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然
新官上任三把火,今年3月份剛上任的eBay公司CEO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的三把火就怎么也燒不起來。剛上任不久,他就遇到了連續不斷的麻煩
與麥當勞和肯德基的扎堆兒競爭一樣,來自中國市場的阿里巴巴旗下的眾多子公司與eBay的競爭也無處不在:一方面,淘寶在中國市場將eBay逼得幾乎快要窒息;另一方面,阿里系的支付寶又跑到國外跟它搶市場了。
近日,國內最大的獨立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公司和澳大利亞在線支付公司Paymate公司在杭州宣布,雙方合作建立的全新中文購物平臺“海外寶”正式上線。
據了解,支付寶和Paymate達成了合作協議,Paymate成為支付寶的合作機構,中國的消費者可以在接人Paymate支付工具的澳大利亞網站上進行購物,在線選購由澳大利亞商戶提供的各類商品。
通過這項服務,在網上海外交易發生時,支付寶將以買家的身份,幫助國內買家在境內合作銀行用人民幣購得外幣,并結算給賣家,向海內買家和海外賣家提供一站式的資金結算解決方案,徹底解決跨境網上交易的資金流問題。而此項業務將支持包括英鎊、港幣、美元、澳大利亞元和歐元在內的十二種海外貨幣。
這項舉動,不僅僅是支付寶在海外業務上的最新進展,更是其適時對eBay旗下的PayPal在澳大利亞市場發起的一場挑戰。
焦頭爛額的eBay
支付寶此刻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無疑是對eBay來了一下重擊。eBay現在有著一大堆有待收拾的爛攤子,尤其是在澳洲,它幾乎已經是眾矢之的。
今年5月初,eBay公司宣布,從今年6月份開始,自己在澳大利亞的支付平臺只能使用PayPal。
盡管eBay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網絡交易引發的爭端,并恢復信任——eBay和PayPal可以通過共享交易信息更加有效地阻止欺詐,同時阻止海洛因等違禁物品的銷售,這個決定還是在澳大利亞引發了廣泛的爭議。有批評人士認為,由于PayPal的收費標準高于其它支付平臺,eBay此舉可能只是為了提升PayPal的營收。由于eBay賣家大多是獨立零售商,不接受信用卡付款,PayPal擔任了中間商的角色。eBay買家使用信用卡和銀行賬號付款,而PayPal將款項轉到賣家賬號,并向他們收取每筆交易30美分加上最高4.4%的傭金。這遠遠高于銀行轉賬每筆交易20美分的價格。
澳大利亞銀行界的人士也表示,eBay的新政策將會削弱市場競爭。澳大利亞銀行協會在提交給監管部門的文件中稱:“eBay新政策實施之后,競爭將受到限制,創新和發展將被抑制,后來者將難以進入市場,而PayPal則可以任意提高收費標準。”
目前,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已經對eBay展開調查,稱如果發現違規行為,將立即叫停只能使用PayPal的新政策。澳大利亞反壟斷監管機構表示,出于競爭方面的考慮,將阻止eBay讓該國所有的交易者都使用其在線支付系統PayPal。
如今,來自中國杭州的支付寶攻進了澳洲,通過和Paymate的合作,借助澳大利亞客戶對PayPal附的不滿氣氛,支付寶趁勢切入澳大利亞的購物市場。從長遠看,這有可能把在中國的淘寶網與易趣的慘烈競爭復制成為海外寶與PayPal在澳洲的正面交鋒。
支付寶正春風得意
與eBay的麻煩不斷比起來,支付寶可謂是春風得意。
易觀國際最新發布的《2008年第1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季度監測》數據顯示,中國第三方電子支付市場交易額總規模在2008年第1季度已達到454.67億元,其中互聯網支付達417.59億元。而在互聯網支付細分市場中,支付寶以240.5億的交易規模排名市場第一位,占據了57.6%的市場份額。這一交易額甚至大大超過了2007年第四季度整個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總交易量。
另據支付寶提供的數據,2008年3月,支付寶的注冊用戶數是6000多萬,而到5月上旬,這個數字已經達到8000萬。有分析師預測年內將突破1億。最近兩個多月,支付寶以月均近700萬的用戶增長速度發展。
“快速累積的用戶資源表明支付寶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攀升,由于它不像IM用戶一樣有高重疊率,實際上,支付寶用戶基本上已經覆蓋了全體網購人群。”有業內人士表示。“馬太效應已經在市場逐步顯現,在用戶占有率不斷提升的同時,用戶對支付寶的認可度和使用程度將會加大。”
有專家則認為,支付寶的用戶規模飛速增長遠遠超出預期,這不僅來源于淘寶的推動,也在于支付寶擁有規模龐大的外部商家,以及其在各行業包括電子政務領域的應用。支付寶在網民中超過1/2的滲透率遠遠領先于其他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將是其市場競爭中的最大優勢。
據悉,目前,支付寶在國內外的服務對象已經覆蓋了B2B、B2C、C2C各個領域,涉及機票、數碼通訊、虛擬游戲、商業服務,乃至電子政務等行業,支持使用支付寶交易服務的商家已經超過46萬家,日交易總額超過3.5億元,日交易筆數超過144萬筆。
雖然生于淘寶,但支付寶并不囿于淘寶,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現在支付寶正急于脫離淘寶,向外部商家拓展。日前,支付寶總裁邵曉鋒向媒體透露,2008年支付寶將重點向B2C行業拓展。
今年7月15日,支付寶宣布與全球最大B2C網上商城美國亞馬遜公司在中國的分公司卓越亞馬遜合作,雙方協議在卓越亞馬遜的平臺中引入支付寶作為用戶付款方式之一。
據悉,除了卓越網之外,在B2C領域比較大的平臺如PPG、BONO、紅孩子、達芙妮等電子商務網站都已與支付寶簽約,進行第三方支付的合作。
電子商務無國界。2007年8月,支付寶公司正式推出海外業務,致力于開拓全球網上消費市場,與Paymate的合作是支付寶在海外業務上的最新進展。
事實上,eBay采用的PayPal模式也沒有受到中國網民的認可,而中國支付市場的老大支付寶則是打造了一套成熟的信用機制,并且幾乎成為行業的標準和標尺,其開放性被廣泛使用于整個電子商務領域。在與PayPal的競爭中,支付寶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有著顯而易見的優勢。
eBay將被收購?
