎?
2008年4月28日,當我國中學生選手何驥,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承辦的第九屆亞洲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中,戰勝了來自亞洲的136名物理高手,奪得個人總分第一的消息傳到國內時,遠在南京的何驥父母高興地摟在了一起。何爸爸自豪地說:“我早就說過,男孩子不怕調皮,關鍵看你如何引導。這一點在我兒子的身上再次得到了驗證!”何媽媽也心悅誠服地說:“你說得對,以后在孩子的培養教育方面,我一定都聽你的!”
實在頑皮,喂藥差點鬧出人命
何驥1991年10月出生在江蘇省南京市大廠區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在小何驥剛剛5歲的那年夏天,一天中午,一位幼兒園同學的家長急火火地給何驥的父親打來電話說:“老何,你的兒子怎么也不好好管管?他給我的兒子胡亂吃藥,現在孩子已經送進了醫院,你們趕快過來!”何爸爸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連忙叫上妻子一起趕到了醫院。
醫院里,那個孩子沒有什么危險,但孩子的父母余怒未消,當著何驥父母的面指責他“沒有家教”。何媽媽拉過兒子就要打屁股,何爸爸卻攔住她說:“別急,先問清情況再說。”何媽媽惱怒地說:“你也太溺愛孩子了吧,這樣下去早晚要出大事的!”
何爸爸不管這些,他蹲下來仔細問兒子:“驥驥,你為什么要給同學胡亂吃藥?你知道嗎,亂吃藥會出人命的!”小何驥嚇得不輕,他支吾了半天才說清楚。原來,那幾天何驥和小朋友們看了一個動畫片,動畫片中說一個人吃了一種藥,就能飛到天上去。他非常好奇,于是就想在同學身上做做實驗,在家里胡亂找了些藥片讓同學吃下去,想試試他能不能飛起來。
得知這些,何爸爸并沒有打兒子,只是要求他以后再也不能給人胡亂吃藥,然后對妻子說:“孩子太小,還不懂事,他這樣做是因為有好奇心,并不是什么壞事,以后讓他注意就行了。”何媽媽的氣還沒有消,說:“有你這樣當爸爸的嗎?孩子差點兒鬧出人命,你還這樣輕描淡寫,以后他再這樣做怎么辦?”何爸爸耐心地說:“我知道應該嚴格要求孩子,但好奇心是學習的原動力,總不能把孩子的好奇心也抹殺掉吧?我已經給孩子講了道理,他也表示以后不再這么做了。”
因為好奇心,何驥闖了不知多少禍。何驥家有位姓彭的鄰居,是個信鴿愛好者,在樓頂上養了一些信鴿。小何驥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他跟著彭叔叔爬上樓頂。小何驥看了半天,忽然指著正在孵蛋的母鴿問道:“彭叔叔,鴿子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嗎呀?”彭叔叔說:“哦,那是在孵小鴿子呢!”
不料當天傍晚,小何驥放學回到家后,做完作業人就不見了。父母嚇得不輕,急得四處尋找,但直到天黑透了也沒找到,他們不得不報了警。最后還是鄰居彭叔叔到樓頂喂鴿子時才發現了他。當時小何驥竟然在鴿房的地上做了個窩,然后把鴿蛋拿到窩里,他自己蹲在上面,屁股下放了幾只鴿蛋在孵小鴿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連忙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
何媽媽對丈夫說:“這孩子是不是頭腦有問題?竟然想用自己的身體去孵鴿子!”何爸爸說:“我也正在想這個問題。從兒子長這么大發生的一些事情看,他對很多新鮮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是好事啊,說明他對新知識有著強烈的渴望。以后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一點,來激發兒子學習的積極性,爭取把他培養成才,當個科學家什么的。”
何媽媽有些不以為然,說:“就你這樣寵愛孩子,將來他能成人就不錯了,還想當什么科學家!”何爸爸嚴肅地說:“千萬不能這么說。我雖然只有中學文化,但知道很多科學家從小都對很多事情特別好奇,只要我們把握好這一點,兒子將來也一定能成為科學家!”
