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衛華 陽 潔
新農村建設需要大學生的知識技能,吸引大學生下鄉的有時卻是公務員身份。
李亞鵬的實驗室設在北京市平谷區馬坊鎮二條街村委文化活動室一側。
今年北京市農委批了他們一個先期資金10多萬元的草莓育苗項目,這段日子他天天泡在實驗室里。
大多數村官沒有李亞鵬這樣幸運。對他們來說,日常事務和對于合同期滿后出路的憂慮,是生活的兩大內容。

項目成功的背后
2006年,中國農業大學化學系出身的李亞鵬與同分到二條街村當村委會助理的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畢業生王麗娜結成搭檔。他們一個懂技術,一個懂管理,被馬坊鎮委宣傳部長孫立妹評價為“最佳拍檔”。
兩位村官剛來就碰到了項目。當時平谷區的政策鼓勵發展設施農業,給一批條件成熟的村子下撥溫室補貼建大棚。二條街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聯系,引進了優良的草莓種植技術。
年輕的村助理得到了村黨支部書記的信任,完全承擔了草莓項目的具體事務。2006年,草莓項目一舉成功,每個大棚凈盈利2萬余元。第二年,草莓面積擴大到69個棚,為全村增收了100多萬元。李亞鵬告訴記者,如果手頭的研發成功,村里的草莓苗將不用再從農林科學院購買,這樣每畝大棚光種苗成本就可以從之前的4000元降到2000元以內,還能解決因距離遠購買的種苗成活率低的問題。
雖然盈利前景值得期待,但整個項目運作需要投資300多萬元。“這筆錢我都沒怎么敢細算,現在只是先做些小的實驗,以后將涉及很多復雜問題,包括人工的管理。”
另一個矛盾是,李亞鵬的合同明年將到期,不知道一年后續簽與否。而正在做的草莓研發項目,則需要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見效益。
梨羊村村官陳娟、高浮圖發起的“甜玉米”種植,也是馬坊鎮村官支農的典范之一。中國農業大學碩士畢業的陳娟帶來的甜玉米研發成果出自母校導師之手,剛試驗成功就在村里示范性種植,并在第二年推廣到了500畝,每畝增收800元的成果讓村民們十分興奮。
高浮圖總結他們的優勢體現在種子上。陳娟選種的是最好的超甜玉米,種子價格比市場上便宜80元左右,相當于成本價。鎮上的支持也是成功因素之一,推廣種植的3萬元資金直接從區委組織部劃撥,來自鎮里申請的吸引人才專項資金。
對此,馬坊鎮委宣傳部長孫立妹總結:“做項目的是少數。王麗娜能做成項目,也并不是靠她一個人,身后有鄉鎮、縣里、區里等所有人的支持。”她說,“馬坊鎮是試點鎮,區、鎮領導關注程度高,有問題會想辦法解決。其他地方不一定這么做。”
事實上,2005年至今,平谷區聘用的559名大學生村官中,數得出來的支農典型也就是寥寥數例。
團隊模式的嘗試
對于鎮羅營鎮北水峪村助理姚振文來說,搞項目沒有那么順利。
中國林業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的姚振文,是這個平谷區最北的偏遠山村里第一位大學生村官。村委會班子對小姚的印象是“不愛說,但做事踏實”,剛剛結束的村委會“五好黨員”評選,全村黨員一致通過推選這位大學生村官。
村支部書記張永印告訴記者,姚振文的到來讓村里檔案管理、網絡信息化上了一大臺階。更重要的是,他帶來了鮮活的思想。北水峪靠山伴水,林木覆蓋率達到93%。學旅游管理專業的姚振文提出可以在村北山脊上建一個森林公園模式的生態游覽區。不過眼下這還只是個設想。
姚振文是鎮羅營鎮旅游開發促銷團隊的一員。該鎮組織部部長趙順河介紹,這一團隊模式結合村官的專業和村里的主導產業,將42個村助理編為旅游開發促銷、法律宣教、果品市場營銷、有機種植技術推廣、網絡信息技術應用等6個團隊,整合使用。
姚振文所在的團隊一共8人,其中5名是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的。鎮委組織他們到全鎮的7個民俗旅游村做專業調研,上周剛剛形成一份《關于鎮羅營鎮旅游發展的建議思考》的調研報告,報告里的一些新思路讓趙部長十分驚喜。“鎮域經濟促進團的思維很活躍,提出的建議針對性很強。”他評價說。
團隊模式直接的經濟成果已開始呈現:奧運期間“鎮域經濟促進團”的果品營銷團隊參與了該鎮大桃品牌的整個營銷和宣傳策劃工作,現在其品牌價值已從之前的2元提升到6元每斤。趙部長認為團隊的作用功不可沒。
