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俠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這是江澤民總書記在教育問題談話中關于人才素質、教育方向的精辟論述.最近幾年,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人們也愈來愈明確創造能力的重要,創新教育的價值.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目標的教學改革正在實施.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遵循數學本身的發現、發明創新的發展規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依據創造學原理、思維科學原理、教育學原理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何發揮數學訓練思維的優勢,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已成為當前數學教育教學最緊迫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在教學中我們就要抓住有利時機,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積極引導學生不斷拓展思維領域,創新思維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將來成為有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必備條件是熱愛數學
“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古往今來,無數科學家的成長道路已證明了這一點.培養興趣則是熱愛的先導,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興趣.
1.重視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只有教師尊重學生,以“以人為本”的理念去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學生才能暢所欲言,大膽質疑,才能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也才能使學生的思維縱橫馳騁,無拘無束,激起學生的智慧火花,才有利于老師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向學生滲透創新意識,使學生喜歡創新,注重創新.
2.給學生建立樂學的情境
建立一個寬松愉悅的樂學情境,才能使學生的思維放得開,把課堂變成一個歡樂的海洋.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會無所顧忌,思維活躍,創新能力有所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性態度,是積極認真對待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只要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積極性來了,興趣來了,誰還怕他們不去學?試想:存一個死氣沉沉毫無生機的課堂里,學生的思維能力會有多大的發展?
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是加強思維品質訓練
創新能力,源于創新思維.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加強思維品質訓練.
1.培養思維縝密性
主要培養學生深入細致,觀察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具有縝密性內容的教學,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善于分析與識別具有本質的因素.在解題過程中,要教育學生認真地、仔細地審題,不僅應掌握各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還應探索到帶有本質的核心因素.解題的突破往往寓于這些因素之中.
2.培養思維靈活性
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程度,即善于根據問題的條件和要求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發散思維,靈活解答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開放創造精神.如果老師給學生的問題過于單一,枯燥甚至機械,學生的思維活動就沒有空間,也就窒息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在傳統應試教育下這一點尤為突出.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敢于放飛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的思維靈活起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也充分反映了這一思想.
3.培養思維敏捷性
思維敏捷性是指思維過程中的減縮性與快捷性,敏捷性使人能夠適應在緊迫情況下進行思考,并迅速做出正確判斷.思維的敏捷性也要求具有記憶的條理性,記在腦子里的知識及經驗的積累,從而使思維過程實現最優化路線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可以在數學教學中通過長期的培養和訓練,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三、培養創新思維的有效途徑是創新人格
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不少教師、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近乎苛刻,要他們循規蹈矩,言聽計從,百依百順,完全按照他們的模式培養孩子,孩子因此完全處于被動狀態,久而久之,也就完全變成了學習的機器.教師教什么就學什么,怎么教就怎么學,學生不敢越雷池半步.表現在學生在做具體題目時,完全按照老師的思維方式,沒有半點自己的創意.而學者經過研究發現,創造性不僅受認知因素影響,而且受學生個性心理、性格、品質的影響極大.研究成果還顯示:凡具有高度創造性的兒童與成人,在家庭中有充分的獨立和自由,有較多的解決問題的機會.這些難道不給我們一點啟示嗎?也在證明人格因素在一個人成長中所處的地位.要培養良好的創新人格必須做到獨立性、興奮性、沖動性、幻想性同時與順從性、情緒穩定性、自制性、反對現實性的有機結合與統一.
四、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特征是實踐操作
“眼睛里過千遍,不如手里過一遍”,“實踐HJ真知”.人類的智力成果無一不來源于實踐,都是源于生活,然后再加上智力轉化而高于生活的.實踐操作能調動學生多方面感官的參與,也是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途徑.像愛因斯坦等科學巨匠的兒時經歷足以證明這一點.多動手、勤實踐、多操作有利于智力的發展,有利于創新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僅重視課內的實踐操作活動,而更要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到實際生活中去,結合所學的知識大膽實踐、操作,那里有更廣闊的天地,更豐富的素材,以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生會調動思維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它.
由此可見,讓學生具備很好的創新思維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科學有序地分步進行.首先,要點撥思維指向,使學生思有所指.教學中如果學生面對某一問題,不知思維的切入點是什么,向什么方向思維,教師就要適時點撥,給學生指出思維的路徑和方向;其次,要優化思維過程,使學生思維有序.無序的思維不可能導致良好的思維結果,更無法得出獨特的見解;再次,要完善思維結論,使學生思有所得.完善的過程是一個總結、認同、升華的過程,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處理.
總之,要想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訓練就必須有條不紊、步步深入,使它滲透到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在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是培養開拓進取的創造型人才的前提條件.時代的發展進步,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應該成為數學教學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