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偉華
高中物理總復習階段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提高高考成績的關鍵時期.做得好能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一個質的飛躍,上一個大的臺階;做不好,會使原本成績還可以的學生,考不出應有的成績,而遺憾不矣!復習課教學不在于做多少題目,其核心在于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緊緊圍繞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刻性、縝密性、靈活性和處理問題的實在性、科學性、創意性方面來進行復習.筆者對在高中物理總復習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了多年的跟蹤研究,在此談談個人的拙見,僅供參考.
一、轉變教學觀念,突出“學會學習”,變“以知識為本”為“以人為本”
學習過程,理應注意知識的積累,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有利于知識的理解、運用,但不應該僅僅是為了知識的掌握而學習.在當今知識爆炸性發展的年代,物理教學過程中,知識的積累和掌握是基本目標,更重要的是把知識作為工具和手段,掌握物理學習方法、物理問題的處理方法,物理研究的思想方法等.為此,需要物理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突出“學會學習”,注重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并切實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變單純的知識傳授為本的教學方式為以能力提高為核心的教學模式.
知識是無止境的,要實現完全的積累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以后不用的知識是會被遺忘的,而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受到的精神體驗、思想感染和方法啟迪將是終身難忘的.因此,可以講在汲取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科學方法、思想觀念、意志品質,是比知識本身更為可貴的財富.知識是載體,是基礎,如何去獲得知識,選擇知識,甚至創造知識,才是根本的目的.
教學并不只是教書,教書不是教學的全部,更不是教學的根本,核心是教會學生怎樣去學習.就總復習而言,引導學生對已學的知識作整理、歸納是基礎,讓他們從中學會如何來歸納、整理知識,繼而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并能從實際問題中提煉出新的知識、新的規律,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教師在復習中,應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己嘗試對知識的整理、分類、運用,在互幫互學中,使他們逐漸從模仿提升到獨立操作,從一般層面的運用提升到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
二、以辯論式解題取代“題海戰術”,培養學生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
解題教學和習題訓練是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總復習階段進行習題訓練更在情理之中,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進行合理的習題教學,要做到既切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不陷入題海之中.事實證明,辯論式解題的方法,值得一試.
所謂“辯論式解題”,就是把辯論情景引入例題教學的方法.其做法是:課內教師出示精選的例題,請學生(一名或多名)解答該題,而教師和其他同學在其解題過程中不時提出一些問題,諸如,為什么選擇該研究對象?為什么選用該運動過程?為什么應用該規律?為什么利用該數據?,等等,從各個方面對解題學生進行“逼迫式”提問,迫使學生充分調動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并經合理的調配、組織、應用,對自己的解答過程作出圓滿的解釋.如此一來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所學的知識成為活的生命體,同時也可以使在理解、運用不同知識的過程中所存在的缺陷也得到暴露,從而得以糾正,進而使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把學習從知識的積累,推進到理解、內化,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掌握科學的方法的高度.
實施辯論式解題,對教師在例題選擇和設計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對教學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識,及學生在理解和運用過程中的典型的誤區、盲點,要心中有數.然后選擇針對性強,而難度適宜的習題.在學生解題的過程中,設計恰當的提問.同時鼓勵其他同學積極提出自己的疑問,使學生中普遍存在的錯誤得到充分暴露.爾后經過同學們的討論,輔以教師的點撥,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該知識點并掌握其應用方法.
在辯論式解題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充分地暴露出來;教師是主導,對學生暴露的問題進行恰當的引導、點撥,真正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在解題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及嚴謹的科學思維方法,幫助他們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內涵.這才是習題教學的真正目的.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綜合運用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均有明顯的提高.
三、利用變式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
變式訓練就是要讓學生不滿足于現狀,在充分調動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去尋求新的解題思路,獲得新的規律,以及原有知識在新的不同環境中的運用條件、特點,從而培養學生的進取心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變式訓練的形式很多,主要有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等訓練,不同形式的訓練對能力培養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1.一題多解.主要是培養學生求異創新的發散性思維,通過一題多解的訓練,學生可以多角度、多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開拓解題思路,提高思維的靈活性、發散性,使不同的知識能夠綜合運用,并通過多種解法的對比,選擇最佳方案,總結解題規律,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實現思維的再創造,知識的再聯系、再排列.
2.一題多變.主要是培養學生思維的應變性,對習題通過條件變換、狀態變換、過程變換、因果變換等,使之變為更多的有價值、有新意的新問題,使知識的各個要點都得到運用(或使更多的知識得到運用),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隨問題角度的轉換而轉換、隨問題內涵的深入而深入,使其思維能力在解題過程中不斷提高,而且思維的敏捷性和應變性也得到發展.
3.多題歸一.培養的是思維的收斂性,任何一個創造過程,都應是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的良好結合,因而,收斂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基元之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收斂性同樣是非常必要的,而多題歸一的訓練無疑是培養收斂性思維能力的良好方法.物理習題雖然數量眾多,且類型各異,但有許多習題,其內在本質都是一樣的,如“追及”類問題,本質都是研究速度相等時,兩車位置誰前誰后的問題,對這樣一些質同形異的問題,通過歸類分析,抓住共同的本質特征,掌握解題的規律,就能通過舉一反三,達到觸類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思維的創造性得到提高和發展.
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總復習作為其中的一個環節,應引起重視.經過兩年多的學習、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已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在此基礎上,注意引導學生歸納知識,使之形成網絡體系;引導學生總結規律,形成有益的思維慣性;引導學生找相似中的不同,使其思維更具有批判性、發散性、收斂性、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