除了官司纏身以及在澳洲遭遇的反壟斷調查,eBay的發展也著實不容樂觀。
目前,eBay在全球大約有2.76億注冊用戶,交易商品的單價低至幾美元,高至幾百萬美元,每秒鐘的交易額超過2000美元。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的營業收入達到了21.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24億美元。
盡管如此,投資者依然感到不滿。因為eBay的贏利在增長,股價卻步入了下降通道。
另一方面,它在中國的業務也面臨慘敗。
最新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C2C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到518億元,其中淘寶網的交易份額占比達到83.6%,拍拍網成交額首次超越TOM易趣,以8.7%的交易份額位居第二。
在日前召開的“高盛互聯網峰會”上,eBay新任首席執行官約翰·多納霍和首席財務官鮑伯·斯旺公開承認,eBay中國業務表現欠佳。這無疑是承認了eBay在中國業務的失敗。
eBay易趣在中國的失敗被其歸因于“收費”,于是在不久前,TOM易趣全面推行免費模式,力圖翻身。但分析人士認為,在市場時機喪失殆盡的情況下,此時轉型已嫌晚,因為隨著網站聚集效應和用戶習慣的養成,目前中國C2C市場的競爭重點已經演化為系統服務、平臺完善等綜合能力的比拼,免費并不能輕易使易趣翻身。
為了推動公司業績增長,多納霍出臺了多項改革措施,包括努力增強固定價格購買業務。今年5月,eBay宣布與Buy.com建立合作關系,未來將以固定價格銷售后者大量產品。但這也引發了商戶的強烈抵制,今年5月1日,eBay一些用戶就舉行了罷市活動,抗議該公司即將實施的費率調整政策。這已是今年以來的第二次罷市抗議。雖然約翰·多納霍以“喧鬧之聲”一言蔽之,但不論如何,eBay要想順利完成業務轉型,都將面臨不小的挑戰,相信eBay內心也有著隱隱的焦躁與不安。
對此,有專業人士分析認為eBay最后的命運或許是被收購。
日前,美國投資公司SanfordC.Bernstein的分析師杰弗里·林德塞(JeffreyLindsay)在報告中稱,eBay未來可能會吸引一家類似于微軟的收購者。如果eBay的核心拍賣業務無法恢復增長,或者分拆了PayPal及Skype部門,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更大。
當然,eBay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在贏利能力方面,eBay仍無可挑剔。2007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約為76.7元,凈利潤達到了3.48美元。不過,影響力下降的跡象已然出現。2007年,eBay新商品掛拍數量下降了6%。一些分析師指出,如果掛拍數量持續下降,不僅其主營業務會受影響,某些相關業務(如PayPal)也會受到拖累。更嚴重的是,一旦影響力繼續下滑,eBay社群的脆弱性將暴露無遺。
不過,支付寶真要在中國境外戰勝PayPal也并非易事。畢竟,在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有1.6億的eBay買家和賣家、在線零售商、在線商家以及傳統的線下商家,都在使用PayPal進行交易。不管怎樣,網絡拍賣巨頭eBay無疑已為PayPal平臺制定了野心勃勃的計劃,自從2002年收購該支付平臺以來,其收入比重不斷上升,去年收入達到了19億美元,占整體收入的四分之一。事實上,eBay的高管曾經表示Paypal附有一天最終會超越其拍賣業務及網絡商場業務。不過,阿里系對此也不會坐視不理。此次的出手,正是其爭奪海外支付市場邁出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