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邊是社會體育資源匱乏,一邊是學校運動場館大量閑置,一邊是群眾日益高漲的健身需求,一邊卻面臨管理、安全和物耗的困惑。開放學校體育場館,卡在哪兒?這是2008年2月29日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的“2008年全國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會議”上議論的熱點。本期熱點話題收錄的兩位領導人的講話,為開放工作提供理論依據;3個試點城市的經驗總結。可以提供可參考的實踐材料,本欄編輯還選取了日本學校場館向社會開放的調查結果分析以及美國大眾活動的狀況,作為它山之石的材料讓此專題錦上添花。我們相信,本期專題的推出將為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以下簡稱開放)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依照國務院《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二期工程第二階段計劃》的要求,力爭在“十一五”期間開放,使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開放工作堅持從實質性出發,依托政府,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穩步推進的原則,區別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情況,在維護校園環境,保證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以試點為手段,有序推進全國范圍的開放工作。
二、工作目標
充分調動和發揮各級政府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導,社會關注,有關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積極探索和建立開放工作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學校體育場館的利用率,緩解廣大群眾體育健身需求與體育場地不足的矛盾,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促進和諧社區建設。
三、試點對象選擇
(一)以開放工作有一定基礎并符合條件的行政區作為試點區。每個試點區確定1O個以上試點學校,1至2個試點公共體育場館。試點區基本條件:
1、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開放工作,開放工作有一定基礎;
2、有專項經費保證開放工作可持續開展;
3、所轄區域內公共體育場館設施比較缺乏,社區居民有強烈的開放需求。
(二)試點學校主要為試點區內具備開放條件,尚未開放,且周邊社區居民有開放需求的中、小學校。開放的重點是學校所屬室外運動場地。
(三)公共體育場館開放試點主要是指具有一定適合青少年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體育場館條件,能夠為周圍學校和廣大學生提供優質、優惠體育健身服務的公共體育場館。
(四)試點單位申報程序
擬參加試點單位,必須提出書面申請,報經所在省(區、市)體育局、教育廳(教委)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審查同意,并經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后,開展試點工作。試點學校由試點區按要求選定。
四、試點周期
試點周期為兩年。
五、組織實施部門主要職責及任務
(一)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
1、負責全國的開放工作試點,對開放工作進行整體規劃和部署,確定試點區,
2、對全國試點區的開放工作進行檢查、指導、評估;
3、為試點區及試點學校提供相關政策依據,協調中央有關部委,適時研制《全國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實施辦法》等政策法規,以促進開放工作的有序開展;
4、體育總局每年從體育彩票公益金中劃撥一定資金用于試點工作。通過優先資助創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社區體育俱樂部等方式,對參加試點的學校給予一定的資助;
5、建立開放工作網站。編發試點工作簡報,定期召開試點工作會議,總結試點工作經驗,
6、在有關新聞媒體公布試點區、試點學校名單,接受社會和新聞單位監督。對開放試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的政府和學校進行表彰。對違規單位提出具體處理意見
(二)省(區、市)體育局、教育廳(教委)
1、按照國家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成立省級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并負責組織實施本省(區、市)的開放工作;
2、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全國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試點工作方案》規定的試點條件和開放時間、對象、形式等要求,選擇試點區和公共體育場館,并負責審核試點申請和組織報批工作;
3、負責與試點區簽訂開展開放試點工作協議,并對本地區試點開放日常管理等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和評估。保證試點工作順利、健康的開展;