因勢利導,好奇心成就小天才
其實,何爸爸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卻是個有心人,他并沒有過分寵愛孩子,而是盡量保護甚至培養孩子的好奇心,順其自然地引導兒子往學習方面發展。這樣一來,何驥的好奇心從小到大都沒有受到過任何壓抑,甚至得到了“發揚光大”。何驥稍稍大了一些后,凡是他感到好奇的事情,何爸爸就盡量幫助他搞清楚,實在搞不清楚,他就和兒子一起去鉆研,或者帶著兒子去請教別人。
一天,小何驥在搭積木時,想搭成一個新奇的造型,但搭了好多次都沒能成功,氣得他把積木扔了一地。爸爸走過來對兒子說:“干什么事情都不能沒有耐心,只要你搞清楚里面的道理,我相信很快就能搭好你想搭的東西。”說著,爸爸干脆趴下來,一邊撅著屁股和兒子一起搭積木,一邊給他講“重心”的概念。何媽媽見了,又好氣又好笑地說:“看你還有個爸爸的樣子嗎?再說,兒子剛讀小學,你給他講什么物理?”
沒想到何爸爸卻說:“可別小看了這些,我要讓兒子知道,生活中處處有學問。雖然兒子現在還在上小學,但讓他知道這些基本概念后,以后上中學再接觸到這些知識,他就會感到又輕松又有意思。”
在爸爸的幫助下,小何驥很快就搭成了自己想搭的造型,但同時他也明白了,積木并不是什么造型都能搭成的,因為搭成任何造型,都是需要一定條件的。
爸爸說到做到,此后不管兒子做什么,他都盡量往學問上靠。比如幫兒子修理書包上的拉鏈時,他就給兒子講物質相互咬合的道理。他還找來一些蠟,打在書包的拉鏈上,然后和兒子一起體會摩擦力的增減和利用等問題。
一天,小何驥見媽媽在用搓衣板洗衣服,他有些不明白地問爸爸:“搓衣板上那么大的齒,摩擦力太大,難道不怕把衣服磨破嗎?”爸爸平時也沒有注意過這些小事,兒子一提醒,他覺得這里面的學問也不少,干脆蹲了下來,和兒子一起研究起搓衣板。研究到興頭上,父子倆一邊洗衣一邊親手體會。一個多小時過去,小何驥忽然明白了過來,說:“我明白了,原來洗衣粉有潤滑作用,這樣一來,就抵消了搓衣板上齒痕的摩擦力。”爸爸也明白了過來,但他接著問道:“再想想,如果搓衣板上沒有那么大的齒痕會怎么樣?”小何驥把搓衣板翻過來試了幾下,說:“因為洗衣粉有潤滑作用,減小了摩擦力,如果沒有齒痕,衣服根本就沒法洗。”
雖然幾年前小何驥曾鬧過用身體孵鴿子的笑話,但對鴿子的好奇心卻一直沒有減少。考慮到信鴿比較貴,為了滿足兒子的好奇心,爸爸干脆給兒子買來兩只小雞。小何驥非常喜歡那兩只小雞,每天放學都去喂它們,幾個月后,小雞就長大了,還下起了蛋。
看著自己養的雞下了蛋,小何驥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仔細觀察那幾只雞蛋,小何驥發現:這些雞蛋一頭大一頭小,這是為什么呢?母雞在下蛋的時候,雞蛋的大頭先出來,還是小頭先出來?這里面有沒有什么道理?
想到這里,小何驥開始仔細觀察。媽媽有些想不通,說:“雞蛋是用來吃的,管它為什么一頭大一頭小?我看你是吃飽了撐的!”爸爸卻不這么看,他說:“任何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往往一些小事情里還隱藏著一些大道理,比如牛頓就從蘋果砸到自己的頭上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兒子,我支持你!”
