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調查方向的失誤

對于門戶網站來說,點擊率涉及到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因此,通過吸引眼球來增加點擊率是各個門戶網站的基本生存之道。
目前,中國各個門戶網站的內容上,甚至風格上,除了用版面設計來吸引眼球這一共性外,還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流行和新潮,各個網站作出這樣的選擇,當然也有它們自己的考慮。
三年前,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報告,互聯網用戶中年輕人占大多數,18歲至35歲占了所有用戶數量的65%,考慮到各個年齡層的社會人口分布狀況,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發展到目前,隨著中國互聯網的逐步普及,互聯網用戶向各個年齡層擴散,但是,18歲至35歲的網民仍然占所有用戶數量的60%以上。門戶網站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理直氣壯地推出了流行時尚的互聯網內容,用來吸引網民中的主要客戶群。也就是說,他們認為,目前在中國,互聯網首先是面向年輕人的,吸引眼球也要吸引年輕人的眼球。
沒錯,18歲到35歲剛好是樂意嘗試新事物的年紀。他們這樣做對嗎?如果單單從吸引眼球的角度出發,這樣做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如果從商業經營的戰略角度來看,他們只成功了一半,這樣是吸引了很多眼球,但是如果沒有產生經濟效益,從商家的角度出發,一切都是零。很可惜,我們國內的門戶互聯網,甚至連互聯網信息中心,對互聯網用戶年齡階段的分析,也只到這一層面。
實際上,對商家來說,這個分析對他是沒用的,他需要的分析是:什么樣的客戶能為他創造經濟效益。
——田文輝(廣東·深圳)
深圳市恒信貿易公司業務經理
電信重組將加速電信運營支撐系統全面升級
《IT時代周刊》在編者按中指出,從漫游費聽證到TD試商用,電信界奧運年的種種動作似乎都沒能換來好感,四面八方的指責揮之不去。似乎是慣性,這次的電信重組方案一經公布,鋪天蓋地的炮轟又一次隨之而來。這一回,我們也許更應該冷靜地聽聽點綴在其間的那些理性的、肯定的聲音(《解讀新一輪電信重組》,“封面故事”,2008年6月5日)。
電信重組后,經歷了基礎的網絡建設期,各大運營商的競爭重點將轉向業務經營,良好的運營管理能力成為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為了適應全業務運營時代的激烈競爭,傳統電信運營商正面臨著網絡管理、資源調配和IT支撐等運營支撐系統的更新。面對新的競爭格局,各大運營商的經營理念將由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由此可以預測,新一代融合的通信系統的建設將隨著電信重組全面展開。
就國內運營商而言,3G時代對其業務支撐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融合計費、區別定價、區分事件內容的能力,及時更新內容目錄和費率表的能力等。另外,3G網絡支持功能多樣、內容豐富的產品,這就要求運營支持系統有效的對3G產品,特別是數據業務產品進行管理。
其次,3G的客戶群體龐大,運營商對客戶分析層面的需求相應提高,要求其對業務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支撐,包括產品供應管理、產品設計、產品制造、產品銷售、產品使用管理和產品的更替,保證快速、準確地找出適合用戶需要的服務,并及時推向用戶。
基于此,電信運營支撐系統的全面升級隨著重組的進行已是刻不容緩。
——呂國英(北京)
賽迪顧問高級副總裁
如何防止珠三角經濟空心化
沃頓商學院的專家們認為,現在,跨國公司在中國面臨著一個共同的難題:如何應對穩步上升的成本壓力?(《成本壓力漸高是走還是留跨國廠商在華面臨痛苦抉擇》,“產業”,2008年5月20日)。而中國的珠三角,也在面對同樣的問題。
近年來,包括東莞在內的珠三角遭遇到了一系列的外來挑戰,外資北上,產業在區域間轉移。在深圳,“產業空心化”的悲情一度被渲染得有聲有色。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捌髽I用工成本增加”預示產業結構亟待升級。珠三角雖然產值巨大,但增加值并不高,企業缺乏創新能力。
在人們的印象中,珠三角依然是以價格競爭為主,走的仍是勞動密集型的老路。如果珠三角競爭戰略仍不清晰,在中西部地區以及印度、東南亞和南美等國家和地區的勞動力優勢擠壓下,“空心化”并非危言聳聽。
可以預見,勞動力成本還將上升。面對比較優勢的喪失,政府和企業又該如何將勞動要素形成的潛在優勢延長呢?
保持成本優勢最優的辦法就是提高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在我看來,不外乎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轉變政府職能,杜絕腐敗,降低公共產品的服務價格,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二、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延伸產業價值鏈,培育新的產業優勢,盡快實現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的轉變;三、制止重復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整頓運輸秩序,降低運輸成本。
——彭興庭(江西·南昌)
江西財經大學博士研究生
中興手機并非想象的那么差