4、按要求從體育彩票公益金中劃撥專項資金用于開放工作,在確保資助創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社區體育俱樂部等匹配資金到位的前提下,根據學校的實際,在試點期間一次性對試點學校資助不低于2萬元的全民健身器材,協助學校完善開放條件;
5、研究制定本省(區、市)開放工作的政策法規,建立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長效機制,促進開放工作穩步進行;
6、研究和總結本地區試點工作經驗,并及時報送國家工作小組。定期登錄相關網站(http://www.sportmonline.cn體育管理在線),負責上報所需的電子文件、工作記錄和簡報素材等。對在開放中做出突出成績的試點區或學校進行宣傳、表彰和獎勵;
7、協助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開放試點工作研究組在試點區開展調查研究。
(三)試點區
1、成立區級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確定符合條件的試點學校;
2、對試點學校的開放工作進行具體指導和管理,將開放工作納入年度考核的內容;
3、制訂適合本地區開放的工作方案、實施辦法和法規政策;
4、保證開放工作有專項經費,原則上每年對試點學校給予不少于2萬元經費補貼;
5、協調稅務、工商、公安、民政等相關部門,明確開放中校園安全、校園管理、校園秩序、場館使用損耗等相關責任,協調處理開放中發生的有關問題。協調落實安全保險責任,協助學校辦理開放所需要的相關手續;
6、加強對試點經驗的總結和宣傳,有序推進本地區開放工作;
7、定期或不定期向國家試點工作辦公室報送試點區工作總結;
8、積極支持和配合國家試點工作調研組的工作,如實填報有關數據。
(四)試點學校
1、學校領導有專人負責開放工作,按照要求在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情況下,積極創造條件,落實開放工作,不斷提高場館使用率;
2、建立良好的與周圍社區和居民溝通的渠道,積極創造條件,采取適合的模式,促使學校體育場館長期向公眾開放;
3、確保公休日、節假日和寒暑假全天向社會開放。有條件的學校,可在每天早晚保證開放時間不少于2小時,供居民進行晨晚練活動,
4、維護和管理好開放設施,充分發揮學校體育教師在組織和指導群眾科學健身中的作用;
5、向公眾公告開放辦法和具體開放時間,并接受社會監督。
6、協調處理開放中出現的有關問題。
六、調研和研制政策法規
在試點階段,調研小組對試點區和試點學校進行跟蹤調查,探索、總結和推薦適合不同地區的開放長效機制,并依此研制《全國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實施辦法》及其實施標準與細則。
七、命名表彰
凡列入試點的行政區,由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等單位命名試點區的稱號,試點學校和公共體育場館授予“全國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學校”“全國公共體育場館向學生開放場館”牌匾。對試點工作做得好的單位將給予表彰獎勵,并在中央媒體進行宣傳報道。
八、工作要求
(一)開放是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構建多元化群眾體育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有關省(區、市)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緩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與群眾健身場地設施嚴重不足的矛盾,促進體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開放工作的重要意義,給予高度重視。各省(區、市)要積極展開本地區試點工作,在抓好開放工作的同時,也要積極探索和建立公共體育場館向廣大學生開放的辦法和機制。
(二)加強領導。每個試點區所在省(區、市)要成立由體育、教育、安保、社區等部門參加的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全面負責本省(區、市)和試點區工作的開展。
(三)加強組織協調。國家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將定期召開試點區工作會議以及組織試點區有關人員學習考察,以便及時掌握、研究推廣各地試點工作經驗。各省(區、市)和試點區要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指導,協調解決試點工作中出現的有關問題。
(四)加強對開放工作的政策研究。f6f4a5c975643ae577cf877cb39cc85b國家領導小組委派有關專家到試點區及學校進行調研和指導,各試點單位應盡力協助其完成各項調研工作并接受指導。各試點區也應經常召集成員單位研究、協調開放工作,在試點工作中各試點單位要做到邊實踐、邊研究、邊總結、邊宣傳、邊推廣,以保障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
(五)加強宣傳,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各試點單位都要通過電臺、電視臺、報紙、網站等新聞媒體,采取專欄、人物專訪、經驗介紹、專項論壇等手段大力宣傳開放工作,營造社會關心、群眾了解、領導支持的良好社會氛圍,以促進開放工作健康、持續的開展。
(六)加強試點工作總結。在試點過程中,各試點單位要堅持科學發展觀,站在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創新,并及時對開放工作中所創造的各種有效模式和取得的經驗進行總結,提出一些需要繼續試點、探索和深化的問題,報送國家領導小組,以便宣傳推廣。試點結束的單位應在15天內向國家領導小組提交書面總結報