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網絡視頻行業迅速崛起,身價陡增。然而,在迎來收獲之際,也是瓶頸凸顯之時。2005年國內網絡視頻超過千家,但到2006年這—數字就銳減到幾百家,而到2008年,大概只剩下200家左右。再過幾年,大部分難于贏利的中小網絡視頻面臨著轉型、重組或倒閉之虞,未來能存活下來的大網絡視頻不過十來家(《版權官司日趨尖銳視頻網站奧運年遭遇“分水嶺”》,“商業”,2008年6月20日)。
何以“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究其原因,目前有4大硬傷掣肘視頻網絡走強:

1、同質化嚴重,缺少精確的盈利模式。盡管分享視頻、點播視頻、直播視頻、輪播視頻、下載視頻和搜索視頻等形式多樣的網絡視頻已多達數百家,然而表面的熱鬧并不能證明視頻業興旺,這個市場似乎還是亂成一鍋粥,找不到有效贏利模式,前景不樂觀。目前,視頻網絡同質化嚴重,多數是從“西天取經”回來,從頁面到服務內容,再到贏利模式,都是似曾相識。沒有精準的競爭策略與有效的商業贏利模式,仍以網絡廣告、用戶服務費為主,在目前國內網絡廣告“僧多粥少”的情況下,視頻網絡嗷嗷待哺,距離成熟商業模式建立尚有較長時日。
2、巨大運營成本壓力,制約視頻壯大。P2P作為尚未成熟的技術,用戶體驗非常昂貴,網站架構、用戶界面、網絡訪問速度等傳統問題依然重重,用戶數激增后,帶寬和服務器的瓶頸凸顯,網速變慢不流暢,成本驟增。網絡視頻的運營成本支出主要有三部分:帶寬、服務器、推廣,其中以帶寬最甚。據悉,國內運營網站所需要的成本是美國的3~4倍,要達到如美國最大視頻網YouTube的流量,一家公司每年要向電信運營商支付的費用是2.4億元,這對弱小的視頻企業來說無疑是天價,難于贏利。
3、版權問題日益嚴重。P2P方便網民的同時,也成了盜版滋生的溫床。隨著政府監管的加強、版權保護力度的加大,版權問題將在奧運會后日益突出,成為了網絡視頻面臨的又一重大難題。有侵權問題的網絡視頻,將面臨被列入廣電總局“黑名單”的危險,難獲視頻經營牌照,或扯上巨額的訴訟官司,這對步履維艱的網絡視頻來說無疑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4、內容有失風范。時下國內形式各異的網絡視頻給人感覺就是“不太正規、不太入流”,總以“惡搞、噱頭”以求帶動流量,有如“下里巴人”,而不像傳統媒體那么“陽春白雪”。網絡視頻中暴力、色情、封建和反動等問題仍衍生蔓延,挑戰基本的社會道德、秩序與制度,影響正規的網絡視頻聲譽和運作,引起國家從嚴監控,危及生存空間。而在奧運會之后一批“不良之馬”將被“禁閉”。
—-許麗萍(福建·廈門)
廈門前埔醫院信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