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小禪
他是3歲那年丟了的。
父親帶他去公園,上個衛生陽的工夫,讓他等著,出來,他人就器有了。一個女人給了他一根棒楣糖,然后說,走,帶你去找你爸爸,他就跟著走了,這一走,就是12年。
10年后,他再回到這個家,一切都變了。
小弟12歲,叫著爹地媽咪,還年輕的父母看著他黝黑的樣子直嘆息,他說話一口四川腔,那年,他被人販子拐到了四川山里,賣給對不生育的父母,那個男人是拐子,女人是麻子,開一個小賣店,為了買他,傾家蕩產了。
他還記得3歲時家的樣子,花園洋房,德國人留下來的老房子,那時有汽車的人家少,可他們家有。
他還記得家里保姆的樣子,是50多歲的老女人,給他洗澡時唱兒歌,他還記得母親是漂亮的女人,愛穿旗袍,愛用法國的香水,父親喜歡抽雪茄煙,一家人愛在壁爐前講故事唱俄羅斯的民歌。可這些記憶是如此的模糊,以至于到了四川之后很快就被生活的貧乏漸漸沖淡了。
養父母只能維持他的溫飽,但即使是這樣,有一塊糖,也會讓給他吃。
10歲,他跟著養父上山采藥,12歲,會做農活,15歲,他已經是家里的頂梁柱了,這一年,歷經了千辛萬苦的父母,終于找到了他。
開著寶馬車的父母來接他了。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寶馬車,很威風很漂亮。
他躲在養父母身后,不相信這是事實。
可父母的長相和他是一樣的,雖然他黑他瘦,但基本的面貌卻是那樣的類似。
父母給了他的養父母10萬塊錢,當時買他時,養父母只給了3000塊錢,可是3000塊于一個這樣的一個家來說,已經是傾家蕩產了。
10萬塊,應該足夠他的養父母養老了。
可是,他的養父母笑著拒絕了,他們說,是你的兒子,更是我們的兒子,兒子是無價的。
他是流著眼淚離開的四川。
一步三回頭,最后,跪倒在養父母跟前,養父母讓他走,是的,他不離開,哭喊著不走,養父母說,走吧,回青島吧,那里更適合你!我們希望你有大出息,不希望你窩在這山溝溝里。
此時的他,和弟弟一樣,也只上初一而已。
弟弟看到他,愣了半天,父母說,叫哥。
弟弟叫,哥。
母親牽著他的手,這雙女人的手多么細膩而光滑,而養母的手是多么粗糙!弟弟撒嬌,要母親帶著去吃必勝客,而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必勝客!
弟弟帶著他去洗澡,這是他第一次在這么華麗的浴室洗澡,光滑的大理石,還有雕塑,還有那閃著光亮的衛生潔具,他只在小河溝里洗過澡,哪里在這種地方洗過澡?
熱水器他不會用,是弟弟教他的。
第二次再用,他燙了腳,一個人躲在衛生間哭,母親說過,不洗干凈不許上床的。
他睡不習慣那軟軟的床。
他不習慣叫爹地媽咪。
他吃不習慣西餐。
飯桌上,他是局外人,一個人拿著辣椒吃,一吃一大把。
母親給他買來老干媽辣椒醬,他說了,謝謝。
母親愣了,轉過臉,哭了。
12年,他把親情全然忘記了,他只記得養父養母滄桑的容顏!
第一次考試,他全班倒數第一,弟弟正數第一,父親去開家長會,回來說了他兩個字,丟人。
他轉身就跑了,是的,他沒怎么學過英語,他在四川時是第一名的,來了青島之后,他不適應!
他跑了,跑到火車站,坐車去四川,沒有錢,他扒了火車,一路上風餐露宿,到了四川,一頭扎進養父母懷里,放聲號啕。
3天,他在這里待了3天,是養父母趕他走的,因為,他們說,是因為恨鐵不成鋼你爹才這樣說你啊。
家庭貧困的他們,為了讓他少吃些苦,居然給他買了臥鋪票,當他趕回青島的家時,才發現父親的頭發幾乎全白了!母親說,你父親后悔得腸子都青了,他說,如果再把兒子丟了,他這一輩子后悔死了。
第一次,他跪在父親面前,說,爸爸,我錯了。
那是他第一次叫爸爸,父親摟著他哭了,他才知道,那心中的恨,那盤根錯節的東西,叫做親情,即使多年不見,他仍然是他的爹,她仍然是他的娘。
他仍然是自閉而內向的孩子,學習成績雖然遙遙領先了,可仍然是自卑,考上大學之后,他居然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幾年之中,他叫的爸爸媽媽屈指可數,倒是每年春節,他一定要坐火車回四川過春節,進門就幫養母做臘肉打掃房間,好像只是出了一趟遠門,父母從來沒有抱怨過他,只是說,這孩子懂得感恩呢。
大三時,養父母都去世了,他不再跑四川了,可也很少回青島。
母親打電話來,他總是不能開口叫那聲媽。
畢業后他留在了北京,母親在北京開了分公司,然后說,你來幫我吧。
那時弟弟出了國,他幫助母親打理公司,后來,母親回了青島,公司全交給了他,因為有了分公司的業務,他得老跑青島,一回青島,一定要回家,家里只有父母了,有時回去,看到父母呆呆地看電視,他就覺得他們真的老了。
母親說,你知道為什么要在北京開分公司嗎?因為你在北京,你爸爸說,開了公司,有了業務,就能老看到兒子了,至少,他得回總部開會吧?即使是行政關系,即使是開會,只要能看到兒子,心里就是高興的。
那時,他的眼淚再也沒有忍住。
一年之后,他關了北京的公司,帶著女友回了青島,他成了公司的少帥,結婚后,他和父母住在了一起。
有了寶寶之后,父母堅決要替他看著,他笑著說,也沒想讓別人看啊,就想讓爸爸媽媽看著,其實,是給你們生的,我自己,寧可丁克呢。
父母看了他一眼說,臭小子。
原來,親情是一棵盤根錯節的大樹,即使曾經斷了主干,可底下的筋,還緊緊相連啊!
(摘自《女子世界》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