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性評價中的即時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評價方式之一,即時評價的運用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體育教學過程,并對完成課堂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其價值取向等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實際的教學情況與評價理論脫節,在實踐教學中即時評價的運用并沒有取得很好的預期教學效果,即時評價的教育功能在體育實踐教學過程中的運用與實踐是否過分夸大和縮小了呢?體育教師是否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即時評價沒有真正理解其內涵呢?對于以上問題我們從以下方面來給予研究和探討。
一、關注課堂主體從評價內容入手
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獲得的反饋信息,對學生學習水平和綜合能力等的層次進行科學分析,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知識基礎的差異等為出發點,事先預設好不同層次的評價內容和方法,使其在動態生成過程中能實現“三維”目標的呈現,以即時評價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 診斷學情來確定其導向性
體育教師要在認真地分析各班的學情的前提下,還要對學生建構知識和學習經驗給予必要的方法指導,要有意滲透評價的基本方法,發揮即時評價的判斷、延伸和提升等功能,幫助課堂主體來了解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何問題、認識掌握知識與技能等方面的長處與不足等,以便及時調整和改善學習策略,明確努力發展的方向。
2.投入和體驗情感教育
新課程倡導的“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是學生在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信心,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等方面起到很好的紐帶作用。即時評價就是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會使他們對學習產生強勁的動力和源泉,這能使他們養成堅強的性格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等。
二、規范即時評價語言
即時評價是以語言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這種語言要符合當時的教學實際,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體育教師的即時評價的語言隨意性太大,語言重復性強,不能激發學生情感迸發和投入,甚至在完成技術動作出現錯誤或者課堂教學中出現不好的現象時也聽之任之,教師評價有時缺乏真情實感等,這些現象都會阻礙即時評價的發展功能。體育教師的語言規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即時評價語言應具體簡潔而具有啟發性
即時評價的內容要符合實際教學的情況,評價言語要和實際內容掛鉤。即時評價的語言要簡潔具體,它能直接反映學生當時學習的情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運用即時評價的語言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運動,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2.即時評價語言要真切坦誠和對學習主體的尊重
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要真心對待每一位學生,要尊重每位學生,以自己的坦誠和無私來投入到學生的教育當中去,以實際行動來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感覺真摯和親切。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教師的真誠打動學生,用真情喚醒學生,以激情來鼓勵學生。
三、要善于巧妙運用即時評價的評價時機
1.即時評價的及時性
評價的及時性是能否抓住學生的心理感受重要環節。抓住了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反之就容易損傷學生的學習動力。
2.即時評價的延時性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或撲捉學生學習最佳時機和切入點,遇到評價時所產生的新的矛盾就采用延時評價,以便來完成教學目標和進度。如我們在學習籃球模塊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時,有學生就當場提出是單手肩前投籃,出現這樣的矛盾時,我就和學生商討課后我們看誰能找出更好的證據來證明此技術動作的準確性,這極大地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此模塊教學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3.即時評價的有效性
即時評價也是一種溝通的藝術,需要體育教師能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情景,這是即時評價獲得最大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即時評價在寬松和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中能發揮其獨特的作用,使學生能在質疑、驚嘆、爭議和探討中完成學習任務。
4.把握即時評價的時機策略
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評價時善于捕捉和把握時機,師生在交流評價時要心心相通,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等進行及時地激勵性評價,在評價中也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等。
四、即時評價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1.即時評價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年齡來進行
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身心特點和年齡來尋找他們能在這樣的基礎上所理解的評價語言,這種語言還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即時評價也根據他們所掌握知識的程度來預設評價范圍和評價標準,使這種預設能在教學動態生成中得以實現。如對偏胖和偏矮的學生在學習動作時就要降低標準,并在其完成動作時給予高度評價,這能刺激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有利于培養他們對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2.即時評價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來進行
由于每位學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點不同,他們所需求的情感和思想認識也不同,體育教師要根據不同個性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在實踐教學中進行觀察、分析和綜合,極富針對性地引導每位學生有明確的努力方向和目標,使評價起到引航和導向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實驗稿)[M].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