有了爸爸的支持,小何驥勁頭很足,他不知趴在雞屁股后面觀察了多久,終于在小學六年級那年暑假,發現雞蛋都是大頭先出母體的。何驥認為,大頭先出母體,是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慢慢形成的,這樣可以減少雞蛋最后出母體的吸力。在爸爸的支持下,何驥寫了一篇1000多字的小論文,投給《江蘇自然科學》雜志。沒想到何驥的發現,居然是鳥類文獻中從沒有記載過的新發現!省科協的專家專門給他打來電話,稱何驥是個小“天才”,并鼓勵他繼續努力,將來一定會有所建樹。
后來,由于小區不準養雞,家里只好把那兩只雞處理掉了,何驥傷心了很長時間,特別是他覺得在雞的身上自己還有很多事情沒有搞清楚,比如說小雞是如何孵出來的。何驥實在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他干脆跑到樓頂上,從彭叔叔的鴿籠里“偷”了一只鴿蛋,然后把它放在媽媽剛打好的一床新被絮中,想看看什么時候能孵出小鴿子。
然而,一個多月過去了,小鴿子一直沒能孵出來。就在小何驥困惑不解的時候,有一天,媽媽收拾東西時,不小心把鴿蛋碰破了。那只鴿蛋已經臭了,媽媽知道一定又是兒子干的,氣得劈頭就是一通臭罵。沒想到爸爸一點兒也沒生氣,他干脆又和兒子做起了實驗,讓他明白被絮只能保溫,本身并不能發熱,所以不可能孵出鴿子。而鴿子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恒溫,就算被絮能發熱,也無法孵化。為了搞清楚鴿子孵化方面的知識,爸爸又給兒子買來一套《10萬個為什么》。
不料媽媽對爸爸給兒子買這樣的書也反對,她說:“兒子現在重要的是課堂知識的學習,你給他買這種雜書干什么?”爸爸當著兒子的面說:“這可不是什么雜書,里面有很多科普知識,既能滿足兒子的好奇心,又能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基礎。不過兒子,你媽說得對,目前的主要任務是課堂知識的學習,這些書只能課余時間讀,明白了嗎?”小何驥笑著說:“明白,爸媽,你們就放心吧!”
由于爸爸給何驥從小打下了良好的理科知識基礎,小何驥上了初中后,很快就表現出理科的天分,他經常提稀奇古怪的問題,有時候把老師都問得目瞪口呆。一次,因為一個物理問題,何驥竟然跟老師爭論了起來。老師很生氣,當即把何爸爸叫到學校。沒想到爸爸聽了事情的原委后,竟然給老師做起了工作,說:“為了學習發生一點爭論很正常,真理越辯越明,希望學校能保護孩子堅持真理的態度。當然,如果他真的犯了什么錯,我一定饒不了他!”事后,當老師發現小何驥是對的后,主動向他認了錯。就這樣,中考時,何驥以優良的成績,考入了南京市重點高中——南師大附中。
考慮到家里離兒子的學校太遠,爸爸和媽媽商量,準備讓媽媽辭職,到學校附近租套房子照顧兒子,這樣至少可以保證兒子的學習時間。何驥說:“爸,媽,我已經不是什么小孩子了,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但爸爸卻說:“兒子,過去幾年我們的做法是正確和成功的。但是,你現在還只是個中學生,我們做父母的責任還沒有盡到頭。你的任務是一門心思地學習,等你真正上了路,我們一定會撒手讓你飛,到那時,你飛得越遠越好!”回過頭,他又對妻子說:“孩子大了,說大道理也沒用,我們這樣做,也是為了適當地給他一點壓力。”
就這樣,何媽媽從單位辭了職,來到南師大附中附近租了一套小房子,然后專門照顧兒子的生活。何爸爸對兒子當然也不放心,然而,他還有工作,只能在每個周末與妻兒相會。每次回來,爸爸都先到學校門口接兒子。何驥每次看到騎著自行車趕了幾十里路的父親,他的心里都會特別感動。
撒手放飛,搗蛋蟲成奧賽冠軍
進入高中后,父母的文化水平已經幫不上何驥的忙了,但爸爸卻認為,可以給兒子以方法上的指導。爸爸知道兒子比較貪玩,他特別擔心兒子的好奇心會影響到他的學習,所以幫助兒子制定了周密的學習計劃:學校的事交給老師,回到家后,每天晚上9:30之前必須按照學校的要求,完成課內的學習任務,然后才能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自學,鉆研數、理、化的競賽題等。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晚上12點前必須上床休息,早晨8點準時起床,每天睡夠8個小時。在11點半學習結束后,何驥會進行一些體育鍛煉,做20個俯臥撐、50個仰臥起坐、再壓壓腿,直到滿頭大汗,再洗洗腳睡覺。
也許是因為家庭條件一直不太好的原因,何驥從小就知道節約,讀了高中后,更是不亂花一分錢。一次,何驥聽說爸爸感冒了,放學后專程騎自行車去看爸爸。不料半路上忽然下起了雨,他被淋成了落湯雞。爸爸心疼地說:“這么遠的路,下這么大的雨,怎么不知道打個車?”何驥毫不在乎地說:“沒事,騎車來看您,我一路上都在想著自行車上的科學,早把雨忘了。”
