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琪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和擴大,社會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隨著社會發展的進程,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人們的重視。
近年來,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逐年有上升趨勢,許多學生的心理問題到大學階段開始出現。據某大學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該校40%左右的大學生存在各類心理問題。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在這一階段就顯得極其重要了。中國教育家孔子曾說:“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也,故人不能無樂。”美好的音樂可以豐富人們的審美情感,幫助人們形成高尚的情操。因此,音樂對人的心理是有幫助的。目前,在高校開展的素質拓展活動中,音樂活動也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并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通過合唱訓練增強大學生的道德情感的認識能力
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種高級形式。它是人們根據社會的道德規范評價自己和別人的舉止、行為、思想、意圖時所產生的一種情感。在道德情感的內容上,包括公正感、責任感、義務感、自尊感、羞恥感、友誼感、榮譽感、集體主義情感、愛國主義感等等。在高校中,道德教育是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學校也設立了許多的相關的課程讓學生學習,以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感認識。
高尚的情感是人精神完美的重要條件和標志,合唱訓練對培養和豐富人的道德情感具有特殊的作用。優秀的合唱作品可以揭示社會生活的本質,喚起人們對真、善、美的熱愛和追求,對假、丑、惡的痛恨和唾棄。這種感染力是一種內在的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鳴、激動、聯想。它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學生,使他們在接觸這些作品的同時,強化良好的道德情感認識,從而達到完美高尚的思想境界。并且,通過具體的音樂形象,感染學生,沁潤他們的思想。
例如,學生在排練《燦爛陽光下》時,為了讓同學們唱好歌曲,我便為他們講解了歌詞中提到的一些重要的歷史時刻,以及歌曲所表達的思想情緒,學生在演唱后就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我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國際地位也不斷提升,在許多國際事務中,中國都獲得了極其良好的形象。再通過合唱隊員的演唱,將歌曲內容更加直觀地表現了出來,經過演出再傳達給欣賞者,他們也能通過歌曲感受到祖國的巨大變化,通過合唱隊員表演時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也讓欣賞者感受到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這種豐富的情感,在表演者和欣賞者雙方必然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進而使感情得以凈化、豐富和升化。獲得良好的道德情感體驗,從而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感認識的能力。
二、通過合唱訓練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情感的能力
美的事物之所以讓欣賞者產生美感,是因為它含有各種美的元素。而許多大學生由于受到目前中國的快餐文化的影響,對一些節奏感強、感情淺顯易懂的流行音樂很感興趣,更認為古典音樂太過高深而無法理解。受過良好音樂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感地看出一切藝術作品和自然事物的丑陋,很正常地加以厭惡;但一看到美的東西他也就會贊賞,很快樂地把他們吸收到心靈里滋潤。因此,自己的性格也會變得高尚、優美。
通過盡可能多地體驗和感受大量的藝術作品,來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比如,學生演唱合唱作品《雪花》時,其旋律優美寬廣、舒緩流暢。通過豐富的音樂表現手法使合唱隊員在演唱該作品的時候仿佛身處漫天的飛雪之中,大地銀裝素裹,在這白色的世界里,自己的心仿佛都是純潔的,自己也好像隨風飛舞的雪花,融入到了這個世界當中。通過對音樂的感受,領悟這種愉悅的審美境界。又如,在演唱合唱作品《太行山上》時,通過學習,大家不但了解到了歌曲的作者賀綠汀的作品,同時,更體驗了抗日戰爭時期,革命者對戰爭所充滿的信心。內心不斷發生美德需求,對生活中美好事物也會充滿興趣和愛好,情緒、情感都會隨著藝術實踐而逐漸豐富起來。此外,還有很多的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各種調性的合唱曲目,充分發揮了合唱的特點,這些作品都能
激發學生對藝術的極大興趣。
三、通過合唱訓練促進大學生相互的協作精神
近年來,獨生子女的問題開始慢慢凸現出來。許多同學都只關心自己,而不關心他人,常常都以自我為中心。因此,社會生活中,團結、協作的作用就更顯重要,人們只有相互幫助,互相促進,才能使各種活動取得最佳效果。協作所產生的合力遠遠大于個體能力的和。友誼是人類高尚的品質之一,它使人的性格開朗、熱情真誠,使人格向健康方向發展。作為一種集體活動,合唱是最好的協作平臺。它不僅是一種群體的演唱形式的表現,更是一種合作能力的體現。
合唱作品的演唱要求是要達到統一與協調,一個合唱作品要把眾多的人聲進行全方位的調節,使之達到和諧、統一,從而準確地表現藝術作品。只有達到了高度的統一,才能很好地去表現作品,產生深刻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在合唱的訓練中,不僅對合唱隊員的音樂素養有很高的要求,更是要求每一個合唱隊員在自己的聲部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在訓練中,每一個隊員都必須相互配合、認真協作,才能唱出美好的聲音。在合唱中有五靠的原則,即“與左右鄰座靠;與本聲部靠;同聲聲部相互靠;低聲部向高聲部靠;整體往一塊靠。”如果合唱隊員沒有學會相互協調自己的聲音,那么,所有合唱隊員的聲音無法結合在一起,合唱的演唱也就不可能成功了。因此,只有長期的訓練才能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以及團隊意識。并且,合唱訓練中,除了聲部的統一外,還需要使音色統一、演唱情緒統一、風格統一等等。所有的這些,也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排練,使合唱隊員之間形成一種默契,從而才能很好地表現作品。一個合唱隊從排練到演出,需要高度的配合高度的協作,在整個過程中都表達了集體的心愿,在演出或比賽的過程中共同分享成功與失敗。“達人先達己、利己先利人”,這種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是合唱隊每一個人都必須做到的。
四、通過合唱訓練幫助大學生建立更加良好的自我調控能力
目前,在大學生中存在較大的心理問題,都是由于社會、家庭、學校的各方面因素引起的,許多學生都缺乏自制力。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能夠承擔責任,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能夠調節自己的心理沖突等。
一個在合唱隊表現好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往往也比較好。這也是因為他們的意志力和自制力也在合唱的排練中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合唱隊的訓練不僅要注意力集中,還要求主動思考,理解指揮的意圖,在演唱中將指揮的處理完全表達出來,隊員需注意指揮的每一個細節。最后,將其完美地反映在作品中。這樣,其自制力也在無意中得到了良好的提高。
合唱最善于表現群體性的共同生活、思想和情感,能夠最直接地展示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風貌。合唱以其最豐富、最深刻的藝術感染力通向人們的心靈,給人以溫暖、撫慰、激勵和震撼。“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哲學觀,強調一種全球合作精神”,合唱以情感和意志的方式出現,對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審美能力和審美教育的提高有明顯作用,使之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學生素質拓展活動在全國推廣的今天,合唱活動為豐富大學生的素質拓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合唱的音樂活動,能很好的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年第7次印刷
[2]李伯黎.燕國材.教育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第7次印刷
[3]林華.音樂審美心理學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次印刷
[4]余篤剛.聲樂藝術美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次印刷
[5]孫從音.合唱藝術手冊.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9月第2次印刷
[6]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年10月第2次印刷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