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振云
一個節能燈只要3~5元,這個價格只有市場價的三分之一。今年在我省各地,這樣的節能燈很快地便銷售一空。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樣的節能燈有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一家中美合資企業——廈門通士達照明有限公司。作為全國首批入圍通過政府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照明產品的13家企業之一,該企業在保持良好效益的同時。去年職工年千人負傷率(輕傷)為0.85‰。已連續13年實現安全生產“五無”事故,即無重傷、無死亡、無職業病、無火災、無一般及以上直接經濟損失事故的發生。是什么讓通士達取得了這樣優良業績呢?帶著好奇,記者近日走訪了該企業。
重安全抓基礎嚴格進行體系論證
來到通士達,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整潔美觀的廠區,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據該企業安環部經理楊龍豹介紹,企業早在2002年12月便通過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AS(0HSMS)——GB/T280011認證,并獲得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而后陸續通過了IS09001、IS014001國際管理體系認證,是全國同行業中首家同時通過三個體系認證的企業,也是廈門市第四家取得質量、環保、安全“三項認證”的企業。
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各項體系的運行過程中,通士達并不是照搬、照抄地進行體系建設,而是結合了自身實際,將體系建設和企業實際相結合,在合資方美國通用電器(GE)的配合指導下。建立了一套詳盡的企業內審制度。該制度依照國家以及企業所在地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進行審核,并做了分門別類的規定。在體系管理上,公司擁有數十名專業化體系管理專員及數百名內審人員,他們通過內外部檢查及信息反饋,運用豐富的工作經驗及專業知識,深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并不斷完善、優化公司管理流程,以實現公司全面管理目標,增強相關方的滿意及信任。
在每年進行的安全健康內審中,對審核發現的問題。實行掛旗制度,掛紅旗的要求30天內整改,黃旗的要求60天內整改。在安全責任制方面,賞罰分明,把安全生產指標完成情況與年終獎勵掛鉤,年終經企業安委會考核完成安全生產考核指標的,給予安全責任人1500~8000元的獎勵,完不成指標的則給予相應的處罰。堅持實行安全否決權,對經考核完不成安全生產考核指標的責任人及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責任人當年度取消評選各類先進資格。此外,公司還對特種作業人員共56人全部實行“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即每人、每月從當月工資扣取“安全風險抵押金”,年終經安委會考核完成考核指標,除如數退回“安全風險抵押金”外,還將根據不同工種、風險大小給予100%~300%的獎勵。對于安全生產比較突出的班組及個人也給予一定的安全獎勵,公司每年用于安全專項獎勵金額20萬元左右。同時對于違反公司安全規章制度的員工及事故責任者,除進行安全教育外,還將給予適當的處理。正因為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基本上做到了獎懲分明,極大地調動了部門、車間及全體員工的安全生產工作積極性,從而促進了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
全面管理體系還有效地貫通到公司各活動環節中,公司全體成員依據所制定的管理方針和目標,持續改進、不斷創新,保證產品質量持續穩定,滿足顧客要求;通過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與管理,公司對環保和環境內在價值有了較深的了解,增強了環保責任感,積極主動地尋找在本身或相關方的各項活動中所存在和潛在的環境因素,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等,有效地預防控制污染并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公司重視員工生命安全及健康,依據管理標準來規范公司的職業健康安全行為,對內外部相關方可能遇到的與公司活動相關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進行預防、控制,將職業健康安全的不良影響最小化,保障員工職業健康安全。
公司下設的檢測實驗室按照CNAS-CL01:2006 jdt ISO/IEC17025:200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標準的要求建立、運行,并于2008年1月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組織的現場初次評審。
那么是什么讓企業下如此大的決心進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呢?楊經理的一席話讓我們恍然大悟,通士達公司的99%的產品銷往國外,而國外公司在決定是否訂購產品時,除考慮產品本身質量和環保等指標外,把生產企業自身的安全、職業健康等也作為考察的對象,產品質量再好但企業安全不過關也是拿不到訂單的,這是當前國際貿易發展的一個趨勢,也為企業加大投入構建質量、環保、安全體系提供了源動力。
力量來源于員工的心理健康與激情,創新產生于對工作的深刻理解與溝通,價值實現于優勢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有安全才有效益,相信廈門通士達照明有限公司在發展的道路上定能越走越好。
(編輯鄭釗萍)
安全監管總局啟動“企業黑名單”制度——近期發生事故的74家企業入榜
新華網北京10月7日電(記者杜宇)安全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7日說,安全監管總局將實行生產安全“企業黑名單”制度,把打擊非法生產與建立企業誠信機制結合起來。
黃毅是在此間舉行的安全監管總局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據黃毅介紹,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的企業都要列入黑名單,實行全國聯網,對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工商、信貸、保險、具有資質等行政許可的部門都要采取措施進行制裁。
黃毅說,近期發生重特大事故的74家企業會列入黑名單,適時向社會公告。
黃毅表示,要依法從重從快加大事故的調查處理力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通過各種措施,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促進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
(編輯鄭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