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飛 朱建國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發展,是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作業能幫助學生進一步消化、理解和運用課堂上學到的基礎知識,有利于學生對化學基本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有助于學生智能的發展和科學方法的訓練,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克服困難都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作業還是老師取得教學反饋信息的重要來源,是老師改進教學的可靠依據.作業批閱中恰當的評語對鼓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信心,溝通師生情感都起著重要作用.在新課程標準下,化學作業應有所改變,以期更好地發揮其重要作用.
一、作業形式多樣化
過去的作業形式單一,這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既遏止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電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化學作業的設計形式應多樣化,有選擇、問答、社會調查、收集資料、實驗探究、化學計算、寫小論文、寫心得體會、小組討論等多種作業形式.與傳統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特點是增加了思考性強的問答題.實踐性強的實驗題、探究題,注重學生情感體驗的社會調查題,培養學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討論題等.這些形式的作業對學生牢固地掌握“雙基”,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和文字表達能力都有著積極作用.形式多樣的作業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潛能的發揮,有利于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
二、作業設計情趣化
在作業的設計上,應該改變傳統作業的那種機械呆板索然無味的格調.使作業變得情趣盎然,生動活潑,尤其是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融知識性、趣味性、形象性于一體,適合學生的心理,學生自然喜歡.富有情趣化的作業設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躍躍欲試的挑戰心理,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創造力.根據初中生求新求趣、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我們設計練習形式時引入開放式練習題,如一題多解、一解多題,開展寫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競賽,小組間開展做化學接力賽題、趣味性化學游戲練習、啟發思維的探究性練習、聯系生產和生活的研究性練習、家庭小實驗設計展示等.
三、作業答案靈活化
傳統的作業.只注重問題的結論,而忽視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所有試題的答案都是標準化、唯一性的.新課程標準強調,要適當增加開放性的題目,不要用統一性代替多樣性,不要用刻板固定的標準答案框定學生的思維,不要用模糊含混的選擇干擾學生的正常思維.不要用簡單武斷的結論扼殺學生的創新精神.開放探索型問題,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有這樣一道題目:有兩瓶無色的液體,其中一瓶是蒸餾水,另一瓶是濃食鹽水,區別它們的方法很多,請簡要寫出盡可能多的你認為可行的方法.這是一道多學科的策略開放題,利用兩種物質的不同組成,根據不同的實驗現象將它們區分開即可.運用化學知識,就可得出數種鑒別方法;若從物理和生物的角度考慮,又有若干種鑒別方法.
四、作業評價溫馨化
新課程理念下作業評價的指導思想是“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孩子”,因此作業評價將由過去純粹對知識結果的關注轉向對學生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作業評價的功能將重在幫助學生發現與發展潛能,認識自我.展示自我,促進生命整體的發展.傳統的作業反饋,看中的是結果.反饋給學生的是冷冰冰的“√”和“×”.學生得到的不是繼續努力的信心和動力,而是自尊的傷害和學習積極性的消損.理想的作業評價,應該給學生以溫暖的激勵、溫馨的鼓舞、溫情的期待,要讓學生獲得進步的信念和勇氣.例如做作業時,有的學生審題不求細、只求快,粗枝大葉,馬虎草率,結果對題意似懂非懂,解題時思路不清,走了彎路.答非所問.對這樣的作業,筆者的批語是:“審題是解題的基礎,審清題意才能解好題”“再審題意,尋找捷徑”“努力挖掘隱含條件,沖出題目設置的陷阱”.對于中等偏下學生在學習和作業中的點滴進步,教師要善于觀察,及時給以熱情的鼓勵,從而使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不斷取得學習上的進步.
五、作業內容生活化
作業不只是為了讓學生累積知識.還應該讓作業的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們不要讓過去那種學了物理不會安燈泡、學了化學不會配農藥的悲劇在現實生活中重演.作業要把內容與具體的生活實際相聯系.貼近學生的生活,強化學生的角色意識,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例如,解答生活實際問題:“在養魚缸里經常放一些水草,你知道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嗎?”本題的設計首先是讓學生從生活實際的角度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認識CO2在自然界的作用,讓學生從化學的角度體會、認識和理解人與自然萬物間的關系,形成科學的物質觀.
六、作業氛圍寬松化
作業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不要讓學生“談作業色變”,不要讓師生上演“貓捉老鼠”的游戲.作業要為學生營造寬松的有利于學生發揮的環境.讓學生在一種輕松自然而又躍躍欲試的心態下完成.要允許學生在一定范圍內使用工具書,允許學生討論和交流,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完成作業任務的合作伙伴,允許學生對作業內容與形式提出疑義,允許學生在自己不滿意時重新完成一份內容不同的作業.學生在一種無拘無束的和諧環境中參與作業.有利于學生創造力的發揮.作業氛圍的寬松使學生擺脫了傳統作業僅以掌握知識為目標的“做題”訓練方式,積極提倡學生“動筆練”,如填空題、選擇題;“動手做”,如家庭小實驗;“動口問”,如社會調查;“動腦思”,如聯系生活回答問題;“集體論”,如交流與討論等多種生動活潑練習方式相結合,實現了“練習”與“實踐”并重,充分發揮了學生主動性.
讓快樂化學作業走過來,讓陽光化學作業走過來,讓綠色化學作業走過來,讓化學作業成為學生幸福的體驗,讓化學作業成為學生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