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閱讀前人的詩歌時,就認為他們詩歌里面的東西就是他們的行為,也就是說我們把以前的詩人與他們的詩歌畫上了等號。他們于是顯得很崇高。事實不是這樣的,每個時代的詩人都有其歷史和時代的局限性,譬如說中國那些幾百年前歌頌愛情的詩人,雖然愛情詩寫的不錯,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他們中的很多都有二房或三房姨太太的。我不懷疑幾百年前也有好的愛情詩,不過它們應(yīng)該更多的是反叛對愛情的壓制。至于好的性詩和對少男少女之騷動期絕妙描繪的詩則每個時代都會有的,在這一點上,人類不可能進化到哪兒去。還有,以前的年代在對事物記錄的技術(shù)上比現(xiàn)在落后得多,我們能夠讀到他們的詩就已經(jīng)很幸運了。另一點,我們并不了解以前詩人的日常生活品德,我們知道李白愛喝酒,那是因為被寫在了詩里面而得以與詩一起流傳下來。所以一般來說我們無法把以前詩人的詩與他們的日常生活行為結(jié)合起來,只有同時代的閱讀者可以把同時代詩人的社會生活行為及品德與他們的詩歌放在一起閱讀。同時代人更能監(jiān)督那些人格分裂同時代的寫作者,也希望同時代愛好詩歌的閱讀者對同時代的詩人進行應(yīng)有的評判。因為以后的人就難以評判了,以后的人對以前的人更多的只好依照詩歌文本了。
不過我要說的是:詩人在詩歌里面?zhèn)鬟_的文明價值永遠高于詩人的社會生活行為和品德,因為詩人也是在提出高度來讓自己去接近它。至于那些提出高度之后自己不去接近的人,你愿意怎么稱呼他我都不管,因為這樣的人永遠存在,這樣的人有提出高度的語言技術(shù),但是沒有心靈的跟進,或者壓根兒就沒有覺得詩歌應(yīng)該結(jié)合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詩歌作為一種語言表達形式,既可以成為吹捧他人、獻媚權(quán)威的工具,還可以成為攻擊朋友與政敵的武器,當然也就更可以為公德和自由揮旗呼吁。
詩歌的非商業(yè)化程度源于它的精神性,它甚至接近或超過宗教,所以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的詩歌組織像宗教組織一樣接受社會與個人的捐款。我認為詩歌的抽象性比宗教要少一些,而靈活性又比宗教多一些。詩歌確實在對崇尚美好的人類靈魂進行呼吁,是提醒人類經(jīng)常去思索所身處的社會和終極生命的價值,并在語言的表達技術(shù)上尋找更多的可能性(這里要插上一句:人類所發(fā)明的文字是否足以表達我們內(nèi)心的各種感受了?回答是否定的,所以還有很多空間可以使用奇妙的造句或詞組與詞組的相撞而產(chǎn)生出更準確的表達,而這種表達在已經(jīng)發(fā)明的文字直接含義里面是TiJJntgdZQ9vQiKABgNHjtcwlWQtblmBLKCDdH3Ecq0=找不到的。這也是詩人的一種努力吧)。有人說詩歌不能成為商業(yè)是商人的失敗。這是一種幽默。雖然我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更傾向于:太嚴肅的思想在任何相對和平一些的年代里都是一件累人的事情,為什么不把生活弄得輕松一些、物質(zhì)一些?或者就用詩歌僅僅來歌頌已經(jīng)得到的美好也就行了。而在戰(zhàn)爭或艱難時期,詩歌對精神進行支撐的特點就明顯很多。所以詩歌對艱難的時代來講是黑暗中的光,但在平和一些的光明時期,則顯不出來了。另外,每一個個人的生命也有黑暗與光明時期,相對來講黑暗期寫的詩歌會寫得有力量有感性也有更多的針對性,光明時期的詩歌,技術(shù)與理性思維的色彩就會強一些,或者會有一些無病呻吟的做作。但是詩人是敏感的,對他們來說,光明時期幾乎是不存在的,因為他不僅要為自己這條生命還要為社會進行描述和表達,人性中存在著喜歡聽贊美而不喜歡批評的原罪,克服原罪應(yīng)該是詩人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努力方向,所以詩人在詩中展現(xiàn)出來的批判和抱怨要多一些,所以說詩人又是最挑剔的一類人。
詩歌的可能性很多,只是每個人的可能性很少。每一首詩都是一個人的努力結(jié)果,也就是用一個人來面對整個詩歌的可能性。有些人在寫自己作為一個詩人或作為一個日常生活的人的物質(zhì)貧困狀態(tài),并研究這種狀態(tài)的如何描寫,我覺得那是既自愛又自卑了,自愛和自卑是太簡單的主題!如果還把這種寫作稱為與世無爭、高姿態(tài)的孤傲,就可笑了。但這也是詩歌的一種不值得重復(fù)的可能性,可以避免的可能性。
詩歌是全體同時代詩人在記錄的時代整體,每年的詩歌選版本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在那里,每首詩有各自的位置,它們絕不會想到互相代替。那么為什么還有那么多詩人之間互相貶低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呢?因為詩人作為人的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虛榮所引起的墮落。所以,墮落的不是詩歌,而是寫完詩之后的“人”。我還認為智商是我們最終的神,它活在我們?nèi)祟惖纳砩希钤缡钦l給的已經(jīng)不重要了,因為沒有誰能把它拿走。
200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