《IT時代周刊》2008年總第151-152期中有一篇寫中興手機質量的文章(《中興手機那塊未揭開的傷疤》,“見解”2008年5月20日),提到了中興手機的產品策略問題。
作者開篇就說中興因為Gartner的統計數據而飄飄然,卻沒有給出論據支持。事實上,它也很難找到論據,因為中興沒有在公眾面前大肆宣傳自己的手機如何成功。原因很簡單,中興手機主要是面向運營商的,沒有高調的必要。
作者還稱中興畏懼與諾基亞等洋品牌在國內市場展開PK,我想也不完全正確。因為中興的主業是開發系統設備,而不是終端產品。而系統設備和終端產品的營銷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那我們再想一下,為什么中興手機能發展得不錯?主要原因是他們充分利用了與運營商的密切關系,采取運營商定制的策略,所以取得了當前的成績。事實上,在除了中國等少數國家以外的全球手機市場上,定制手機是主流,包括諾基亞在歐洲銷售的主流方式也是如此。
至于中興手機的盈利能力,在國內來講肯定排在前列,遠非聯想、波導可比。當然,深圳有些手機廠商如果踩準點,不懷疑它具有短期的高盈利。但從技術能力來講,中興連系統設備都可以做出來,手機核心技術會有問題嗎?當然,芯片很多是買自別家,但這是出于商業考慮并受制于行業格局,并不是中興沒這個能力。如果說中興手機有什么技術短板的話,應該是工業設計上面還有欠缺。
文章說中興供貨沃達豐的手機均價是20幾美元,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如果真是這樣,這就關系到中興的銷售策略,因為手機可能是和系統設備一起捆綁銷售的,所以你可以說手機均價20幾美元,也可以說它均價200多美元。這只是一種說法,沒
有參考意義。
——查保中(上海)
IT從業人士
家電終端上演“黑自大戰"
空調廠商就產品漲價問題暗中與渠道商較勁的苗頭已經再次出現,其可能隨著盛夏的到來而愈演愈烈(《空調廠商就產品漲價問題暗中與渠道商較勁的苗頭已經再次出現,其可能隨著盛夏的到來而愈演愈烈》,“產業”,2008年4月5日)。
眼下,家電終端市場異常活躍。不僅各彩電品牌之間、冰箱品牌之間、空調品牌之間正上演旺季市場的巔峰對決,而且,為了搶奪非常稀缺的活動位置、賣場主推等終端促銷資源,作為傳統黑電代表的彩電,正與冰箱、空調等傳統白電演繹著前所未有的終端“黑白大戰”,促銷不斷,花樣翻新,為本已火熱的夏日家電市場再添濃重一筆。
深諳促銷推廣之道的國產平板自然當仁不讓,紛紛抓住奧運前最后的黃金檔期,整合強勢資源,向奧運市場發起最后的沖刺。
通過奧運冠軍的強大人氣號召力,康佳率先引爆彩電業奧運營銷“沸點”。據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總裁穆剛介紹,奧運跳水冠軍田亮、短道速滑冠軍楊揚、女子跳板冠軍高敏、射擊冠軍楊凌、游泳冠軍錢紅等5名奧運冠軍將參與簽售活動。簽售地點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杭州、合肥、武漢、重慶、天津等10大城市的核心商圈或門店,全國共計簽售23場,預計將有超過10萬的消費者可以零距離互動體驗冠軍風采,并能憑冠軍簽名卡獲得折扣購機優惠。
筆者認為,冠軍簽售致力于以“互動、體驗”為核心,使消費者與奧運零距離,將使康佳奧運營銷落到實處。這種創新性的促銷活動,能夠使康佳從眾多黑電、白電品牌紛繁的終端促銷中脫穎而出。
——岳一峰(四川·成都)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三聯商社面臨“空轉”

面對三聯集團的三心二意,國美發出了報復的信號(《光華天成攪局股權之爭國美欲讓朱拉伊付出代價》,“公司”,2008年5月20日)。報復的手段則可能是讓三聯商社陷入“空轉”狀態。
三聯集團如重回第二大股東位置,也許不少投資者、股民并不愿意看到,這或許將增加三聯商社治理結構、業務整合等運作的難度。他們更樂意看到國美絕對控股三聯商社。以國美豐厚的家電連鎖經營管理、整合經驗和資本實力,對于三聯商社未來發展應該比較有利。
本來5月16日的拍賣能為盡快結束“空轉”、步入正軌提供契機,然而背負債務糾紛的三聯集團最終放棄受讓、使該股權面臨第三次拍賣的命運,這也給三聯商社今后的發展留下不安之懸念。因此業界有分析說,在競爭慘烈、寡頭壟斷的形勢之下,三聯商社未來命運取決于三聯集團與國美電器能否攜手、同舟共濟。
“和則雙贏,爭則雙輸”。如果三聯集團與國美能夠“同舟共濟”、“攜手共進”自不待言,如果兩大股東之間心意不通,或有其它第三勢力乘機“興風作浪”,最終受害的必然是三聯商社及股民。5月27日,三聯商社股票復牌當天被打到跌停板就是明證,這對三聯商社股價的走高也是“絆腳索”。
如今,一方面是股權之爭,另一方面是國美和三聯集團圍繞董事會控制權之爭,三聯商社“處境不妙”。有專家認為,如果三聯集團在股權方面繼續糾纏不清太久,最終三聯商社的價值會大為流失,這將是山東業界不愿看到的。
——吳勇毅(福建-廈門)
廈門智者恒通管理顧問機構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