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富蘭克林·拉塞爾
碩壯的大皇帝企鵝立在大塊浮冰上,面對著向南極天際下沉的通紅的午夜太陽。1月的太陽沉落了,黃色陽光抹過冰原。半小時后太陽重新升起,射出耀眼白光。皇帝企鵝立定強有力的腳爪,平衡一下它那1米多高的身軀,鉆下水去。
企鵝一入水就變得像魚一般活潑,朝幽暗的海底俯沖,比魚更快速,可潛水20分鐘捕食魚蝦。人在這冰冷刺骨的水中只要幾秒鐘就會凍死,但企鵝身上長滿濃密油光的羽毛,空氣貯存其中,有絕緣作用,故寒氣不侵。在200多米漆黑的海水下,這種大鳥能覺察其他生物在黑暗中移動時的振動,猝然沖向一群烏賊,用尖喙咬住獵物,然后回到水面。
它像游龍般躍出水面1米高,肚子朝下,撲通落在浮冰上時,海水閃閃發光。其他數以百計的皇帝企鵝也都隨著躍出水面,直立冰上,就像一排領班侍者,身穿白硬胸襯衫,黑燕尾大禮服,好不神氣!大皇帝企鵝重達45公斤,是同類中最大的。
企鵝是地球上比較特別的動物,在那一望無垠、寸草不生的南極冰原,這種不能振翼飛翔的鳥縱橫于數千公里的大海上覓食,無懼于苦寒與疾風,并鍛煉出特別本領和即將來臨的寒冬搏斗,依賴體內過剩的脂肪,即使數星期乃至數月不進食也能支持下去。它們擠在一起互相取暖,利用特別濃密的羽毛,抗拒其他生物所無法忍受的威猛颶風。
大皇帝企鵝又鉆進水中,聽到鯨和海豹在同一海域覓食,發出呼嘯、低沉的咕嚕和喘息聲。它的生命和這天寒地凍、危機四伏的自然界中其他無數動物連在一起。海中的硅藻和微型植物是糠蝦捕食的對象,而這種160毫米長的蝦狀動物又是千千萬萬鯨、海豹、海鳥、烏賊等的食糧。南極夏季的1月、2月是一年中最理想的捕食期。于是皇帝企鵝不停地飽餐烏賊和小魚,比過去長得更肥壯。
2月底,南極秋季將臨,日益疾勁的風暴橫掃海面和冰原,大皇帝企鵝停止進食,開始向南走動,成千上萬的企鵝結隊隨行,向古老的繁殖區遷徙。每年此時,它們憑本能回到南極洲海岸附近的同一低洼冰原去。
大皇帝企鵝在它有生的8年中,已6度南遷。有一年,企鵝的群棲窠在海上1.5公里之處。另一年,它在冰上步行了40公里才到達老家,今年,2月初冰就融解崩裂了。然后重新凍結為高低不平、橫七豎八的大冰塊,形成重重障壁。它在一個大冰塊旁停下來,身后的許多企鵝互相跌撞,擠成一團,憤怒地爭吵,叫嚷,直到大家止步才罷休。
經過半天的耽誤,大皇帝企鵝終于爬過最后一重鋸齒狀障壁,用腹部快速溜過平坦的冰原,并用強健有力的腳滑行,一小時內到達群棲窠所在地。它在那里一聲復一聲啼喚,發出刺耳的喇叭聲,向去年的配偶示意求愛。憑對方的歌聲,可認出去年的愛侶。每天有許多雌企鵝在它面前唱歌。為了贏得它的垂青,不惜打起架來,但它不放在眼內。它等待,在齊聲合唱、咯咯啼喚向它獻媚的企鵝群中緩步而行。氣溫下降了,不久,太陽又從北方天際升起——蒼白的陽光出現不過7小時,黑夜則長達17小時。海面凍成結實的冰原,大海已遠在北方65公里處。
在一個狂風大作的夜晚,大皇帝企鵝碰到一只孤單的雌企鵝,正立在大冰塊下風處。它引吭高歌,對方也隨聲唱和。它屈身行禮,伸出頸項,又唱起來。現在它和老伴面對而立,胸抵著胸。一座冰山裂開的隆隆巨響隨風傳來。
當晚氣溫降至零下40攝氏度。無數企鵝排成橢圓形的長隊,把大皇帝企鵝和它的老伴緊緊包圍起來。整晚狂風不息,可是,它倆在一起卻感到無限溫暖。
