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
“整體閱讀”是閱讀教學設計的核心理念之一。
教材處理的最為基本的要求,就是對課文進行整體閱讀教學。課標著重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什么是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呢?
不對課文進行肢解式講析,而將課文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教學的過程就是整體閱讀教學。運用朗讀、提問、討論、概括、復述、品評、賞析、改寫等方法或手段,將學生深深地帶進全篇課文之中,讓他們從頭至尾地閱讀課文,反復認真地咀嚼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的教學,就是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
整體閱讀不僅僅只是讓學生讀課文并大致知道課文寫了什么內容,還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從課文整體的角度去理解課文的情節,課文的脈絡,課文中的人物,課文中的事件,課文表情達意的手法等等。
整體閱讀教學是閱讀教學改革中的一種“策略方法”,它從教學理念與具體方法上帶動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改革:教師要關注如何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整體理解課文,整體賞析課文。
整體閱讀教學的主要設計思路,就是確定地解決課文一至幾個方面的關鍵問題。這一至幾個關鍵的教學問題,既能帶動對全篇文章的閱讀理解,又能帶動學生生動活潑的閱讀活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思維的觸角深入到課文文本之中。
在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之中,可以靈活運用如下一些教學手法:
對優美的短文進行有創意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之中感受與感悟課文內容。對課文進行“概括”,進行“信息提取”,進行“思路”分析,進行“語言板塊集聚”,用這樣的方法將學生引入課文,整體理解課文內容。
對精短的課文,用多角度整體賞析的方法,將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引入課文,在欣賞課文不同角度的美點之中,對課文進行多角度的整體理解。
分析提煉課文的寫作模式,在分析提煉之中發現課文構思與寫作的奧秘,并以此作為學生構思寫作的范本。
用讀文寫文的手段,或對課文進行創造性改編,或將課文進行有特定要求的縮寫,以牽動學生的思緒,在課文內容的“再表達”之中達到對課文的整體理解。
用課文比較閱讀的形式,深入地發現和理解課文的表達特點。
用設置“主問題”的方式,給學生以“抓手”,讓學生在“抓手”的導引下通過閱讀文本得到真正深刻的閱讀體會。
就課文內容提出疑問,讓同學們在自由探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的感知與理解。
用“探求”“發現”作為教學要求,用組織學生獨立學習、合作學習作為手段,在探尋、交流、討論中整體理解課文。
……
這樣一些教學形式,可以基本避免條分縷析、碎問碎答的缺陷,將整體閱讀教學的面目比較清晰地展現出來。
(湖北省荊州市教研室 4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