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京城
全國有近四十萬名一線的中小學體育教師,他們肩負著全國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培養的重任,目前,在中小學還是一切圍繞“升學率”轉的應試教育占主導地位的現實下,體育教師的“生存”狀況、“地位”狀況等越來越低,筆者自高校畢業后,一直擔任高中體育教學工作,至今有十六年之久,能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由于工作的需要,偶爾外出培訓、教研等,和同仁們聊起待遇、地位時,大都是滿腹怒氣,叫苦連天,說明這種不公平的狀況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體育教師由于職業特點,腦力活動較少,但學校的體育教學、課后訓練、兩操,甚至學校的“雜活”等均由體育教師負責.他們整天早出晚歸、披星戴月,工作時數并不比文化教師少,但收入卻處于學校的最底層,甚至是語、數、外教師的三分之一;往往與“評優樹先”無緣,超額的付出得不到回報,連青年體育教師處對象都低人一等;由于不是高考“學科”,就連學生家長皆不愿跟他們多說兩句話,因為在家長心目中,體育教師是可有可無的,只是帶學生玩罷了.長此下去,體育教師工作不認真,混一天了一日的現象會越演越烈,致使業務荒廢,自暴自棄.對體育教師這個群體,目前還沒有真正引起專家、學者的研究和分析,媒體很多的是在炒作體育教師酗酒、師德低下、蠻橫莽撞等,而沒有從根本上揭示隱藏在這些行為背后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其實這些所謂的不良行為很多是由于內心失衡、環境失和而引起的外部表現.
既然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光憑體育教師的個人力量是扭轉不了的,那么就要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
1.要有阿Q的精神勝利法思想
根據我國現有國情,體育是非高考科目,因為上級部門對學校的評估以及老百姓對學校的評價,主要取決于升學率的高低和考上名牌大學學生的數量.我們要接受這一事實,只有理解并接受現實才能放下心理的包袱,減輕壓力.我們既然選擇了體育,就要有“干一行,愛一行”的思想.即便遇到不公、不受尊重時,只要多想想其他教師為增強體質須擠出時間去運動,而我們在工作的同時,又鍛煉了身體,何樂而不為呢?如果只是一味討厭自己的職業,覺得低人一等,那么只能與苦惱終日相伴.相反地,如果從心里去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將會發現工作中有許多時候是充滿樂趣和幸福的.
2.學會傾訴和宣泄
據心理衛生學研究證明,人長時間煩惱或抑制自己情緒是極易生病的.如果能及時把心中郁悶對知心朋友訴說,可有效地減輕不良情緒對機體造成的傷害.另外,運動是體育教師的長處,我們可以運用體育運動釋放和排遣心中不快,利用自身的特長專業進行自我展示,增強自信心.
總之,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心理健康關系到全國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毛澤東曾說過,體育是德、智、體、美、勞五育之首,可見其重要性.我們呼吁有關部門建立起對體育教師進行科學的評價制度,逐步化解現有的矛盾,排解他們心中的心理問題.與此同時,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己職業的重要性,學會自我調節、認清形勢、端正態度、踏實工作,為成為一名利己、利民、利國的合格人民體育教師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