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寶
笑星馬季、高秀敏、侯耀文相繼遠行,人們在無限惋惜之余不免疑惑,這些人們印象中的樂天派為啥早逝呢?我讀了一些人寫的回憶文章,發現笑星們并非沒有精神壓力。侯耀文去世后,朱時茂在一篇回憶文章里寫道:耀文在聊天時告訴我,他通常晚睡、早起;平時忙演出,鍛煉身體的時間太少了。笑星的悲劇讓我想起“百歲箴言”的故事。
1924年,奧地利滑稽大師保羅到那不勒斯演出,場場爆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就在此時,一位病人走進了意大利著名心理醫生漢克斯的診所。他滿面愁容地說,醫生,我憂傷極了,多年來,我不愿見人,吃飯也沒有胃口。每晚入睡都要靠鎮靜藥,我懷疑自己患了自閉癥。醫生聽后,很有信心地說,自從保羅來這里演出后,我的診所已有3天沒人光顧了。我想。他們肯定是被保羅逗樂了而忘記了病痛。現在趁保羅還沒有走,你不妨去看演出,您就能快樂起來。來者聽后,臉上掠過一絲無奈,望著醫生說。我就是保羅。當漢克斯確認來者就是滑稽大師之后。驚訝得一時說不出話來。他想不通。一個喜劇大師走下舞臺后為何不愿見人,甚至連晚上入睡都得靠鎮靜藥呢?
經過仔細的交談和分析,醫生搞清了保羅患病的原因:巨大的壓力——擔心演出失敗:高度緊張——每場演出都要追求最大效益。這次醫患交流。彼此的心靈都受到震撼:人生在世,既要淡泊名利,又要積極進取。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身心健康。此后,他們的生活都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1957年,漢克斯醫生帶領康復旅行團去奧地利觀光。在維也納郊外,他們拜訪了84歲的保羅。他雖然早已離開了舞臺。但依然精神矍鑠。風趣幽默。他對來訪者說。各位客人來到這兒,如果要向我這個“高級動物”學習,那就錯了。我建議大家向我家里的“低級動物”巴迪、賴斯和英莉學習。我養的狗名字叫巴迪,它不管遭受什么慘痛的虐待,都會很快地把其拋在腦后,然后很投入地細嚼能找到的每一根骨頭。我養的貓名字叫賴斯,它從不為任何事發愁。如果它感到焦慮不安,自己就會去睡一覺。我養的鳥兒名字叫英莉,它最懂得忙里偷閑,享受生命,即使有吃不完的食物,它也會停下來,站著抬頭唱一會兒。保羅停頓了一下,接著說,我相信你們會清醒地認識到,人在心理健康方面,應該向動物學習。因為,從這個角度看,人可能是世界上最笨的動物。
1973年,100歲高齡的滑稽大師保羅仙逝。年過九旬的心理醫生漢克斯寫了一篇題為《懷念我的朋友保羅》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回顧了他們之間長達半個世紀的友誼,并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的一個重要研究成果,即“在物質生活條件基本具備的前提下,要像保羅那樣健康而快樂地生活到100歲,心理健康的作用占50%,合理膳食占25%,其他因素占25%”。后來,人們將他的這句話稱之為百歲箴言。
編輯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