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姝華

劍橋大學除了注重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更注重通過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領導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演講能力等。如果常規的教學和研究是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智商,那么社會活動就是在培養學生的情商。劍橋大學的社團活動極其活躍,教育、工程、藝術、法律、文化、政治、宗教、棋牌等,種類繁多。學生自己建立的社團就超過兩百個,無邊界工程師組織就是其中的一個。
參加迎新會
迎新會一開始,就讓在暑假期間去海外參與實地項目的同學介紹他們在國外的經歷。第一個同學介紹了他在非洲的一個當地醫院,進行基礎設施改造的項目,主要的工作是對太陽能發電系統和垃圾焚燒爐進行改造。另一個同學參與的是在偏遠落后地區,如何加快電子信息通信效率的工作。每一個同學上臺都把他們親身的經歷講得詼諧生動,妙趣橫生,對于高深的技術問題,也能夠用非常淺顯的語言表達出來,讓沒有專業背景的人也能聽懂。介紹完項目以后,進入自由交流階段,每一個組委會成員都和周圍的同學進行充分的溝通與交流。
劍橋的無邊界工程師組織有兩個管理團隊,一個是全英總部,負責聯絡英國其他大學的分部和外部組織;另一個是劍橋大學的分部。全英總部和各個分部都設有四個部門:培訓部,主要負責組織發展工作相關的理論與實踐培訓;研究部,主要負責發展相關的各種調研工作,比如尋找海外的合作項目和長期合作的非官方組織;財務部,主要負責找贊助,并對海外的實地項目和一些研究項目提供經費;項目組,負責與其他組織的專業人士合作,管理具體的項目工作。
籌款高手
培訓我們募集資金的是一個劍橋大學本科三年級的女生,年輕而有活力,身著粉色套裝,在臺上妙語如珠。如果不是她開場的自我介紹,我們還以為她是來自某知名企業的白領。她已經有兩年募集資金的實踐經驗,目前是總部財務的主要負責人之一。無邊界工程師組織募集資金的主要渠道是尋找企業贊助。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一共募集到了65 000千英鎊,用來支持組織的正常運作和派遣學生參加海外發展和救援項目。我們今年的計劃是為組織籌款10萬英鎊!
當她把這些數據告訴我們的時候,大家都大吃了一驚,如果不是親身體會,無法相信這樣亮眼的成績竟然出自這些年輕學子之手。她介紹了如何向潛在的贊助商介紹我們的組織,如何與他們建立良好的聯系,如何向這些公司介紹發展和救援工作的重要意義,如何打動他們成為真正的贊助商,并且要向贊助商定期呈交贊助款項的財務報表,使組織的財務系統對內對外都透明運作。
救援培訓
接下來的周末是發展和救援的實踐培訓。周五下午一點半,從全英各地來參加培訓的同學在劍橋火車站集合,然后坐車去劍橋郊區的一個農場。這次培訓其實就是模擬發展和救援工作的實際情況,要求學員自己動手親身實踐。如果被派往海外,在熱帶雨林地區或者醫療衛生條件落后的地區,如何保證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如何配備必需的藥品以防治可能的疾病;如果發生災難性的事件,比如戰爭、海嘯、火山爆發等,你自己的極限能力是什么,最基本的生活必備資源是哪些;在一定區域內,如何建立簡易低廉而且符合基本飲用標準的供水系統;如何建造可居住的房屋或者醫院;如何在救援行動中為難民搭建帳篷等。
培訓的內容非常充實,非常緊湊,很多培訓是分組的,這樣我們同時也在學習如何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項任務。
任重而道遠
如果問我在無邊界工程師組織學到了什么,那就是一種責任,一個工程師應該運用所學的知識和個人的智慧為全人類發展貢獻力量的責任。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夠把我在劍橋所學到的發展和救援的知識貢獻給自己的祖國和人民。“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希望能夠與海內外學子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