除了買書等學習上的花銷,何驥從不向父母要錢。他要買書,何媽媽就給他100元帶在身邊,買完了書,他會把余下的錢一分不剩地還給母親。何媽媽問:“你就不會自己買點飲料或者蛋糕吃?”他搖搖頭說:“不用。”天熱的季節,他會隨身帶個塑料瓶,里面灌點涼開水,這就是他的冷飲。這一點,跟當下很多獨生子女的嬌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由于何驥學習成績突出,生活又特別節儉,2007年,何驥獲得南師附中“感動附中”人物提名。在頒獎詞中,學校對他的評價是:“在何驥同學的身上,真正體現出了附中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精神。”
經過父親和學校長達十幾年的精心栽培,終于到了收獲的季節。高二時,何驥在年級的學習成績開始嶄露頭角,理科成績常常是滿分,多次拿到年級總分第一名。2007年初,何驥參加第23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取得了江蘇省一等獎的好成績;在第24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他又以理論考試全省第一的成績進入省隊;在隨后的全國決賽中,他再獲全國決賽一等獎。
直到這時,爸爸才對何驥說:“兒子,你已經完全上路了,從現在開始,除了生活上的事,我們會對你完全放手,你就張開翅膀去飛吧,飛得越快、越遠越好!只要你記住,爸爸永遠是你的支持者!”
2008年初,何驥被安排進省隊集訓,準備參加第九屆亞洲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由于他的各方面表現優異,很快就被選拔進入北京大學參加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的強集訓。與此同時,憑著多次獲獎的成績和突出的表現,今年年初,他被清華大學數理基科班提前錄取。
2008年4月,由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部、蒙古物理學協會、蒙古國立大學承辦的第九屆亞洲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舉行。來自蒙古、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8個國家和地區20個代表隊的136名選手參加了比賽。結果何驥奪得了金牌,取得了個人總分第一的好成績。
消息傳來,學校和父母都為何驥感到驕傲和高興。何驥卻冷靜地說:“其實,我們每個中學生都有取得好成績的潛質,只是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家長和老師無意中將他們的天分扼殺在了搖籃里。我的父母恰恰相反,他們不僅沒有扼殺我小時候的一些調皮做法,反而支持和培養了我。所以我在這里要說,沒有爸爸對我的‘放縱’,我就不會有今天的成績。希望我父母的做法,能給天下父母一些有益的啟示……”
專家點評:
董麗燕(教育專家)
如果把學習比做吃飯,所有的家長都會覺得孩子吃得越多、身體的發育就越好。為此,不少家長不管孩子有無學習欲望和興趣,只顧一廂情愿地逼著孩子不停地學習、參加課外培訓,結果,孩子越來越叛逆,距父母望子成龍的愿望漸行漸遠,父母傷神傷心,親子之間的關系也因為學習而變得劍拔弩張。
原因何在?只因這樣的教育方式,就像無休止地端著飯碗追著孩子喂飯一樣,使孩子沒有時間消化,敗壞了孩子的學習胃口。
而文中聰明的何爸爸卻反其道而行之。他知道,好奇心是孩子學習興趣的源泉,可以激發起孩子強烈的探究欲和持久的學習動力。所以,當看似調皮的兒子因為好奇而闖了禍時,他并沒有像一般的家長那樣打罵孩子,而是小心翼翼地保護兒子的好奇心,并通過鼓勵、引導、創設條件激發兒子的好奇心。在爸爸的引導下,何驥的課余生活充滿了有趣的、游戲般的思考和實踐,對學習產生了濃烈的興趣。他主動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科學奧秘,不像別的孩子因為家長“要我學”而學,而是發自內心的“我要學”。因好奇而自發產生的強大學習動力,使他有一個讓人稱羨的“好胃口”——食欲強、消化快、吸收好,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出生在普通工人之家的何驥,緣何取得驕人的學習成績了。
心理學實驗證明,由好奇而引發的主動學習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者的潛能,成倍提高學習效率;反之,被動和被迫的學習,只能獲得不到40%的學習效率。因此,那些盲目的家長們應該停下匆忙的腳步,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思路與理念了。
(責任編輯/曹磊)
E-mail:cctvcaolei@126.com
Tel:(010)5102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