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森
目前朋友和我聊天時說到美國奧運會,我說美國沒舉辦過奧運會。朋友瞪大眼睛,被我的無知驚呆了,說你連美國舉辦過奧運會都不知道,洛杉磯奧運會和亞特蘭大奧運會,這么有名的奧運會難道你也沒聽說過?你對體育也太不關心了吧。
我說,這兩個奧運會我當然知道,我只知道這兩個奧運會都是所在城市舉辦的,和美國國家無關。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是傾國家之力來辦,導致我們誤以為洛杉磯奧運和亞特蘭大奧運也是美國在辦,其實西方國家舉辦奧運,基本上都是所在城市在辦,和國家財政沒關系。美國政府不但沒有為這兩個奧運會出一分錢,洛杉磯申辦奧運獲準后,美國國會還立即發表聲明,國會不會動用一分納稅人的錢來資助洛杉磯奧運會。第二天,加州州政府和洛杉磯市議會也發表了同樣的聲明。洛杉磯市民還上街游行抗議洛杉磯舉辦奧運會,他們擔心奧運會成為洛杉磯市民的沉重負擔,為了一個月的賽事,還債要還很多年。
洛杉磯市民的擔心在當時不是沒道理。在洛杉磯奧運之前的慕尼黑奧運、蒙特利爾奧運都虧損了10億美元,加拿大蒙特利爾市直到2006年才還清1976年奧運的債務。前蘇聯舉辦的1980奧運虧損更是高達90億美元。所以在洛杉磯奧運之前,幾乎沒什么國家和城市有熱情申辦奧運。當洛杉磯奧委會向國際奧委會遞交1984年舉辦奧運中請的時候,全球只有這一個城市提出申請,沒有競爭對手,洛杉磯就自然中選了。
各國競相爭辦奧運是洛杉磯奧運之后的事情,因為洛杉磯奧運不但沒有賠錢,還賺了2.25億美元。從洛杉磯奧運之后,舉辦奧運才成了賺錢的大買賣。比如漢城奧運就賺了4.7億美元,是官辦奧運盈利的最高紀錄。上次悉尼奧運就賺了7.56億澳元。
扭轉歷來奧運賠錢賺吆喝的是彼得·尤伯羅斯。在市民抗議和沒錢辦奧運的窘境下,洛杉磯奧委會委托當地一家體育經紀人公司尋找洛杉磯奧運的組織者。這家獵頭公司從200多人的資料里找到了尤伯羅斯。尤伯羅斯那時是一家旅游公司的經理,42歲,年輕的時候愛好水球,差點進入美國國家水球隊。當尤伯羅斯成為洛杉磯奧運組織者宣布后,記者從報紙上查找尤伯羅斯和他的旅游公司的相關資料,在11年時間里,只被媒體報道過一次。然而,就是這名不見經傳的尤伯羅斯,開創了奧運全新的經營模式。他把自己的旅游公司賣掉,到組委會上班的第一天,連辦公地方也沒有。原先答應租房給他們的房東,擔心他們付不出房租,就換了鎖,不租了。尤伯羅斯只好找到朋友的房子作為辦公室。上班后才知道,洛杉磯奧委會連個銀行賬戶都沒有,他就自己掏出100塊來開了一個銀行戶頭。
為了解決組委會日常開支,他出的第一招就是電視轉播權只賣獨家,想投標的必須先打75萬美元到組委會賬戶作為投標保證金。有三大電視臺各打75萬保證金到洛杉磯奧委會賬戶,招標結束后,這225萬保證金是要歸還的,但是在招標談判的漫長過程中,這225萬美元每天的銀行利息就是1000美元,這就可以應付組委會的日常辦公開支了。結果獨家電視轉播權賣出了2.25億美元的高價,到2004年雅典奧運的時候,獨家電視轉播的價格已經漲到15億美元了,電視轉播費已經占據奧運收入的一半。
尤伯羅斯出的第二招就是奧運贊助商只能入選30家,每個行業只能有一家入選。這就大大刺激了大公司競爭入圍的熱情??煽诳蓸泛桶偈驴蓸犯偁幍慕Y果,是可口可樂以1300萬美元的贊助獲得唯一指定飲料。以前不限定贊助商數量,奧運組委會反而要求爺爺告奶奶拉贊助,現在限定為30家,大公司反而展開激烈競爭,爭取成為唯一者。美國柯達公司沒領會奧運市場的變化,還擺譜只能出200萬贊助。尤伯羅斯就甩開柯達和日本富士談,富士出價700萬美元,還為奧運所有記者拍的照片免費沖膠卷。富士膠卷在洛杉磯奧運一炮打響,從此具有了和柯達抗衡的實力。
尤伯羅斯開源節流的種種招數,例如不建奧運村,租用附近3所大學的學生宿舍,盡量不新建體育場館,把老場館改造擴建,擴大奧運志愿者隊伍等等,最后的結果就是洛杉磯奧運不但沒有賠錢,還贏利2.25億。
奧運盈利模式由尤伯羅斯創造之后,世界各國都開始競相申辦奧運了。國際奧委會也有錢來津貼窮國運動員參賽,使得奧運規模達到空前程度。
奧運火炬接力傳遞也是尤伯羅斯想出來的。希臘火炬到達紐約,再從紐約接力傳遞到洛杉磯,其間距離是1500英里,尤伯羅斯提出凡是想參加火炬接力的,要出錢購買,3000美元一英里。結果報名的人十分踴躍。不過這接力所賺的錢,尤伯羅斯沒拿,而是撥入當地體育基金,以改善接力者所在地的體育設施。
正是尤伯羅斯創造性的貢獻,他的奧運經營模式不僅成為工商管理的經典案例,而且被封為自從奧運創辦以來,對奧運貢獻最大的人。
中國承辦了北京奧運,是否也將有創造性的貢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