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我們家的花狗生了一只狗崽——那是它第一次產崽,只生了一只。
我們家就多了一條狗。別看只是多了一條小狗,我們的生活卻多了好些趣味。以前,中午收工回家后,我和弟弟沒事可干,就在屋檐下呆坐著。母親這時在廚房忙午飯,父親還在田壩里轉悠沒回來;花狗呢,不在家,它這時總在外面胡走亂逛;雞們忙了一個上午,早把肚子填飽了,這時都在遠處的空地上靜靜臥著。滿院都是空洞的寂靜。靜得讓人不知該干點什么,空得連晃眼睛的地方也沒有。我和弟弟就那么不聲不響地傻坐著,等母親做好飯叫我們……現在不同了,有了狗崽,做了母親的花狗就不去外面胡走亂逛了,它要在家里帶它的孩子。這樣,院壩里就熱鬧起來,我和弟弟也有了事干——我們可以跟狗玩,或者,狗們玩著的時候,我們在旁邊且看且樂。我們那時都才十幾歲。那是一個跟狗玩也覺得有趣的年齡。
跟狗怎么玩呢?拿根樹枝在它們身上搔癢,癢得它們在地上打滾;把小狗抱到母狗背上,讓母狗像人那樣背著它的孩子在院壩里走來走去。多數時候是拖根紅毛線逗它們玩,小狗沒見過世面,它見一條毛線一陣在地上哧溜溜跑,是“活”的,一陣又一動不動,像是“死”了,覺得奇怪,老在后面追。這種游戲母狗早玩膩了,不過看小狗高興,它也跟在后面跑來跑去,歡天喜地的樣子。
有時,我們干活很累,不想動,兩只狗就自己玩。狗在很多方面跟人差不多,比如表達感情的方式——高興的時候,母狗會忽然躺在地上打起滾來,打一陣滾,它就躺在地上,四腳空空地舉著,做出一種張臂懷抱的姿勢,并用熱切的目光看著小狗,那意思是叫狗崽去它懷里,它要抱抱它。小狗當然比我們更明白那意思,輕輕一跳就鉆進母狗懷里,這里親親,那里舔舔,兩個玩成一團。但是,如果母狗臥在地上半天不動,小狗逗它無動于衷,我們喚它也不理會,過去一看,它一臉的不高興——是跟別的狗鬧了什么別扭,還是小狗惹它生氣了?誰知道呢……
說到母狗生氣,我們看見過一次的。那次,它很生氣,不,是傷心,傷心得落淚。
那天中午,我們在地里多干了一會兒活,收工晚了些,回家來的時候肚子有些餓了,就憨憨地坐在屋檐下等飯吃。狗們大約也餓了,跟著母親在廚房轉來轉去。母親嫌煩,吼了它們兩聲,母狗覺得無趣,就帶著小狗出來,在院壩邊站著,東瞧瞧,西望望。這時,鄰居三牛他們家開始吃飯了,三牛站在門口“狗羅——狗羅”喚他家的狗。我們的小狗聽見三牛喚狗,不知是裝糊涂呢,還是以為也在喚它,尾巴一搖,連個招呼也不打,就一顛一顛朝三牛家跑去。跟我們一樣,母狗也是一眼就看出了小狗的心思,想把它給追回來,但只追了丈多遠,小狗已經進了三牛家的門,母狗也就懶得追了,退回來,在院壩邊臥著。母狗臥下的時候,眼睛是朝著三牛他們家的。小狗到別人家找吃的,它不放心。我們也不放心。
不久,我們就聽見三牛家的母狗“汪”地叫了一聲,接著又聽見我們小狗的慘叫聲——據三牛后來對我們說,我們的小狗吃了他們家小狗的飯食,讓他家的母狗看見了,咬了它兩口。三牛跟我們解釋的時候,我們覺得氣短,怨小狗不爭氣。但當時我們不知道這些,一聽見小狗的慘叫聲,就趕緊吆喝我們家的母狗——這種狗咬狗的事我們當然不好出面——其實用不著吆喝,我們家的母狗早已翻身而起,箭一樣朝三牛家沖去了。隨后,我們就聽見兩條母狗廝咬起來……
我們家的母狗后來落淚,并不是因為跟三牛家的母狗廝咬時受了傷——雖然,它那天的確傷得不輕,左腿上有一片毛不翼而飛,嘴唇留有血跡。它落淚是為了小狗。根據三牛的講述,原因大致是這樣:我們家的母狗飛奔而去,跟三牛家的母狗廝咬起來的時候,三牛家的小狗一直在旁邊給它母親幫腔,嗚嗚叫著,跳來跳去,還找了個機會在我們母狗的后腿上咬了兩口。而我們的小狗呢,見母親替它報仇來了,先是一聲不吭地站在旁邊閑看,后來竟悄悄溜走了,把它母親扔在那兒不管。
小狗垂頭喪氣地先回來了,它拖著尾巴,一副低眉順眼的樣子。它在院壩邊的草堆那兒臥下,我和弟弟趕緊過去,一邊在它身上翻來翻去找,看它是否受了傷,一邊不住罵三牛家的母狗狠心。結果沒見它哪里傷著。估計它是被嚇著了——它還從來沒經過這樣的事呢——就撫著它的身子安慰它。
不久,因為三牛他們的呵斥,兩條母狗之間的廝打結束,我們家的母狗拖著傷痕累累的身子回來了。我們從母狗臉色上看出,它似乎一肚子的氣。我們讓到一邊,它走到小狗跟前的時候,小狗正閉著眼臥著,看起來像是睡著了。它站在那兒盯著小狗看,看著看著,突然張嘴咬了小狗一口。小狗驚愕地抬起頭看著母狗,十分委屈的樣子。母狗卻不理它,一曲腿挨著小狗也在草堆里臥下。臥下之后,它歪過頭在小狗身上蹭著,還伸出舌頭在小狗身上舔,舔著舔著,就有兩行淚從眼角流了下來……
看見母狗流淚,我和弟弟都很吃驚。我們還從來沒見它流過淚。
我們站在那兒半天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