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培
在AMT戰略執行保障體系高峰論壇北京站會議現場,遇到了一些老面孔,也見到不少新朋友。大家普遍比較關心的問題,如戰略目標的分解實施、經營分析體系、流程管理等,會上都有討論,
AMT咨詢總裁彭一先生在做“戰略制定之后——戰略的分解與實施”的主題演講時,講到了企業面臨的規模不斷擴大和有效控制之間的沖突,實際上這也是很多成長型的企業面臨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企業的智慧和一整套的戰略執行保障體系,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層面足以經營分析、會議管理、計劃預算為核心的管理控制系統。關于會議管理的部分讓許多朋友深有同感:高層的時間資源很寶貴,而AMT長期跟蹤下來的結果卻顯示,高層平均每天要開3.6個會,這些會議占用了大量本應該用來思考和決策的時間,中層的壓力很大,他們承擔著分解和實施企業戰略目標的重要任務,這些任務通常需要會議工具來達成,但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會議讓他們大傷腦筋,作為執行層面的基層,由于沒有必要的會議支撐,從而缺少對企業戰略目標和實施路徑的清晰認識,對工作目標茫然,喪失工作積極性。
說到開會的事情,其實是個古老又新鮮的話題,看似簡單,實則包含了大學問。多年前,政府機構就提出了整頓“文山會海”的要求。這種整頓由于缺少必要的體系支撐,很多時候效果并不明顯。而對于企業而言,合理地開會,有效率地開會,開有結果的會正引起更多企業管理者的關注,會議管理成為提及率很高的一個新名詞。一方面,企業中的人,包括中高層管理者和基層人員希望能有更高效的會議體系來保障時間管理的合理性和信息傳達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企業自身的運營對會議管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企業中所有的經營活動,包括生產、銷售、新產品開發等都具有會議節拍。
除了和企業運營直接相關的會議外,會議有時候會超越開會本身,被賦予了很多額外的含義,比如出席某種級別很高的會議是身份的象征,年終會議成為表彰和激勵的重要時刻,而有些會議則是增進企業凝聚力和體現企業文化的法寶。為了能夠讓更多朋友分享AMT在會議管理中的實踐經驗,我們本期特別推出“會議管理”專題,從高層會議體系設計、企業會議實戰分析等角度對此問題深度剖析,希冀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