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報人風骨:徐鑄成傳》
李偉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定價:38元
報人徐鑄成80余年豐富而坎坷的人生,涉及中國現代史上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作者與傳主既有鄉誼又親承謦欬,故掌握翔實的資料,使得傳記感性敘述與理性評價相得益彰。
《金融戰爭:中國如何突破美元霸權》
[美]廖子光
中央編譯出版社
定價:38元
作者從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權威角度,揭示了美元霸權這個有史以來最復雜的金融體制,并指出中國參與制定國際經濟金融規則的戰略意義。
《采訪本記》
曹聚仁
三聯書店
定價:19.8元
“本記”敘述始于日本明治維新之后的中日糾紛,重點在于“九一八事變”、淞滬戰役、“七七事變”,一直寫到南京淪陷,與《采訪外記》所敘“戰地八年”剛好接榫。
《千年爭鋒》
司馬牧牛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定價:28元
從西周到清朝,以漢族為主體的農耕社會與來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之間的沖突與交融中,可以觸摸到中華民族的形成脈絡,以及那些已經消失的游牧部落的滄桑命運。
《食物的世界地圖》
[日]21世紀研究會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定價:38元
世界上的美味有多少種?墨西哥有上百種生辣椒,德國有上千種香腸,法國“一個村子有一種奶酪”……本書剝開于食物歷史上的神話,把食物的秘密做成一道道紙上的開胃菜。
國有銀行改革的全景記錄
郭田勇
由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花旗集團、美國銀行、瑞銀集團等諸多國際銀行業巨頭紛紛遭受重創,被迫提取數十億乃至數百億美元的次貸損失準備,盈利更是少得可憐。相比之下,已經在海內外上市的中國三大國有銀行,在過去三年里,每年的盈利增長都在30%以上,幾項主要的業績指標已經不在國際一流銀行之下。日前,中國工商銀行的中報更是喜人,該行上半年稅后利潤達648.79億元,已超越匯豐,成為全球最賺錢的銀行。
真可謂風水輪流轉,在2002年和2003年,巨額的不良貸款和嚴重不足的資本金使中國的國有銀行背上了“技術性破產”的名聲。但短短的幾年時間,中國國有銀行已經從當年的“技術性破產”,變為了如今的“利潤奶牛”,并受到國際投資者熱捧,連花旗都一直在為痛失參股建行的機會而懊悔不已。不久前,美國銀行按照當年的協議對建行進行股份增持,還引起了不少人的“建行被賤賣”質疑,而在三年之前,這三家國有銀行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卻四處碰壁,幾乎沒有一家境外金融巨頭看好中國的國有銀行。
到底什么原因使得國有銀行自身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什么原因使得境外投資者對中國的國有銀行的態度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那就是始于2003年12月30日的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資深金融記者李利明的新作《背水一戰——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正是完整地記錄了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如何發生脫胎換骨變革的作品。
國有商業銀行,就是傳統上的四大國有銀行,是中國金融業的主體。他們的改革,涉及上萬億元的資金注入,涉及上百萬員工的工作和命運,成功與否關乎中國金融穩定,是中國經濟改革的重中之重。
為什么徹底的股份制改革才是國有銀行的唯一出路?股改之后,國有銀行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是什么?這些問題在這本書中都得到了較好的回答。該書全景式地記錄了從1979年農行、中行和建行相繼恢復設立開始的國有銀行改革發展歷程,特別是過去三十年來“國有獨資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國有控股股份制商業銀行——有外資參股的國有控股股份制商業銀行——國內外公眾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演變歷程,既包括最高層的重大決策,也包括金融決策和監管部門對于改革的指導和推動,還有國有銀行自身的脫胎換骨式改革。據我了解,這也是第一本全景式記錄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作品。
本書的價值還在于作者把各界,包括政界、業界和學界對于國有銀行改革的思考和認識,以及這些思考和認識與改革決策之間的互動完整地記錄下來。這些年作者一直活躍在中國銀行業報道的一線,采訪過國有銀行改革方案的設計者、改革決策的參與者和改革行動的執行者,寫出很多頗有影響的報道和評論,引起了高層的重視,也對國有銀行股改的順利推進起到過積極作用。該書正是建立在過去幾年作者對于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深入采訪和持續報道基礎之上的,是對國有銀行改革的全景記錄和深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