這種團隊模式在馬坊鎮的名字是“新農村服務小組”,在其他一些鄉鎮也得到鼓勵。但由于姚振文們大部分面臨合同期滿的出路問題,團隊的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政策優惠的現實落差
推動大學畢業生進村的政策因素至關重要。
平谷區人事局村官辦副主任胡連升告訴記者,2005年平谷區率先在北京市各區中開始招聘大學生村官服務新農村建設,為此開出了一系列優惠條件,包括年薪參照初級公務員標準確定為3萬,應屆非北京生源畢業生解決北京市戶口等。區財政全額支持了聘用這批村官的經費,并提供“五險一金”。
如今,整個平谷區新上崗的2008屆大學生村官達220名,規模大大超過往年,“村村有2名大學生”的目標如期實現。2008屆平谷村官的招錄取比例已超過10∶1,村官招聘也是優中選優,競爭激烈。
2006年,在平谷試點成功的經驗基礎上,北京市提出“3年內招錄8000名大學生到農村”的工作規劃。
在村官待遇上,胡主任認為“平谷區的政策要比市里的優厚,市里推行的政策要比全國優厚”。如平谷區2005屆村官當年簽合同非北京生源的戶口即可遷到北京,而2006屆北京市招聘的則需經過2年考核,條件合格后方能解決戶口。
但戶口和工資待遇仍然不是決定性的。大學生村官論壇上一個關于“加入大學生村官隊伍目的”的調查中,45%的被調查者選擇了“進入編制,加入公務員隊伍”一項。
鎮羅營鎮玻璃臺村村官宋小娜是北京市第一批村官之一。她坦承:“想著3年工作以后,應該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進入正式編制。”但情況并不順利,“一直被許諾會有一系列優惠政策,誰知合同到期后,真正的選擇只有續簽或者自主擇業。”
平谷區委組織部、人事局今年4月下發的2005屆村官助理安置文件中規定:合同期滿的村官參加7月平谷區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公務員,面試成績加3分,被評為市、區級的優秀大學生村助理再分別加2分、1分;參加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試,筆試成績加5分。
多數村官認為,這樣的有限政策傾斜,并不能保證擁有3年農村基層經驗的大學生村官獲得優先選拔。北京市平谷區東鹿角村大學生村官張曉鵬參加了3次公務員考試,一直未能通過。
今年7月,2005屆平谷區第一批公開選拔的32名村委會主任助理正式合同期滿。目前,7名村助理考上了北京市公務員,2名進入事業單位,3名選擇了自主擇業,其余20名村官選擇續簽一年。
宋小娜說:“選擇續簽是沒辦法,沒有別的出路。”稍可安慰的是,她的月工資比之前提高了500元。
扎根農村的身份疑難
連續3年大批量的招聘讓續聘村官感到“撲面而來的緊張氣息”。2005屆優秀村官杜鵬在采訪中急著向隨記者而來的區村官辦人員詢問北京市的新政策。
區村官辦透露,明年北京市將拿出100個公務員指標,面向大學生“村官”進行招聘。但這100個指標相比全市8000名村官,只是杯水車薪。“競爭太激烈了,”杜鵬感嘆。
一個最明顯的不利形勢是,中央大的政策背景是鄉鎮機構編制5年內只減不增。
“我們想留,可能因為政策留不住”,鎮羅營鎮委組織部部長趙順河認為,在編制限制下,村官想留在鄉鎮、農村不太現實。如果他們最終離開農村進入企業、公司, 3年的基層經驗又付之東流,反而身居劣勢。“現在要再出去找與自己當年專業相關的工作也很難,因為學的東西已經撿不起來了。”馬昌營村村官賈瑋如是說。
東店村2006屆村官李豐蓉則表態明確:“只要農村還需要我,我愿意留在農村。”
這種熱情卻面臨現實阻力。村官合同期滿后想繼續留在農村服務,面臨誰來發工資的問題。平谷區村官辦表示,續簽是一個過渡性政策,村官只能續簽1年,不可能無限期續聘。而目前村官的工資兩三倍于農村村干部工資,東高村鎮西高村支部書記李福成坦言,雖然村里亟需專業知識人才,但如果沒有上級財政支持,以村里的實力,他們確實也養不起大學生村官。
在各種大學生村官論壇上,出路和前途是被討論最多的話題。不少人擔心隨著大學生村官數量遞增,就業壓力將在兩三年后集中爆發。
“走馬燈”的吊詭
