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芳
《物理課程標準》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強調以物理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呢?筆者認為運用下列三種方法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一、在情境創設中引導創新思維
初中生畢竟還處在一個生理和心理發育的階段,他們的學習不少還是依靠興趣進行的.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興趣能促進學生認真思考、積極探究、努力創新、主動學習.在物理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境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是大有裨益的.在“我要學”的基礎上順勢引導,創新思維也就成為了可能.
1.創設問題情境
孔子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認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可能會開辟一個新領域,而解決問題只是一些技巧.”疑問是創新思維的開始,也是創新思維的動力.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疑問思考、討論、分析和判斷,則可將學生引導到一個新知識的環境中.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要積極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課堂上,筆者鼓勵學生根據新課知識或者是實驗操作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多側面、多角度地看待一個知識點.從不同角度去提問題,并且把能不能提出一個標新立異、別出心裁的問題跟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聯系起來.
2.創設多媒體情境
創設多媒體情境也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進行問題思考.由于多媒體情境有圖像有聲音,動態的演示加上悅耳的音樂,能夠讓學生在和諧、愉悅的環境中更好地進行思維想像,其效果往往比之于一般情境更勝一籌.比如學習“摩擦力”,我們可以制作一個小動畫:在水泥地上,放著一塊長方形木板,木板上有一只裝著5公斤重的木箱,在木板的前端系上繩子,然后,讓一只小狗拉著繩子往前拖.如果在木板下面裝四只輪子,還是讓這只小狗拖,將會是個怎樣的情況呢?通過這樣的情景設置,就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同樣的道具,多了四個輪子,小狗就能輕松地往前拉?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也為下面講“摩擦力”,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打下了基礎.
二、在實驗過程中開發創新思維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操作的過程是一個學生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學生綜合能力的表現之一,同時也是開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手段之一.學生的知識、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都能在實驗的過程中反映出來.教師在實驗中要注意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不盲從書本,不迷信權威的思維品質,培養學生敢于超越常規、敢于想像猜測,通過探因求果、正反對比、逆向思維、突破定勢,提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問題.為了培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創新思維能力,有時,筆者在做實驗時故意去掉一個實驗環節,致使實驗失敗,然后,讓學生去尋找失敗的原因,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有時,筆者會讓學生觀看實驗全過程,再要求大家開動腦筋,思索實驗結果的原因.比如“響水不開,開水不響”是誰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為什么響水不開,開水不響呢?這就不是每個人都能說得準確的了.為了讓學生能正確地闡述這個道理,筆者在一次物理課上演示了冷水加熱至沸騰的全過程.實驗過程中,學生能觀察到沸騰前水聲較響,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水聲逐步減弱,直至消失.通過討論爭辯,大家原先一些朦朧的、片面的解釋得到了澄清,知道了水在沒有沸騰前,下部由于水溫高,因此形成了小氣泡,并且在浮力作用下上升.由于上部的水溫低,一部分氣泡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氣泡變小或破碎,發出了聲響,水沸騰時,水中氣泡大量上升,氣泡周圍的水也開始汽化,向氣泡內蒸發水蒸氣,氣泡不斷增大,升到水面破裂,放出水蒸氣,沒有了振動,也就沒有了聲音.
三、在多種活動中啟迪創新思維
在物理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科學探究活動.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學到科學知識.練習操作技能,而且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懂得認識未知事物的方法,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往的物理教學偏重于接受式學習,重視科學結論,而對得出結論的過程,或重視不夠,或根本不重視.科學探究過程的體驗對于知識的理解、方法的學習,特別是啟迪創新思維乃至科學價值觀的樹立,都是十分重要的.這些活動包括觀察、提出問題、制訂計劃、調查、實驗、數據的采集、分析、評估和交流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具體來說,可以是小設想、小論文、小創作、小改革、小發明等.需要指出的是在開展這些活動中教師不要指手畫腳、說這道那,用種種這樣那樣的條條框框束縛學生,讓學生無所適從.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充分展示學生自己,張揚他們的個性,并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在活動的安排上,要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在活動結束的評價時,要因人制宜,不搞一刀切,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以體現物理新課程“以人為本”的精神.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需要我們教師長期堅持,精心引導,并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