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小莫
姐姐的女兒囡囡,生下來就很柔弱,動不動感冒,咳嗽。發燒時臉蛋紅得像小番茄,嗓子哧拉哧拉地響,讓人看了心疼不已。
這樣一個寶貝,晚上睡覺偏偏愛蹬被子。嫩藕一樣的雙腿,一蹬一蹬,身上的被子三下兩下就被踢光光。然后,她縮著小身子,在瑟瑟寒冷中照睡不誤。而姐姐從小就能睡,頭落枕頭三秒鐘入睡,一覺到天明,雷打不動。于是愛蹬被子的囡囡便常常因為受涼而發燒。
姐姐為此苦惱不已。
后來,囡囡的身體似乎好起來。流感來臨,她也能安然無恙。我盛贊:“囡囡越來越乖。”姐姐一臉的得意,自夸:“每晚給囡囡蓋好被子,她媽媽功不可沒!”原來,每晚睡前,姐姐喝下一大杯白開水,一小時后醒來小解一次。給囡囡蓋好被子,再喝一大杯白開水,如此反復。姐姐還想出更多的辦法:將自己的長發繞在囡囡的小手上,只要囡囡一動,她便及時醒來。看著姐姐有些浮腫的眼睛、略顯蒼白的臉色,還有一臉得意的表情,我忽然說不出話,心里有諸多的不舍與感慨。
囡囡一天天長大。上了小學,姐姐很注重培養她的獨立能力。上學放學,囡囡不用大人接送,自己步行。那天早上,我開著車,帶著姐姐,遠遠跟在囡囡后面。碩大的書包一下一下打著囡囡的屁股。早上的馬路,人來車往,囡囡小小的身影就像一朵柔弱的小花,在微風中輕輕顫動。我看見姐姐的眼里漸漸蓄滿淚水,然后成串地落下。
囡囡長得很快,前一年買的衣服,第二年就見小。那天,姐姐幫囡囡套上新花裙,囡囡不住地跳啊跳,一邊跳一邊問:“媽媽,我是怎樣長大的?為什么我覺不出自己在長大?”姐姐含笑看著女兒,眼睛里是無限溫柔,眼角卻有了淡淡的皺紋。
“媽媽,我是怎樣長大的?”這句話我在另一個場合再次聽到。那是在一對新人的婚禮上,新郎新娘給父母鞠躬后,主持臺的大屏幕上,一幕一幕現出新郎新娘成長的痕跡。
我們看到嬌美的新娘,幼年時,瞪著懵懂的大眼睛,好奇地看著鏡頭;童年時,花蝴蝶一樣在草叢中奔跑;少年時,坐在墻頭若有所思;大學時,如同出水芙蓉一般站在學校門口……新娘說:“看了這些畫面,我很激動,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是怎樣長大的。”她將頭伏在母親肩頭,問:“媽媽,我是怎樣長大的?”淚水從她的眼里滑出。婚禮之后,她與新郎將遠赴加拿大。父母的愛,將被拉得更長更遠。熱鬧的大廳一時間安靜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有感動輕輕流過。
“媽媽,我是怎樣長大的?”我又想起囡囡的話,想起姐姐深夜里的白開水,想起自己腹中的孩子,每一次胎動都讓我欣喜不已,想起母親聲聲的叮嚀與牽掛……
媽媽,我是怎樣長大的?這個問題讓我的眼睛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