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什么都好,過夫妻生活時也很注重兩個人的共同感受,可就是在避孕問題上頑固不化,固執地認為避孕是女人的事,不應該讓男人操心,這真讓我吃了不少苦頭。
老公第一次提出要求時我們還沒有結婚,他軟磨硬泡地跟我說,第一次沒那么容易懷孕,我將信將疑,但還是依了他,結果卻一次即中。
因為結婚的事沒有提上日程,我只好去醫院做了人流。麻醉針劑的作用加上緊張,疼痛似乎很不真實,只是想著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就這么被扼殺了,我就忍不住哭了起來,眼淚汪汪地對旁邊的一個醫生拼命地伸出手,想要她給我點勇氣和安慰。
忍了一個月,老公又不安分了。在家休息期間,我了解了一點避孕知識,當我向他提出要避孕時,他說,一切由你做主吧。他說話時的神情和語氣讓我覺得,避孕好像是我一個人的事,與他無關。最終我還是沒好意思說讓他用避孕套,只能自己開始服用避孕藥。
一年后我們結婚了,婚檢的時候醫生建議說,如果暫時不想要孩子,就用安全套避孕,最好不服藥。跟老公商量這個問題的時候,他不容置疑地說:“怕什么?想要孩子的時候我們提前停藥不就行了?”
我沒有反對,反正那一年吃藥就像刷牙洗臉一樣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都已經習慣了。因為我一向很瘦,倒也沒發現避孕藥容易使人長胖的不良反應,而且避孕的效果確實不錯,從未出過問題。
婚后第三年,我們決定要個孩子。去醫院請教醫生,醫生說讓我馬上停止服藥,改用避孕套避孕,而且短期內不能懷孕,一定要等到身體恢復了才可以,還讓我定期到醫院做檢查。情況似乎不容樂觀,老公這才極不情愿地買回了安全套。可每次使用,都要我提醒再提醒,督促再督促,時間久了,我心里非常窩火,就開始找各種借口拒絕他。他似乎也很苦惱,有一天,他煩躁地對我說:“不是有安全期避孕和體外射精避孕嗎?我們就用安全期避孕吧,體外射精肯定也挺難受的。”
我的月經周期一向很準,但兩個月后還是不幸“遇難”。當時老公毫不猶豫地說,把孩子生下來吧,早生早省心,生完孩子后你就去醫院上環或者結扎,今后我們就不用再為避孕的事煩惱了。聽他說出這樣不負責任的話,我第一次因為避孕問題跟他發了火,明明是兩個人的事,卻總是讓我一個人承擔,現在他居然連孩子的健康都不顧了,真的讓我忍無可忍。
我無法像他那樣不考慮后果,跟醫生協商后,我還是把孩子流掉了。現在我就想著,一定要把避孕問題跟老公達成協議,從行動到意識逐漸改變他,使我們今后的夫妻生活能在精神上更上一個層次,調整好心態,生一個健康的寶寶。
醫生點評:青年男女自愿結合后,雙方應共同負起家庭的責任和義務,避孕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1992年,全國政協會議期間,眾多委員就曾提出了“計劃生育,丈夫有責”。
選用避孕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考慮選擇的時機。如果兩個人一兩年內不想要孩子,那么首選是男用避孕套,因為它是阻隔型的,對子宮的影響最小,同樣還有屬于阻隔型的避孕膜、栓等,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使用。如果計劃在兩三年以后要孩子的,最好把長效避孕藥和避孕套結合使用,即:吃三個月避孕藥,用一段時間的避孕套,再吃幾個月避孕藥……這樣循環下去,既可以減少長期服藥對子宮的刺激,又可以提高避孕的成功率。
在避孕問題上,女性應該很好地動員男性參與其中,這樣可以明顯降低避孕的失敗率,最大限度地保護女性的健康。比如用男用避孕套,只要正確使用,它既安全又有效;育后不想再要孩子的女性可以建議丈夫去做絕育手術。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對男子承擔計劃生育的責任越來越重視。日本、英國的育齡夫婦多選用男用避孕套避孕,特別是日本,采用避孕套的夫婦達90%;泰國普遍提倡推行男性輸精管結扎手術,每年都舉辦“輸精管結扎節”,在泰國國王生日那天,男性集中做輸精管結扎手術。
就使用避孕套避孕和施行輸精管結扎手術來說,我國的選用率都不是很高。城市育齡夫婦避孕選用避孕套的較多,而廣大農村育齡夫婦不論是采用結扎、服藥、帶環,還是外用藥避孕,大都是由女方承擔的,這種現象主要還是“重男輕女”的封建習俗影響所致。這幾年,接受絕育手術的男性正逐步增多,其實,從選擇避孕方法的實踐來看,不論是選用藥具還是做絕育手術,丈夫都比妻子有諸多的方便。比如男性輸精管結扎手術,只是在男性皮囊外施行,創口小到可以不用縫合,而且需要時可以把輸精管重新吻合,受術者基本上無痛苦,不像女性絕育手術那樣要住院,并切開腹腔,操作起來較為復雜。
責編/彭藝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