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欽
在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每當談到習慣時,人們似乎總是聯想起習慣性違章、習慣性動作,很少會想到習慣性按章操作、習慣性上準標崗、習慣性干標準活和習慣性安全生產。在日常的生產中,由于習慣性違章違紀而導致事故的發生實在太多,也使企業和家庭付出了太多的代價。從筆者手中掌握的安全生產信息來看,在企業發生的各類事故中,因習慣性違章而引發的事故占到相當大比例。
從企業事故發生的根源來看,是因企業“重視安全”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一些員工未養成安全生產的常態觀念和規范行為。因此,只有將安全理念變成每位員工的一種自覺意識和行動時,企業才能實現真正的長治久安。
讓安全理念轉化為習慣,理念教育是行為養成的前提,畢竟讓員工接受一種理念不易,再讓它轉化為職業習慣更難。因此,企業要把著力點放在規范行為的養成上,用安全理念規范日常安全行為的自覺性。要進一步提高職工群眾的安全意識,“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讓習慣變得更安全”,將平時強制性的安全生產變成職工自覺自愿的自律行為。
眾所周知,習慣是一把“雙刃劍”,良習收獲良效,惡習導致惡果。從企業行為學上說,員工的習慣作為一貫的舉止,長年累月地影響著我們的生產行為,影響著企業的安全,維系著生產經營的成敗。“前車之鑒”告誡我們,把安全生產行為培養為員工的一種良習,所有的事故都可以預防,都可以避免。而顯然,安全生產行為這種好良習不是一日兩日形成的,靠的是堅持不懈的培訓、教育、檢查、監督,讓每位員工用心去牢記安全、用行動來詮釋安全,只有讓觀念和實踐上都去重視安全的內涵,自身的生產行為才會形成一種安全習慣。
如何讓安全成為企業全員的職業良習?首先,要對員工開展常態安全教育培訓,為其培育“越是安全的時候越要講安全,越是順利的時候越要查隱患,越是平靜的時候越要找問題”的良好觀念,并由此養成員工“我要安全”的潛意識。其次,經常性開展大規模的、群眾性的安全文化活動,以“安全進崗位”、“安全進班組”、“安全進家庭”等為活動載體,大力宣揚“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讓習慣變得更安全”的理念,并使之在員工頭腦中得到潛移默化。第三,在電力生產中嚴格執行“兩票”、“兩規”,全面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使安全生產從他律向自律轉變,從被動向主動轉變。第四,要加大施工作業現場的監督檢查,重拳出擊反“三違”,特別是加強反習慣性違章的力度,做到當場糾違當場教育,對屢違屢犯者,應責令其停崗學習直至培訓考核合格方能重新上崗。第五,企業要引導職工正確認識和掌握安全生產規律,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熟練掌握本職崗位所需的安全操作技能,如可經常性組織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大力提高“我會安全”的能力。
知名安全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認為:“播下一個行為,就收獲一種習慣;養成一種良習,就造就一種規范?!睘榇耍髽I管理者要將全員安全習慣的養成,作為長期的任務來抓好抓實。唯此,企業才能逐步提升全員安全意識,促使安全成為職業習慣,讓習慣變得更規范。而唯有完善員工自覺運作的安全長效機制,日日敲安全的警鐘,時時繃緊安全的弦,才能夯實安全生產的根基。
(編輯姚少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