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翔

羅凡涅米位于赫爾辛基以北 800 公里,是芬蘭北部拉普蘭省省會,也是世界上唯一設在北極圈上的省會。游客來到這里必做兩件“大事”:第一是要把雙腳橫跨在北緯 66 度 33 分的北極線上拍一張留念照,第二是領取自己進入北極圈的證書。而圣誕老人就住在這里的圣誕老人村,村里處處彌漫著圣誕氣息。
在北京登機時是上午,8個小時后,到了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仍然是上午。從赫爾辛基(Helsinki),我直接轉機去芬蘭北部小城拉普蘭省省會羅凡涅米(Rovaniemi)。就這樣一路追著日頭,我在清澈的冷陽下,看到了那條畫在地上的白色弧線,線上印著“Arctic circle”。縱然北極圈緯度線是一條人造的線條,可是,當拿到一張印明自己到達極地的證明書,我不禁像孩童般跳了起來,我已經身在世界上最北最北的地方了。
拉普蘭省省會羅凡涅米因圣誕老人而聞名。說起來就像一個童話,駐扎在北極圈的圣誕老人每年都會收到70多萬封來自世界150多個國家的信件。如果不親自來到這里的圣誕老人村,一個東方人大約很難相信真有一位長著白卷卷大胡子的老頑童在某個白雪皚皚的小村莊笑瞇瞇地生活著。芬蘭人認定圣誕老人家住芬蘭北部地區拉普蘭省,這個說法又得到世人認同也是有道理的——因為拉普蘭的冬天擁有全世界最純凈的冰雪風景,此地特有的會拉雪橇的馴鹿,當然就是在漫天飛雪中載著圣誕老人和小精靈們去給小朋友們送禮物的靈獸。
在排隊候見圣誕老人時,我看見一個七八歲的男孩羞澀又緊張地將臉蛋緊緊貼在年輕母親的大腿上,就要見到那個每年都會給自己送上心愛禮物的老爺爺了,心情當然會很興奮吧!
大紅袍子,白色絲狀物做成的大團胡子一直遮到鼻子,一麻袋一麻袋偽裝的糖果擺在氣色紅潤的圣誕老人前方,幾個戴著紅色尖頭帽子的小精靈站在一側專司照相。披上一件紅色上衣,人人都像一團火炬一樣靠著圣誕老人,小精靈的閃光燈一閃,從此可以拿著照片哄小朋友了。圣誕老人博學多才見多識廣,說話和藹可親。得知我來自中國后,他竟分別用北京話、上海話、廣州話對我說了“你好”,他特別提到中國的哈爾濱:“我喜歡哈爾濱,因為我喜歡冬天寒冷會下大雪的地方!”
拜別可愛的圣誕老人,我們去了馴鹿場。因為不是冬天,所以沒有見到馴鹿拉著雪橇在雪路上滑行的景象,但是秋天的拉普蘭彩葉遍天。深紅、淡紅、濃黃、綠黃……空氣因植物的熱烈參與而充滿富裕的氧氣。芬蘭的森林太厚實了,它們就輕輕靠在車路的兩側,無聲無息,層層疊疊,那種被暈染了秋陽的綠,溫暖、細碎、飽滿,即使深不見底,也紛紛揚揚。
我們坐在皮艇上,沿著這樣美麗的森林漂流。千湖之國芬蘭有長達4 600公里的海岸線,因此木舟或皮艇漂流是非常大眾的水上項目。我們一路漂流,無垠的水面未見有第二撥游客。芬蘭導游卡瑞娜告訴我們,芬蘭人的最大優勢就是“豐滿的”自然和“苗條的”的人口。算起來,每一位芬蘭人,大約擁有17平方公里的土地。
那些童話中的小木屋,點綴在樹林中,不神秘,不陰暗。未經漆染過的暖黃色的木頭本色,年頭久的則變成淺淺的灰色。崇尚自然狀態的芬蘭人,拒絕油漆污染。政府會出資在森林中建造很多小木屋,里面備有火爐、床鋪,免費供那些徒步遠足的人休息。在湖邊建造一座度假別墅幾乎是所有芬蘭人最美好的愿望。買一塊臨湖的地,在上面造好別墅后,房前屋后長著的野果,在法律規定中卻允許他人采摘。秋天的采摘也是芬蘭人的游玩項目,雖然不是所有人都造得起湖邊的房子,但是,湖邊的大地卻是所有人可以分享的。
芬蘭的家家戶戶都有桑拿房。芬蘭人在裝修房屋時,都會提前設計出桑拿房的位置。這里的男男女女都高高大大,他們的床卻非常小。傳說,在遠古曾為海盜的北歐人因為在海上漂泊,習慣了在船上睡很小的床,以后就形成了睡小床的傳統。
煙熏桑拿是傳統的芬蘭桑拿。冬天漫長的歲月,芬蘭人養成了喜歡吃燒烤的同時也喜歡在煙熏桑拿房里品聞煙熏味的習慣。一位當地的小伙子眨著眼睛告訴我:我們這兒的人可是男女同浴的!但桑拿體驗中最讓我感到刺激的一環,還是在滿身汗水洋溢的時候飛奔出屋,直奔湖水跳將下去!從冰水中走出的一瞬,感覺皮膚似乎在微微地燃燒,之后就一點也不冷了,同時也不熱了。這時,腳踩著地上的黃樹葉,來杯冰啤酒,是一件愜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