前途不明朗影響到新村官的就業熱情。2008屆新助理陳國棟告訴記者,他的一個同學在幾星期前已經選擇離開,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拿到北京市戶口本來是陳國棟選擇當村官的初衷,但他認為“現在看來,戶口已經沒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他正在考慮將來是否應該回家鄉廣東尋找更多發展機會。
對于大學生村官的流動,平谷區人事局副局長侯成江明確表示,“村官不一定在農村留住多少,這種管理是動態的,必然有走有留。”但東高村鎮西高村支部書記李福成對此感到憂慮,他認為大學生村官如果沉不下來,來一撥走一撥,對新農村的效用將大打折扣。
“培養一個大學生村官的成本要比一個公務員高30%,”平谷區人事局村官辦副主任胡連升表示,“村官是國家政策向農村傾斜加大投入的一種方式,可以說是不計成本。”
這種不計成本的投入帶有某種初衷與手段的悖論:一方面農村需要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但另一方面推動和吸引這些人才下鄉的卻是政府手中的公務員編制資源和薪金。一旦大學生們發現難以進入體制內,離開是必然的選擇。
如果任大學生村官走馬燈來去,村官政策也就面臨吊詭之局:一方面農村所得收益尚不明確,另一方面卻造成了大學生的知識能力退化,并釀成他們再次進入社會的難題。如此,是否應該以諸多的優惠政策推動大學生就任村官,成為一筆難以平衡的賬目。
為留住村官,北京市人事局不斷加大政策傾斜力度,但在最關鍵的干部選拔上卻步履緩慢。
根本原因在于,加大村官在公務員錄取上的指標,必然會引發強烈的利益格局調整,尤其是在市區一級,由于編制資源的有限性,其敏感與艱難,是繞不過去的。
平谷區人事局副局長侯成江認為,從中央層面看,今年由中組部出面招聘大學生村官確有“培養后備干部”的戰略意圖,尤其是充實鄉鎮干部隊伍;但目前平谷區還沒有這樣的例子。他的解釋是:“時間還太短,這項工作還是剛剛開始”。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2008年第42期)
北京市大學生村官
政策問答
1村官崗位上的工作年限
是否計算工齡?
被聘任為村黨支部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的高校畢業生,在本崗位上連續工作3年合同期滿的,可按照本人意愿進入人才市場自主擇業;被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聘用的,在村黨支部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崗位上的工作年限計入工齡。
2關于合同期滿后
公務員的錄用問題。
3年合同期滿考核合格且具備北京市國家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合格證書的,如北京市用人單位需要,經面試合格,可優先錄取為北京市公務員,并且按公務員管理的有關規定確定相應職務,享受相應職務的工資待遇。表現優秀的,按照一定條件和程序,可列為副處級后備干部,為鄉鎮基層政權建設培養領導人才。
3任村官的高校畢業生
能報考研究生嗎?
被聘任為村官的高校畢業生,工作滿2年,經考核合格報考研究生的,入學考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3年合同期滿并作出突出貢獻的,可推薦免試入學。
4畢業生任村官期間
考核不合格怎么辦?
對于被聘任為村黨支部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的北京生源畢業生,考核不合格的,按照有關規定進入人才市場自主擇業。對于被聘任為村黨支部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的京外生源畢業生,考核不合格的,由原畢業學校為其辦理回生源所在地或者到其他京外地區就業的有關手續。
5任村官的非北京生源的戶口
能進京嗎?
聘用兩年連續考核合格者,按照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的有關規定和程序,上報市人事局批準后,檔案和戶口轉至工作區縣的人才服務機構。
(摘自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