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亮
物理習題是物理知識聯系實際的一種方式,物理解題教學是鞏固和深化概念,拓展和活化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提高整體素質的一種顯而易見的措施,它和物理概念、規律的教學,物理實驗的教學相輔相成,是中學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因此,研究和精選物理習題,探索和采取最優教學方法,努力提高物理解題教學的效果,是一個值得商磋和不斷探究的問題.下面淺談筆者的一些粗淺做法.
一、精選題目,需有的放矢
物理解題教學是物理教學的一種手段,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應圍繞各個章節特定的教學目的和任務,從有利于鞏固、加深對基本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出發,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物理思想出發,盡可能理清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實現新知識概念的進一步深化的同時,達到由量變到質變的躍遷的基點上,嚴把題目的質量關,精選題目,再探究具體的求解方法,方可有的放矢,提高解題的效率.
二、注意不同學習階段的側重點
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一般按點、線、面、體的思路逐步展開.點即每節課的內容,線是將每章各點的內容聯系起來的引子,面是由物理各部分知識(如力學、熱學、電學等)的線橫向組成的面,各個面就構成了物理學的整體.學生物理思想的形成,一般是按知識點→知識鏈→知識面→知識網絡(整體)的次序逐步發展、延拓的.因此物理解題教學既需要與教學程序的發展相結合、相協調,鞏固知識點,揭示知識鏈,編織知識網絡,又要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更高層次的再認識,按照“網→鏈→點”的思路進行逆向思維分析.此外,在物理教學的各個階段,由于不同章節的知識結構不同,對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培養的側重點也應有所區別,故應采取靈活機動的方式,對解題教學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也需隨時調整.
例如講授新課,應以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為主,以基本題型的練習題為主,且注意覆蓋面,該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在題目中應有所體現,同時又要兼顧學生學習中的疑點和弱點.在知識的初學階段,選題應注意起步要低,要有助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寧少勿多,慎重精選精講,以便力求逐個牢記知識點.在單元復習時,為消除學習過程中各個知識點的孤立性,揭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將各個知識點組織在一定的系統之中,形成知識鏈,使知識達到有序的整合.為便于理解記憶和運用,就應以知識鏈為線索選擇編織成程序性題進行講解.
在物理總復習階段,為了使學生對每一個知識點、知識鏈在整個知識網絡中的地位及與其他點、鏈的聯系有通盤的考慮,使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地研究同一物理過程,就應編選綜合性題目,并注意循序漸進,要做到適當、適度、適量且具有針對性,注意基本題型與綜合題型的搭配.對于綜合題的解答要引導學生注意分析物理過程,力求在解題的思想和方法上獲益,授學生以漁,而不是魚.
三、在比較中歸納,在誘導中啟發
確定對象之間的差異點和共同點稱之為比較.比較法是中學物理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因它與中學生(尤其是初中生)的智力發展較為吻合,容易誘發共鳴,可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而多題一解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對比型題等都是比較法不同形式的的靈活運用.
對比型題是將一些形似而質異的題目編成題組,通過比較突出其物理本質及解題方法的不同,并以此來深化物理概念的內涵及外延,它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其實質上是一種同中求異的橫向比較方法的運用.
多題一解是把某些內容緊密聯系,表現形式不同,但解法雷同的習題編成題組進行比較,從而突出其異中有同,透過現象抓本質,強化解題要領.
一題多解能發揮典型題的效益.在引導學生對各種解法進行認真比較和通盤考慮后,從中找出最佳的方法和一般規律,學會在不同場合中能夠通過估測、判斷,選擇較為簡單可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一題多變于變化中進行橫向比較,使新的智力活動在這種新的組合和變換中起步,以便于揭示物理現象的衍變過程及因果對比關系,突出物理規律、定律的適用范圍,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敏捷性.通過對同一題目的比較、透視、不同方位的觀察,逆向推理等,讓學生通過解題得到滿足,獲得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分析解題能力和靈活思維能力,錘煉學習的應變能力,以達到素質能力的整體凝練與升華.
總之,學生解題思維能力的培養,需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實現;學生的綜合能力只能在他們自己學習探索中逐漸培養形成.解答物理題目的過程,就是學生自己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既可獲得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某些思想方法,又能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