企鵝的求偶和交配期從4月一直到5月初。這是初冬風暴最多、氣候最壞的日子。然后,企鵝的繁殖區歸于一片沉寂。白日變得更短。到5月中旬,太陽在天際只露出火紅的眉梢,前后不過幾分鐘,夜晚長達23小時。有一天,破曉前不久,雌企鵝產下一個卵。大皇帝企鵝興高采烈,雙雙對唱。周圍其他企鵝也成雙成對,為它們新產下的卵而慶祝歌唱。嘹亮的歌喉在晨風中震顫。
不過,產卵只是大皇帝企鵝和它配偶的婚配關系暫告一段落。新卵產下不久,雌企鵝向它鞠躬,縮攏孵囊的松皮把卵露出來。它歡唱鞠躬,以喙觸卵。雌企鵝倒退幾步,卵就棄在冰上。
大皇帝企鵝立即滑步向前,用喙把卵拂到自己扁平的腳蹼上,又彎曲腳下的利爪,把卵從冰上舉起放入自己的孵囊,然后閉上。雌企鵝歌唱,鞠躬后掉頭走開,跟隨其他雌企鵝朝北方大海進發。
大皇帝企鵝在下一個月中守護那只卵,挨過南極冬季最寒苦的日子。有些體質較弱的雄企鵝喪失了求生的意志,被暴風吹倒時,便隨風滾過冰原。其他雄企鵝把卵棄置在幾乎是永遠的黑暗中。那些卵往往被單身企鵝據為己有。
然后,有一天,太陽在冰原上微現,北方天際短暫地閃露一丁點陽光。企鵝群棲窠頓時蓬勃有生氣。第一批新卵中雛鳥紛紛破殼而出。雛鳥因饑餓而叫號,可是叫也枉然。因為吃得飽飽的雌企鵝還遠在110公里外的冰原上朝著群棲窠掙扎趕路呢。
7月中旬,大皇帝企鵝覺察自己的卵在蠕動,于是彎著腰,松開孵囊,露出裂了殼的卵。這時雛鳥正在里面拼命撞。它收緊孵囊,卵殼就在里面貼著皮膚摩擦。第二天黎明,蛋殼破了。小東西啾啾叫,從皇帝企鵝腹下一躍而出。它俯身用少許乳汁狀分泌物哺育雛鳥,那是它在捕食季節儲存的最后一點食物。雛鳥賴體溫、父親口中的少量食物和自己體內的殘余蛋黃以維持生存。皇帝企鵝用喙整理雛鳥的羽毛,再把雛鳥推進孵囊里。這時它必須堅持下去,忍饑挨餓,等待雌企鵝回來才可換班。
一星期后,暴風雪停止,雌企鵝開始露面,一個個身軀肥碩,羽毛光澤,它們走近時,群棲窠一片雛鳥咯咯喧嚷,嗷嗷待哺聲。企鵝群以滑雪橇的姿勢,一個踢一個在雪原上滑行。大皇帝企鵝孵卵將近65天,體重減輕了18公斤,終于聽到熟悉的歌聲,于是引吭唱和,它的老伴應聲作答。
但是它不肯輕易把雛鳥交出來。即使是它的老伴也不愿割愛。第二天,老伴用利喙猛啄它。雛鳥嚇得哇哇叫,從孵囊里掉出來,趴在冰上。雌雄兩企鵝都要奪回雛鳥。還有個單身的企鵝在旁伺機而動。一場混戰結束后,雌企鵝終于把雛鳥裝進孵囊,哺以半消化的烏賊。大皇帝企鵝躊躇了一天一夜,然后才離窠出海。
大皇帝企鵝在初春的海上大吃大喝時,雌企鵝卻將體內貯存的食物一點一點吐出哺雛。8月下旬,大皇帝企鵝又長得肥碩光澤走回來了。最寒冷的風暴已過去,現在雛鳥在雙親照料下,長得很快。到10月底,海上的冰退到群棲窠附近1.5公里時,雛鳥開始自己覓食。一日早晨,母親出海去了。大皇帝企鵝留在窠里,中間還要飼養雛鳥。有一天,雛鳥也離窠走了,靠本能學習獨立生活。
到了11月,群棲窠的所在地已變成一個長而橢圓、黃色污點斑駁的冰塊,并且開始瓦解了。浮冰在海水中發出低沉的爆裂聲和劈開時的轟隆巨響,大皇帝企鵝領著一群同伴立在一塊浮冰上,舉起鰭狀肢,伸出脖子,引吭長嘯,好像在期待著大海上短暫而豐饒的捕食期。后來,天快黑了,它便消失在食物充足的南冰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