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琦
馬云為什么如此熱衷于幫助中小企業?原因很簡單,依靠中小企業發家致室的阿里巴巴離不開他們。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對于一些中小企業來說,這個冬天來得特別早,也來得特別兇猛。
日前,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發布的統計結果顯示,在國際經濟形勢增速放緩,國內宏觀調控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下,相當部分中小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等困難,上半年有6.7萬家中小企業倒閉。
巨大的數字讓業內人士噤若寒蟬。為什么會這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小企業遭遇融資瓶頸。銀監會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各大商業銀行貸款額超過2.2萬億元,其中只有約3000億元流向中小企業,僅占全部商業貸款的15%,比去年同期減少300億元。數據表明,中小企業融資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
在很多企業忙著準備度過“寒冬”的時候,實在是很難看到有人站出來,去幫助這些中小企業,但當他們以為希望斷絕的時候,馬云站出來了。這個在西湖邊一手創立了阿里巴巴的瘦小男人,日前在杭州召開“第二屆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亞太中小企業峰會暨全球網商大會”,面對全國中小企業由于資金短缺紛紛遭遇“寒冬”的事實,現場支招如何“過冬”。
馬云為什么如此熱心幫助中小企業?原因很簡單,依靠中小企業發家致富的阿里巴巴離不開他們。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阿里巴巴能夠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它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商業模式。早在建立阿里巴巴之初,馬云就認識到,阿里巴巴的目標是為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的貿易往來提供一個平臺,把他們與全球連鎖供應商連到一起,打造市場。通過借助互聯網,阿里巴巴創立了自己獨特的經營模式:一是向全球買家展示中國企業,二是向中國企業提供國際買家,將中國企業長期以來的商業習慣向更高一級的行為階層推進,使他們迅速地向網絡商務靠攏,從而為海外企業所熟悉。
依靠這一策略,阿里巴巴獲得了巨大成功,而馬云得以在香港上市,正是國際資本對中國中小企業的看好。但現在,阿里巴巴的麻煩來了,如何幫助這些深陷在泥潭里的中小企業成為馬云的頭號課題。
7月24日,馬云對阿里巴巴集團近萬名員工提到:“在今天的經濟形勢下,很多企業的生存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是我們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在今天最完美的詮釋!我們要牢牢記住:如果我們的客戶都倒下了,我們同樣見不到下一個春天的太陽!”
光有決心不行,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需要切實的計劃。
由于財務體制建設、信用體系的缺失,中小企業融資難被公認為世界經濟難題之一。在國內,因為貨幣手段和流動性回收策略的運用,中小企業長期面臨龐大的資金缺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阿里巴巴集團旗下企業阿里軟件首先作出表率。
日前,阿里軟件聯手華登國際、賽伯樂、戈壁等國內外20家風險投資機構成立阿里巴巴“軟件互聯平臺”投資者聯盟,該聯盟將在5年內用10億元培育國內在線軟件服務市場,并計劃實現軟件互聯平臺200億元的總服務收入,幫助30家軟件開發商“具備”上市資格。
“投資者聯盟成立之后,阿里巴巴‘軟件互聯平臺上的中小軟件開發商和個人開發者將優先獲得資金和資源的支持。未來這個平臺將產生10000個以上的在線軟件應用,種類超過上千種,形成類似淘寶形式的軟件大集市”。 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軟件總裁王濤說,“這樣不但能幫助‘軟件互聯平臺上的軟件開發商做大做強,同時也能幫助風險投資尋找到最好的投資項目。”
不過,風險投資雖能暫時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這仍然遠遠不夠。為此,馬云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對國內中小企業進行調研。他發現目前面臨的困難最大的是規模在10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這當中又以兩三百人的企業壓力最大。在廣東,這類企業不少已關門走人。
如何挽救這些企業?馬云給出的答案是:一是收縮經營,把非核心的業務全部砍掉,節約資金集中發展優勢產業,把現金牢牢抓在手里才是硬道理;二是反思自己的商業模式,適時轉型。
相對于處于冬天的中小企業,馬云明白除了給他們提供一切便利,還需要給他們壯膽。“在電子商務的汪洋里,贏家不會是鯨魚(大企業),而是小蝦(中小企業)。”馬云毫不掩飾對中小企業發展潛力的期許。
馬云一直認為,電子商務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上將扮演重要角色,電子商務改變了商業世界,讓中小企業可以在公平賽場上享有推銷品牌的新機會。中小企業將主宰全球貿易及電子商務的未來。
解決了融資問題,膽氣也壯起來的中小企業,在馬云的關心下,有信心走出這個冬天嗎?希望馬云的如意算盤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